新疆草坪草的白粉病和锈病防治与研究进展摘要:新疆地属西北干旱地区,在园林景观绿化草坪占有很大的比例,针对草坪草的白粉病和锈病,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对这两种病害的发病规律,症状,防治多方面进行总结,简单的介绍了新疆草坪草的白粉病和锈病近几年的防治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新疆,白粉病,锈病,研究,防治,暖季型草,冷季型草。
引言:白粉病和锈病都是草坪病害的种类,对草坪的病害防治做了归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草坪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文明生活的象征,游览休息的乐园,生态环境的卫士,运动健儿的摇篮”。
近年来我国草坪业发展很快,特别在一些大城市公园绿地,企事业单位环境美化,运动场如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的场地建设等方面,专用草坪的增长更是呈日益增长的势头.但因我国草坪业相对起步较晚,大量从国外引种调种、不完善的栽培措施以及粗放的植后管理,再加上国内某些地区不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许多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植原体等病原物引起的草坪病虫害广泛发生.随着草坪业的发展,草坪病害防治是草坪栽培、经营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人们对草坪数量和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为草坪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草坪是目前绿化中的主要载体,加强草坪管理是绿化环境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多年来在草坪的种植中,常遇到多种病虫的危害,导致草坪死亡,环境破坏。
草坪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腐霉病,白粉病,锈病等。
新疆草坪草锈病1锈病锈病是草坪病害中分布最广,最重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草坪禾草的叶片和叶鞘。
各种草在感染锈病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失调,蒸腾作用增强,大量失水,叶片变黄枯死,叶片被破坏。
1.1症状草坪禾草锈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在受侵叶片、叶鞘或茎杆上生成夏抱子堆和冬饱子堆。
在发病的叶片上产生抱症小点,后逐渐发展成圆形或长条状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并稍膨大,后期叶表皮破裂,散出黄粉状物(夏饱子堆)。
冬末在叶背出现圆形或长形黑褐色粉状粉(冬抱子堆)。
禾草锈病发病初期是点发性的,草坪上散生单片病叶或出现黄色或褐色小型病草斑,即发病中心。
锈菌繁殖能力强,病势发展快,发病中心迅速扩大,最终造成整个草坪发病,严重时成片草坪枯萎、生长季后期,病部产生冬饱子堆。
1.2发生规律锈菌是严格的专性寄生菌,夏袍子离开寄主,存活时间仅30大左右,草坪锈病锈菌都是以夏抱子世代不断侵染的方式在禾草或禾本科作物寄主存活,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在草坪禾草茎叶周年存活的地区,锈菌以菌丝体和夏抱子在病部越冬。
在禾草地上部分死亡的地区,锈菌不能越冬,翌年春季由越冬地区随气流传来的夏饱子引起的侵染。
锈菌夏抱子能随气流远距离传播,有的锈菌一次传播距离可达上千公里。
在发病地区内,夏抱子随气流、雨水飞溅、人畜机械携带等途径在草坪间和草坪内传播。
影响锈病发生的因素很多,在18-25℃的温度内锈菌夏抱子均可萌发。
锈菌抱子萌发和侵人寄主需要水温条件或100%的空气湿度,因而在锈病发生时期的降雨量和雨日数往往是决定流行程度的主导因素。
草坪密度高、遮阴和浇水不当,排水不畅,低凹积水均可使小气候湿度过高,有利于发病.同时,偏施氮肥的草坪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l)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
在锈病常发地带应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至少在多草种和多品种混合种植时包含抗病的组成部分。
(2)药剂防治三哩类内吸杀菌剂防治锈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现已用作防治锈病的主要药剂。
常用的药剂有25%三哇酮可湿性粉剂l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噢)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3)栽培管理。
增施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
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浇水、修剪和打孔疏草等。
合理浇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后适时剪草,减少菌落数量。
新疆草坪草白粉病白粉病为草坪常见病害,草坪禾草中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芽根发病较重郁蔽、光照不足时发病尤重.致使草坪发育不良、早衰,景观被破坏。
当感病草种种植在荫蔽或空气流通不畅地方,遇到长期的低光照,发病就会很严重。
该病主要降低光合效能,加速呼吸和蒸腾作用,造成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草坪生长发育。
1症状叶片的叶鞘上生长长度为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污灰色,灰褐色。
霉斑表面着生一层白色粉状分生饱子,受振荡后飘散,后期霉层中生出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闭囊壳。
2病原禾布氏白粉病.属于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目白粉科布氏白粉属,是分布广泛的专性寄生菌。
菌丝体叶表寄生,以叶正面为主。
寄主范围广,可侵染狗牙根、草地早熟禾、细叶羊茅、匍匐翦股颖、鸭茅等多种禾草和大、小麦等农作物。
