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研究综述(英文)

国内外研究综述(英文)

Research status on teachers’adaptation to the new junior middle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ingxin HeGuangzhou University colleye of life science,Panyu,Guangdong,China916822016@Jingxin HeKeywords: Biology teachers, New textbooks, Adaptation.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research survey of biology teachers’ adaptation for the new textbooks at internal and abroa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search on teachers’adaptation to the new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现状何静欣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番禺广东,中国916822016@何静欣关键词:生物教师; 新教材; 适应性中文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生物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研究概况。

研究结果说明深入开展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国内研究概况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生物教材或多或少也随之发生改变,这样,新教材就会成为研究对象,与新教材相关的问题研究也会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在国内,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物教材的研究、生物教师与教材的研究、初中各学科教师关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1.1 关于生物教材的研究在生物教材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对教材的理念、目标、内容和特点等的研究:姜先荣[1]在文章《生物新教材实施中的几点思考》中分析了生物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特点,总结出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石光才[2]对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认识,认为新教材比原教材在内容上更社会化,在目的上更科学化,更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

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必然会变得更民主化、更公平化、更人性化。

刘静[3]认为新编的人教版生物教材在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此,教师在适应新教材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少部分文献是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研究和国内外教材的比较:聂璐[4]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新编的四套(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河北版)七年级生物新教材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新教材是否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以及新教材是否适合教师和学生的使用。

还有张一丹[5]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初中生物新教材的五个版本(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苏科版和河北少儿版)作了分析,总结其内容特点,有利于教师理解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新教材的使用提供应用基础。

还有程天[6]分析了我国的分科体系、小综合体系和大综合体系三类教材的优缺点,与国外生物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课程和教材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些研究能指出我国教材在设计编排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为新教材的研究提供依据,为教师把握新教材奠定基础,对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物教师与教材的研究经搜索,学者对生物教师与教材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其中,舒秋艳[7]在中学生物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发现,一些教师所具有的知识不系统,缺乏教材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对专业术语的应用不严谨以及实验技能较差,需要不断学习知识,领会教材,运用教材。

说明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翻译者”,还是教材的“代言人”,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科学地运用教材去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还有李亚娥[8]认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理论和观点不断推陈出新,也会使初中生物课程内容随之改变,新教材要求教师要以积极、健康、真诚、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生命和自己所从事的伟大职业。

教材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教材,不能合理地利用新教材,新教材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关于初中各学科教师关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在初中各学科教师适应性问题的研究中,研究对象有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科学、体育学科的教师,所研究的内容是通过调查学科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现状、新教材的内容,从中发现不适应的现象和原因,然后根据学科特点,提出适当建议。

在数学方面,孙庆利[9]通过调查研究,详细地分析了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新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师的适应性,并对教师的适应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英语方面,尹世寅[10]对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适应新的教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在语文方面,李慧玲[11]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角色适应的相关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师适应性的建议。

在物理方面,陈益明[12]提出教师要改革传统教育思想,要克服传统教学方法,要正确使用教材,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化学方面,查林[13]认为要培养出能适应化学新课程的初中教师,就要对师范院校的化学专业课程结构、实验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革,加强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类课程,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和专业素质。

在科学方面,余雪棉[14]通过研究浙江省温州市的一部分初中科学教师的适应程度,发现他们能普遍接纳新课程改革,树立新思想、新理念,但角色转变困难,教研能力提高慢,缺乏知识与能力结构。

在体育方面,姜兵[15]对烟台市芝罘区初中体育教师能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到研究对象基本能适应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且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更加关心和支持体育教学。

教师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角色,他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改变,他需要面对不同的教育环境,面对不同的教育内容,面对不同的教育手段,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调整自己,让自己更能适应身边的人事物,才能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2国外研究概况另外,有研究者对国外教材进行研究,在生物教材方面,林涛[16]就对美国中学生物的课程与教材进行了分析;还有张怡[17]也对加拿大高中生物教材进行了初步研究;还有叶佩珉[18]也对日本中学生物科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进行了研究。

