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应用写作
5.每个标题都应包括一个动词,以免标题显得 仅仅是一种符号。动词应尽量出现在标题的第 一行,但不能以动词作开头。 6.标题一般要用主动语态,不用被动语态。 7.标题要用现在时(或将来时)。但有些报纸 也使用过去时。 8.关于标点的问题。
(二)消息头 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分“讯”(主要指通过 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和“电” (主要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 式向报社传递的消息报道)两种。 如:新华社上海7月20日电 (通讯社-分社-发布新闻时间-电传形式发稿) 消息头有以下作用: 1、使消息明显地区别于其他文体。 2、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 3、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 4、通过消息头,我们可以了解各家新闻单位的人员素 质和报道质量。
2、形式: ①直叙式:即用简练的语言把消息中的主要新闻 事实概括地叙述出来,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②引语式:引用成语或当事人的话作导语。 ③疑问式:提出问题作消息导语。当然所提的问 题,必须是读者共同关心的。这种方式能引起读 者共鸣与兴趣。 ④对比式:通过前后对比或者是此事此物与彼事 彼物对比,来揭示主题或突出新闻事实的方法。 5描写式:以形象生动的笔法把能反映消息主要内 容的场面或细节简明地描写出来,给读者鲜明、 深刻的印象。 提要式、突出式、惊骇式
(四)消息躯干 消息躯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解释和深化导语、补充新 事实方面。写作消息躯干注意事项: 1、如采用正金字塔式或折衷式,它与一般记叙文的写 作一样按时间的顺序,把新闻故事由开头写到结尾。 2、采用倒金字塔式,则每段必须独立,各段互不相干; 其内容,重要的放在前面。段落必须简短,并保持相 当的吸引力。 3、导语要精简,而躯干必须翔实。 头绪繁多,内容复杂的消息,可“分条法”来处理; 来源不一但内容性质相同的消息,则可用“集中法” 来报道。采用列表方式报道,较以文字叙述更清楚。 4、导语之后的第一段,是导语与躯干的衔接处。它的 内容,应是亟需让读者知道的重要事实。 5、整条消息脱稿后,在检查时,可视其是否完整地回 答了消息六要素,而定其优劣。
注意事项 1 、要根据消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选择确定消 息结构。 2 、要统筹兼顾,上下贯通。谋篇布局要从大处 着眼,不能只注意一字一句的雕琢,而忽视了全 面通盘考虑。 3 、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心理。消息报道中的句式 最好短些,每段以一二句话为宜,这样有利于读 者快速地、有选择地阅读。 4、要赋形定势、匠心独运。
3、经验性消息:报道典型、重大题材,提 供经验的消息。一般篇幅较长。 4、述评性消息:述,叙述;评,评论,一 种叙议结合的消息体裁,事和理结合,叙 是基础,评是目的。防止只叙无评或只评 无叙。 5、人物消息:以人为中心,报道特定人物 在特定时间内的事件、思想和精神面貌。 防止写成人物通讯。
②修辞手法的运用
注意几个具体的问题
1.标题的风格要体现出长度的对称性,不要显 得太拥挤,也不要太空荡,也不能显然极度失衡。 2.如果标题是由几部分组成,那么每一部分都 要叙述完整,并能独立表现。 3.意思不要重复。每个副题或多重标题的一部 分都应包括新增添的内容。 4.不要用费解的、混乱的和含糊不清的标题。
6.简洁但全面是报道的原则之一。
五、消息的主题 消息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
(一)消息主题的特性
1、消息主题是客观性和观念性的统一。 2、消息主题基于事实,高于事实。 3、既有“集中性”又有“丰富性”。
(二)消息主题的选择和确定
1 、审时度势,根据手中所掌握的材料的特点,以及最 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实际情况的角度确定最佳消息主题。 2 、要因人因事而异,总的原则是不落俗套、独辟蹊径。 3 、要兼顾读者的阅读心理,要选择读者最关心的内容、 与读者最有利害关系的内容或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内容 作为报道主题。 4、选择报道主题时要注意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5、选择报道主题时要注意现实针对性。
(五)消息背景 与消息事实有关的环境与历史材料,就是消息背景材料。以恰当 的形式将消息背景告诉读者,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理解新闻 事件。 1、类型: ①衬托对比性材料。如: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进了博物馆- -新华社1956年2月25日电 ②注释说明性材料。如:中国人自己创出的名牌应该自己来经营 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 1200万元买回美家净 ③分析解释性材料。如:曼谷型流行感冒 2、注意事项: 一是消息背景要紧扣报道主题或主要新闻事实,尽可能少而精, 防止喧宾夺主; 二是运用背景材料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三是消息背景材料在消息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它是消息的从属部 分,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灵活穿插在消息导语、消息躯干或结 尾之中。
例: 三汊矶大桥今日开工 长沙“六桥三环”合围之路越走越近
---------2004年4月30日《长沙晚报》 例:中华民族永载史册的又一盛事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
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3)单行式标题: 简短、内容单纯的消息常用单行标题。 这种标题就是三行式标题中的正题。它要求文字精炼, 把消息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事实告诉读者。这类标题 通常表现为“实题”。 2、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 (内容)具体、(概括)准确、(观点)鲜明、(表述) 生动、(文字)简练。
