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6篇
2、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活动中,我以“收到一个大礼物盒”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 一个个递进性的游戏情景中引导幼儿感知、操作、讨论、了解瓶子和盒子的多种 开启方法,把如何打开盖子的经验积累融入在了宽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人 人动手,互相交流,个个投入。
3、教师指导自然到位,注重有机知识经验的有机渗透
我们教室两侧的墙面,一面布置成评比栏“看谁爬得快”,另一 面是“快乐全家福”制作的材料都是用的别班不要的卡纸组合而成的, 这两面墙都是用的绿色,在感官上是舒适的、安全的。
活动区域有“图书角、娃娃家和玩具区”。娃娃家是孩子们比较喜欢 的,也是最能让孩子有安全感的地方,但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完全 完善,其实还可以用纸盒,做一些小型的家具,如小拍子、小床。让 孩子体验真实的生活情景,同时也缓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利用班级特色环境的创设,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乐于参 与艺术活动,促进班级艺术特色教育成效.转变教师、家长观念,积极创 建班级特色,通过家园配合、师幼互动,共同创设班级特色环境,形成班 班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氛围,并最终有效达到班级特色艺术教育.
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 习空间,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具有地 方特色,与城市同等的优质教育”这一发展思路,有效开发、整合和利用 农村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了具有农村乡土特色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农 村幼儿园,我们应该在环境创设中走出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
主题墙上利用废旧的鸡蛋的盒子、碟子刷上颜料后拼贴出了三个 拟人又夸张的水果娃娃,形象逼真、色彩很鲜艳。孩子们一走进教室 就能指认出这是苹果、这是葡萄、这是菠萝。刚开始,我们几位老师 都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去参观了大中班的环境后,就觉得我们班的主 题很鲜明但内容却不够丰富,没有孩子的参与,显得有些空洞,我们 应该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与孩子进 行亲子创作,比如说用撕贴、粘贴等包装的方法制作一些水果贴在主 题上。
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 手巧,使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生活的周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乡 土资源。刚刚听了几位老师的研讨,感触很深。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本土资源,发挥其独 特的教育价值,唤醒孩子对海洋资源和纺织品的良好认知,同时也激 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一、打造浓郁乡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恒济镇地处建湖西边,这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纯朴的人文风情。恒济镇中心幼儿园把挖 掘利用具有乡土特色的人文及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作为园本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在 校园文化建设上,幼儿园坚持开展“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的情感教育,环境布置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融入多的教育元素,让幼儿处处感受到家乡的美丽、祖国的 强大,让孩子们从小就把"祖国妈妈"铭刻在心里,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接班 人。 进入教学楼,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族特色。一楼以“家乡美”为主题, 走廊顶部从东往西挂满了小朋友们及老师们制作的吊饰,春季的迎春、夏季的荷花、秋季的 枫叶、冬季的寒梅在这里争奇斗艳,绘成了家乡美丽的四季风景图。同时一楼四个班级也以 春华、夏荷、秋实、冬雪命名。走廊的墙壁上更是琳琅满目,原汁原味的核桃、板栗、花生, 玉米,手工做成的小辣椒、樱桃在这里都成了装饰品,与顶部展示的季节遥相呼应,既很好 的美化了环境,又让孩子们感知到季节变换,了解了乡的特产,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楼二楼以“我爱祖国”为主题。栏杆上展示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中国十二个传统 节日的诗配画。《元日》、《清明》……经典的诗词配上优美的图画,既让幼儿既了解了传统 节日,又接受了古诗词的熏陶。走廊的顶部,悬挂了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体现中国特色与民 族文化的“十二生肖剪纸”、“梅兰竹菊”“鞭炮”“龙”“中国结”“中国地图”等手工制作。 红梅、青兰、翠竹、金菊,中国四君子在老师们创意与巧手中成为成为二楼四个班级的名称。 墙壁上展示了以中国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京剧等为内容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内涵 的壁画。林林总总诸如此类的环境创意在潮泉镇中心幼儿园数不胜数……在亲自参与环境布 置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制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爱家乡,爱祖国”的主题 环境创设,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受到家长与孩子们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了解了家 乡,认识了祖国,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充分挖掘、巧妙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材料 1、农村自然材料唱主角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在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上,潮泉镇中心幼 儿园以农村自然材料为主,凸显浓浓的乡土气息。稻草、棉花、高粱杆、玉米皮、石头、野 草、松果等自然材料,搜集较为便利,随取随用,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 的想像力,通过一双双小手创作出一幅幅美妙的、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依据石头的本身颜色 和不吸水等特点,孩子们在颜料的浓度上反复调制、用多种方法表现,把一块块石头变成了 花色鲜艳、图形生动的工艺品。不起眼的干草也在孩子们的手里变了样,他们有的把野草染 成五颜六色,然后根据颜色的搭配插在废旧的瓶子里或者盒子里,变成了美丽的花篮;有的 把漂亮的干草剪成长短不一的形状,然后贴在五彩的卡纸上,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干草图。