在生物教材比较方面,有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生物教材进行比较,也有其它国家之间的比较,如边美英[19]对中、韩两国高中生物教材的概念图的内容设置、题型、相同知识点的比较、印刷效果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高中生物新教材所使用的概念图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还有赵丁瑞[20]对我国浙科版教材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编译的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中的“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个实验在两种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等,总结出中美教材中这个实验的优点与不足,为中外教材的相互借鉴提供一些参考;此外,李沧[21]将美国、英国、苏联、联邦德国、法国中小学的生物教材与日本的生物教材进行了比较研究;李媛和刘恩山[22]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美国《Life Science》、英国《SATIS》高中生物/科学教材中STS的种类、呈现方式和编排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针对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教材中STS思想的有效落实提出了建议。

在教师适应教材方面,Hsien-Ta Lin[23]指出教材设计者需要确保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能渗透着课程教材的基本思路,以评估改革的影响,同时,要了解教师是否如设计者预期般去适应课程教材。

3 结束语通过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进行文献调查,可以发现关于初中生物的研究(2015篇)比关于初中物理(8288篇)和化学的研究(6274篇)要少很多,且初中生物的研究也比高中生物的研究(3837篇)要少;其中,关于初中物理教材、初中化学教材和高中生物教材的文献数分别是262篇、218篇、246篇,而研究初中生物教材的文献只有80篇,文献数目很少,其中以“初中生物教师对教材的适应性”作为研究内容的文献未能发现,由此而知,初中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中看出,对于新课标和新教材,教师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能否调整自身的步伐,转变自身的观念,都对教师提升专业素质以及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深入开展生物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

这也能为初中生物教研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从中了解到新教材能否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新教材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及时给生物教研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也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教材某些不足之处,为以后教材的编写和修改提供相应的依据,进一步完善新教材。

References[1]Xianrong Jiang,Jie Yang. Reflec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biology textbooks[J].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04,22(6):78-98.[2]Guangcai Shi.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new textbooks of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J]. Middle school biology, 2005,21(5):63-64.[3]Jing Liu.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 Modern Reading,2012,(2):152.[4]Lu parison of Four Different Editions of Grad7 Students’Biology School Books of the New Course Standards[D].Guizhou: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2005:1-3.[5]Yidang parative study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new curriculum five kind of materials[D].Shanxi: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10: 1-3.[6]Tian Che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xisting biological material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03,(Z2):107-108.[7]Qiuyan Shu.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students both in handling teaching material and the attitude in science[J].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1999,(3):78-80.[8]Yae Li. The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of new biology textbook for junior high school[J].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 l,2010,7(6):188.[9]Qingli Su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d teacher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hijiazhuang College,2005, 7(3): 100-103.[10]Shiyin Yin.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 talk about the curriculu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1997,(4):77-79.[11]Huiling Li.Study on the Problem of the Role Adaptat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er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Idea[D].Xinan: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Southwestern Normal University,2003:1-10.[12]Yiming Chen.Teachers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s of physic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J].Huazhang ( Teaching ),2007, (Z1): 94.[13]Lin Cha.How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of the new chemistry curriculu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J]. Journal of Southwest Guizhou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2004,(3):43-45.[14]Xuemian Yu.The Survey on Science Teachers’current Major Adjustment and the Research on Its Comeback Strategy[D]. Northeas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11:1-7. [15]Bing Jiang.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curriculum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Yantai District of Zhifu City[D].Shandong:Liaoning NormalUniversity,2008:4-6.[16]Tao Lin.American high school and teaching materials of Biology Curriculum[J].Course,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s,1987, (5): 52-54.[17]Yi Zhang.A preliminary study of Canadian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s,2005,(11): 32- 35.[18]Peiming Ye. Department of Japanese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J]. Bulletin of Biology,1981,(2): 57-61.[19]Meiying Bian.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cept maps in Chinese and Korean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31):27-28.[20]Dingrui Zhao. The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 affecting the enzyme activity factor experiment " comparative study[J].The new curriculum ( on ),2011,(4):99-100.[21]Cang Li.Japan to the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J].Course, textbook, teaching methods,1986,(11): 57-60.[22]Yuan Li,Enshan Liu. The United States, the English high school biology / Science Teaching in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STS and Its Enlightenment[J].Bulletin of Biology, 2005, 40(8): 57-59.[23]Hsien-Ta Lin,Barry J.Fishman,Supporting the scaling of innovations:guiding teacher adaptation of materials by making implicit structures explicit[J].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sciences,June 22-26,2004,SantaMonica, Californi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