三、消息的结构
(一)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的特点是抓住事实的重点与 高潮,显示在消息稿的前端。写作的方式是开门 见山,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放在第一句或第一段, 然后逐级次要。P285例文。 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1、节省读者阅读时间; 2、可以满足读者好奇心; 3、编辑方便排版; 4、编辑定标题方便。
(三)消息主题的深化和提炼
常见的提炼消息主题的方法: 1、追根究源法。 2、对比联系法。 3、见微知著法。
(四)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有一个概括性的导语,随后几个自然段所涉 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并列关系。 并列式结构特别适用于公报式消息或经验性消息等。只 要有个提纲挈领的概括性导语,后面的内容要展开是比 较方便的。 例:教材P287 (60亿了,还要增长) (五)自由式结构 实际生活要求消息的结构形式多样,多彩多姿。 尤其是广播电视等形象化新闻手段的迅速发展,向报纸 提出了挑战,要求消息“镜头化”,更加新颖、形象、 富有立体感和吸引力。这样消息结构的方式越来越自由 灵活,变化多端。 例:《我30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消息的要素 消息要素是阐明新闻事实的基本元素,又称“事 件的因素”,是指消息中的何时、何地、何人、 何事、何故与如何。具体地说, 何时(when):指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 何地(where):指新闻事实发生的地方; 何人(who):指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或主角; 何事 (what) :指新闻事实的性质即发生什么事情; 何故(why):指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 如何(how):指新闻事件如何发展?结果怎样? 注意:一则消息中六要素不一定齐备。
第六讲:消 息
一、概念与类型
(一)概念 消息是指以简洁明晰的文字对新近发生的有意 义的事息: 动态消息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 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为基本特征。 它的内容集中单一,一般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 强。一般三五百字,具备新闻六要素。 例如:《我 30 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军九个师继 续渡江》 《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动态消息中的“简讯”又称“简明新闻”,仅用一两句 话交代新闻事件的概况,一般不交代事情的发生过程和 背景情况。 2、综合消息: 是在同一主题统帅下的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 归纳综合报道。写作上要求:点面结合,既有一般的面 上情况的概述,又有个性特点的典型材料,给人具体生 动的印象。 例如 :《科学家盛赞欧洲核聚变成功》、《洛杉矶种族 歧视事件在各国反响强烈》
(六)消息结尾
所谓消息结尾,是指消息报道的结束句。 消息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 自然结尾法。 拾遗补缺法。 卒章见义法。 别开生面法。
消息写作中的小技巧:
1.可用短句的地方决不采用长句 2.可以删除的地方尽量删除 3.可以用主动语态时绝不用被动语态 4.宁用熟悉语汇,不用虚华词藻 5.宁要具体,不要抽象
新闻标题的要求和写作方法
1.题文一致: ①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 ②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 2.一语破的: ①突出新闻中最新鲜的事实 ②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 ③突出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 ④突出新闻中最本质的事实。
3.简洁明快: ①善于省略, ②善于概括 4.旗帜鲜明: ①要有明确的是非 ②要有鲜明的爱憎 5.生动活泼 ①注意选择词语
菏泽地区粮食局副局长朱端斌行凶打人被拘留
1、标题的种类:常用的有引题、主题、副题。 相应地标题一般有单行式、双行式、多行式标题。
(1)三行式标题 由引题、主题、副题构成。 引题也叫肩题,位置在正题之上,常用于说明背景, 烘托气氛,引出正题; 主题又叫正题,是一则消息最主要内容的概括和说明; 主题通常只一行,也有双行主题、三主题。 副题也叫子题,位置在正题之下,多用来补充介绍正 题,点明意义,扩大效果。 (2)双行式标题 只有三行式标题中的两项,即主题加引题或主题加副 题。 这两项标题中,一虚一实,实题是对事实的概括,虚 题是对意义的阐发、气氛的渲染。两行标题的特色是 虚实结合、互为补充,完美表达思想内容。
(二)正金字塔结构 正金字塔结构是将消息内容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 后一段的结尾地方。 读者必须读完全文,才能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用于有生动故事情节的事件新闻。
例:《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三)倒正金字塔折衷式结构(悬念式结构) 就是倒金字塔式的导语之后,运用平铺直叙 式,逐渐发展到结尾最高潮。 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那些以戏剧性情节见长 的报道,特别是新闻事件亲历记、目击记、 新闻故事等。 例:P286 《婚礼唁电新娘寻死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