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小蝴蝶花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执教:顺义区李桥小学郭琳2014年3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悟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受,粗浅地领悟其中哲理。
同时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引发学生想象,运用文中语式表达,发展学生语言。
努力实现在朗读、品味、感悟和训练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真正统一。
【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蝴蝶花因美丽而经历了高兴、骄傲、自馁的感情变化,最后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心情舒畅极了。
本文借物喻人,在故事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利于朗读、体验及发展语言。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极高兴趣,所以会非常喜欢这篇课文。
由于内容浅显,易于对课文内容了解与把握,但对于小蝴蝶花情感反复变化的原因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理解、感受小蝴蝶花的语言、神态、心理及周围环境的描写,才能较好体会,教学中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探究中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情境,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读、议、品、体验中感受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
利用多媒体呈现文本的关键词句,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并从中受到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变化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能体会“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1、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再现词语,回顾课文(一)复习字词(出示课件认读词语)导语: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21课(齐读课文题目),这一课生字很多,你们还认识吗?1、读准字音:头昏目眩寒碜(注意“碜”读轻声)自馁2、掌握多音字:埋没(“没”是个多音字,还读什么音?你能组个词吗?)朝霞(“朝”是多音字,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组个词。
)3、理解词义:“雍容华贵”(什么意思?课文中说什么是雍容华贵的?想看看雍容华贵的牡丹吗?请你再读一遍。
)“名花奇葩”(“葩”是什么意思?“名花奇葩”呢?)4、难句导读:争芳斗艳迂回流荡出示句子: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意图:学生可能会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词,但是对词语的理解不充分。
借助图片和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难句,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导语:这么多的词语,大家认读得不错。
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蝴蝶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能是:骄傲的、自馁的、心情舒畅的……)。
教师根据同学说的进行板书。
二、自主读书,感受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透彻。
”因此,学习一篇文章,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自由地读,整体感悟文章的线索,领悟作者的情感。
口头叙述自学提示,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导语:小蝴蝶花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蝴蝶花的内心世界。
1、结合板书口头叙述学习提示:2、学生自主读书思考三、交流汇报,感悟语言,体验情感,感受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
(依学生发言顺序交流)(重点处理:骄傲的小蝴蝶花,自馁的小蝴蝶花,心情舒畅的小蝴蝶花。
当学生谈到自己个性体验到的小蝴蝶花时,则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体验,让他们说说从哪里感受到的即可。
)(一)感受骄傲的小蝴蝶花预设:从直接语句感受骄傲——“小蝴蝶花很骄傲”;从“最了不起”感受骄傲;从小蝴蝶花所在的环境感受骄傲,。
1、从“最了不起”感受骄傲。
1)读一读画出的语句,结合语句说感受。
2)出示句子,并引导对比读。
3)指导朗读小蝴蝶花说的话(指导读“最了不起”),感受骄傲。
a 、引导学生从“最了不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来体会小蝴蝶花的骄傲。
b、老师范读,感受小蝴蝶花的骄傲。
c、学生自由读,体验心境。
2、从小蝴蝶花的生长环境感受骄傲。
导语:小蝴蝶花看到了什么让她变得这么骄傲呢?1)读句子,谈感受。
(第二段第一句)(从看不起身边的小草、小花,感受小蝴蝶花目中无人。
)2)指导朗读,结合具体的语句谈感受。
(不求全,要根据学生所需,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平平常常”“不开花”“一朵半朵小花”“更没有什么清香”谈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体会小蝴蝶花的骄傲。