姓 名:
恒济镇中心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 活动主题: 创设班级特色环境,体现“乡土特色”
活动心得感悟: 通俗地说,我们创设环境的目的就是让环境与幼儿进行有效互
动,既美化环境,又起到教育功能。对于我们小小班的孩子来说,由 于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因此,创设自由、 安全、宽松、舒适的环境是最至关重要的。为此,本学期我班就围绕 孩子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又比较喜欢吃的“水果”为主题而进行环境创 设。
但是在每个活动环节的时间把握上还比较欠缺,尤其是要把握好幼儿个体操作探 索与集体分享交流的时间分配,如:幼儿的自主探索时间可再适当长些,集体交 流分享环节再紧凑些。
恒济镇中心园教研活动研讨记录
姓名
活动主题 创设班级特色环境,“体现乡土特色”
活动心得感悟: 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还使孩
河里的贝壳经过小朋友的小手,变成了精致的装饰品。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创造了 一件件另人赞叹的艺术品,“美丽的帘子”、“贝壳组画”、“叶的世界”、“草编相框”等等。
2、依据季节变化,及时收集材料 在现实中,很多乡土材料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如春天的花草,秋天的各种种子果实等。 幼儿园依照季节收集材料,开展丰富多彩区域活动。春天,在孩子与老师共同搜集材料、讨 论制作中,充满生机盎然的粉红的桃花丛中灵巧的燕子飞行其间的“燕归来”飞进了教室。 秋天,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农田中搜集各种果实和种子,各种利用种子、果实制作的作品七彩 纷呈,于是有了“小种子大世界”环境展示,各种有关于种子的生长、收获、保存的知识得 到了大揭秘。各种具有季节特点的材料的充实,使季节性的主题开展得实在而有内涵,使幼 儿的生活经验得到提升,形成了丰富的知识建构。 三、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依托乡土资源,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研究课题及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不同的班级特色区 域,如大二班的“特色编织区”、大三班的“最炫民族风”等。“编织区”内孩子用农村随处 可见的玉米皮做成了“茶壶茶碗”、编出了“小提包”“小花篮”,让幼儿在编织的过程中, 又滋生了热爱了家乡的情感。“最炫民族风”里开展了民间剪纸、布贴画、扎染、青花瓷等 具有传统特色工艺的手工活动。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剪纸的快乐,了解了扎染工艺,还能用 旧布条粘出一个个好看的汉字。数学区内孩子们用花生、玉米芯、高粱杆、核桃、松果、豆 子等材料来进行排序、比较、测量、称重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经验,提高数学 操作技能。音乐区内孩子们用竹子、木条等做成的乐器奏出美妙的乐曲,尽情享受音乐带来 的快乐。自然角内孩子们观察鲜活的动物和植物,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获得了科 学经验。美术区内孩子们运用画、做、剪、贴等多种美术操作方法在蔬果、石头、泥土、沙 子、叶子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特色区域活动贴近身边生活,即张扬了幼儿个性,又提 高了孩子们的美术技能,陶冶了孩子们的艺术情操。 四、继承、创新、发展农村民间游戏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也是数不胜数。幼儿园充分利用地处 农村这一优势,不断加强幼儿园民间游戏改革的探究,根据幼儿特点,遵循继承、创新、发 展的原则,挖掘民间游戏活动中的精华丰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转蜗牛”、“切西瓜”、 “跳房子”、“踩蘑菇”、“投沙包”、“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乡村游戏被老师们定以新的 规则与要求,重新组合,创设融挑战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民间游戏挑战区”。几 根绳子,孩子们可以用它跳绳、拔河,也可以当做小路走一走,当做小河跳一跳;几个沙包, 夹着跳一跳、顶着走一走、用沙包投篮、踢一踢、两个人抛一抛等。操场上,孩子们 4 人一 组,5 人一队做着各种游戏,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校园。 老师们还利用乡土材料及废旧物品研制开发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器械来充实、发展民 间游戏。用稻草制成稻草人、草垛、揪尾巴等,用竹竿制作竹马、跳格子、跳竹竿、同舟共 济等民间游戏器械;在小木棒两头绑上可乐瓶开展挑水游戏,用可乐瓶制作陀螺,几个易拉 罐捆在一起或用旧饼干盒制作成“梅花桩”,用布条、油瓶、纸箱制作舞龙道具,瓶子里装 上水成为“套圈”游戏的材料,这些器械体现了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等设计思路,丰富了幼 儿的游戏天地。 把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使幼儿园到处充 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清新感觉,彰显农村特色教育。
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恒济镇中心幼儿园以“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具有地方特色、与 城市同等的优质教育”为教育目标,开发、整合和利用农村已有的乡土教育资源,在环境创 设上注重童真、童趣,打造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实 践着“来自孩子生活,高于孩子们的生活,又还于孩子的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通过参观学习,总结反思,我们班每个月对活动区进行一次更新。 另外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各样的盒子,投放到区域里,引导孩子 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亲手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并感到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