该菌是典型的专性寄生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
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体内越冬,也能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冬。
翌春,越冬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越冬后成熟的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在晚春或初夏侵染禾草,形成初侵染。
白粉菌侵入禾草后,寄生在寄主叶片的表皮层细胞,通过吸器从活细胞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
子囊孢子的释放需要高湿条件,通常发生在夏秋季降雨之后。
草种和品种的抗病性及种植方式、有利病害发生的气象因素、不合理的水肥管理、荫蔽、空气不流通等都是诱发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
4防治4.1预报预防草坪白粉病的发生是寄主、病原和环境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发生而不利于草坪草生长时,病害就有可能大规模发生;反之,人为改变草坪小环境,增强草坪草的抗病性,就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发展。
防治中要遵循“预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全面掌握病害发生规律,抓住其薄弱环节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将病害控制在造成危害之前.4.2药剂防治4.2.1药剂品种及施药方法,我们采用2%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15%的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混合用,每隔3-4天喷施1次,共喷施4-6次,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另外,还可选用其它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4.2.2在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 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 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隔10 d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2~3次,效果都很好。
也可喷施27%高脂膜乳剂100倍液,每6 d喷1次,连喷3~4次。
刚发现病株时,对病株喷洒碳酸氢钠500倍液,隔3 d喷1次,连喷5~6次。
病发严重时适当加大药物用量。
4.3抗病品种选择草坪草的不同品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存在很大差异,建植草坪时需在兼顾草坪草使用性状的前提下,注意选择抗病性能强的品种。
调查发现,乡土品种和暖季型草对病虫害的抗性明显优于冷季型草,且抗旱力强、管理成本较低。
因此,建植草坪时应选择适宜本地生长条件、抗逆性较强的乡土品种和暖季型品种。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方法也被逐步应用到草坪的抗性育种中。
该方法具有育种年限短、获得品种抗性强等特点,但成本较高。
搭配种植具有不同抗病虫基因的品种,可造成寄主群体遗传上的异质性和多样性,减小病原物的选择压力,提高草坪的抗病能力。
因此,可使用不同草种或同一草种的不同品种混合建植草坪。
4.4科学养护管理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适时修剪,在白粉病易发区,更应注意草的留茬高度;保证草坪冠层的通风透光,尤其要注意草坪周围观赏性灌木和树木的选择和修剪;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不要过湿过干。
结论:经查阅文献和翻阅相关资料得出以下结论,新疆草业病虫害防治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针对草坪草的病害,在结合本地区防治的基础上,学习新技术。
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面对白粉病和锈病进行防治,让我系统的了解了,新疆草业病害在白粉病和锈病防治的发展,增加了我的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品。
参考文献:期刊网站衔接及电子资料1.杨福荣,尤少增,张文平.草坪白粉病的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02,(2):32-332.李海霞.草坪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措施的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2.3.晁龙军,曾大鹏,车少臣,等.草坪褐斑病病原菌鉴定、流行规律及其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中国草地,2000,(4):42-474.李春杰,南志标.混播对草坪建植与病害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2,19(8):63-665.Smith J D,Jackson N,Woolhouse A R.Fungal Diseases ofAmenity Turf Grasses[M].London:E.&F.N.Spon,19896.王万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与微生物学[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3):7-9.7.丁世民,肖秀丽,傅海澎,等.草坪病害的发生与可持续控制策略[J].草原与草坪,2005,(3):17-20.8.刘振宇,季延平,吴玉柱,等.药剂对两种草坪草病害病原菌的抑菌效果[J].农药,2002,43(9):29-31.9.胡林,边秀举,阳新玲.草坪科学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10.赵美琦,王慧敏,王琦.草坪病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