)3、整体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小蝴蝶花的骄傲。
导语:小蝴蝶花看不起小花小草,觉得自己最了不起,谁来完整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感受它的骄傲。
(二)感受美丽的小蝴蝶花导语:多骄傲的小蝴蝶花啊!那她到底长得什么样呢?1、指名读句子(第一段)。
2、出示句子。
3、谈对漂亮的感受(相机变红关键字)。
(从“紫色花瓣”感受色彩美,从“淡淡的清香”感受香味迷人,让人陶醉,从“逗引着蝴蝶从远处飞来”侧面感受它的美丽。
)4、体验朗读(与上一环节有机结合)。
5、整体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蝴蝶花的美丽、高兴。
导语:请你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小蝴蝶花的美丽吧!6、小结:小蝴蝶花长得这么漂亮,难怪它会变得骄傲了。
导语:和小草小花相比小蝴蝶花觉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了,怎么又一下子变得自馁了?1、理解“自馁”的意思,抓住课文中的语句感受小蝴蝶花很自馁。
1)读有关句子,并谈感受。
(从“最寒碜”感受样子丑,从“谁也不会理睬我”感受缺少朋友而失去自信。
)出示句子:2)指导朗读。
a、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小蝴蝶花的自馁。
b、转换角色:假如你就是自馁的小蝴蝶花,怎样读才能表现你自馁的心情?自己读一读。
2、了解自馁的原因。
(在“百花园”,与名花奇葩比,感受它缺乏自信)导语:此时此刻,小蝴蝶花来到了哪里?它又看到了什么?1)感受名花奇葩的美接上一环节补充出示句子2)指导朗读,感受百花的美。
追问:在这百花园中你还会看到了什么花?3)展开想象,运用句式表达。
()的()花,开得()。
4)总结提升:真是“数不尽的名花奇葩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而小蝴蝶花有的只是……(联系前文)3、整体读第三自然段。
(师生配合读,再现百花的美丽和小蝴蝶花的自馁)导语:百花园中的名花奇葩真是太迷人了,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老师每读完小蝴蝶花看到的名花奇葩,大家都跟读小蝴蝶花看到后的想法。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百花园的美丽,感受小蝴蝶花的自馁。
导语:正是因为小蝴蝶花在百花园中看到了那么多的名花棋葩,开始变得自馁了。
自馁的小蝴蝶花又怎么变得舒畅了呢?请同学朗读4—6自然段。
1、结合自主读书的收获谈体会: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蝴蝶花心情舒畅极了?2、理解小蝴蝶花心情舒畅的原因。
按原文填空(填上关键字),感受小蝴蝶花舒畅的原因。
(预设:从“多么好的小蝴蝶花呀!”、“仔细欣赏”“不起眼”这些词句中体会到小蝴蝶花虽然在百花园中显得不起眼,但孩子们喜欢她,并仔细欣赏她。
小蝴蝶花发现自己的美,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
)3、进入角色展开联想:如果你就是这朵小蝴蝶花,听了孩子们的话,你会想些什么呢?4、带着自己此时的感受再读这段话。
小结: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感受到自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碧桃的热情,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缕清香,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美丽。
四、回归整体,对话中获得思想启迪。
1、自由读文,想一想:你喜欢小蝴蝶花吗?并简单地说说理由。
(预设:○1喜欢。
可能是因为它漂亮。
也可能是因为它变得有自信了。
或者是因为它虽然开始很骄傲,后来又自馁,但是最后小蝴蝶花变得很自信,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了。
○2不喜欢。
可能因为它骄傲、自馁。
也可能因为它的情感总是在变化,不稳定。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做定位。
)2、与小蝴蝶花、小草、名花奇葩对话:你想对它说些什么?预设:学生围绕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谈感受,在交流中升华情感,思想得到熏陶。
我想对说:。
3、总结,升华情感(德育渗透):在草丛中,小蝴蝶花与小草、小花在一起,感到骄傲;在百花园里,她与数不尽的名花奇葩相比,失去自信变得那么自馁;在孩子们的赏识中,小蝴蝶花才感觉到自己有一份独特的美,她自信了,心情舒畅极了。
同学们,小蝴蝶花何尝不像我们呢?无论在什么环境,我们都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自信地做好每件事情,心情舒畅地度过每一天。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积累本上。
3、把你想对小蝴蝶花说的话写在日记本上。
附板书:21、小蝴蝶花高兴骄傲自馁舒畅(美丽) (寒碜)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通过自学,学生能掌握八个生字和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发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想象。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万紫千红”、“自馁”的意思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说一说”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蝴蝶花由高兴、骄傲、到自馁、最后慢慢平静的情感变化过程及情感变化的原因。
5.在课文的品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读句子,抓住关键词语,提出问题。
6.通过全文的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科文中小蝴蝶花心情变化及心情变化原因的理解,让学生能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