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PPT课件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PPT课件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让自己的文章靓起来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对本学期期末考试作文的几点看法:Fra bibliotek最高分
最低 分
平均 标准 得分 满分 零分 难度系 分差率率率 数
期 末
49
0 38.33 6.79 76.7 0 1.1 0.77
中 考
50
0 37.59
75.2 0.1 1.9 0.75
易写难精
意在笔先 三个层次 均有优秀文章
(3)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
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故乡》
“细节描写,圆规自私、爱占小便宜的性格跃然纸上。”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议论,深邃丰厚,发人深思,让人明白,不但希望,世上任何事都必
(二)从文的角度来看
1、首先是书写,靠体、美观,最低要求:整齐、工整
2、其次,文章的段落安排也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3、再次打造自己文章的亮点,在中考中往往是我 们文章成功的有一个关键。
诗 情 画 意 富 含 哲 理
文 化 积 淀 语 文 素 养
细 节 刻 画 田 园 气 息
结 构 精 巧 刻 画 细 腻
须去实践,去奋斗。
4、最后,要打造有自己风格特色的文章
二、哪几类作文在中考中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你知道吗?
文化积淀 联想想象 人文哲理 诗情画意 场面温馨
带着自己的写作风格进考场! 带着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考场!
三、面对马上就要到来的中考,我们在指 导学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1、当面批阅,分类指导。 2、一题多写,一材多用。
(1)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
“这一句是比喻,将“眼神”比作“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运用修辞使
语句生动形象。”
(2)当百花纷谢、积雪压断树枝的时候,嫣红的梅花迎着漫天风雪,带着
微笑,悄悄地开放了,一缕、两缕的幽香,淡淡的,柔柔的,沁进冷风,
融入雪花。
“精雕细琢,有动有静,有色有香,好一枝傲雪怒放的梅花!”
4、作文所给的材料本身就是创设情境:既是提示,也有 限制。
从长远来看,写作确实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
程,想要提高,以上所说的只是权宜之计,要想 写出优秀的作品来,离不了踏踏实实的写作训练。
谢 谢!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感觉:有限的时间, 无能为力, 作文写作是个长期的功夫活……
不能“顺其自然”,更不能在本学 期内无所作为!
一、我们的文章追求的是文质兼美,既要有精 彩的内容,还要有合适的表现形式。
(一)从质的角度来看
1、把审题、立意放在首位。 2、其次,要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3、写作训练中文章的切入点的问题。小、细、深。
场 面 温 馨 警 句 出 彩
托 物 言 志 结 尾 点 题
语 言 描 写 精 彩 结 构 错 落 有 致
何谓亮点?让读者觉得精彩、动情的东西。
可以是引人眼球的标题、 一锤定音的开头、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结尾;
可以是新颖独特的见解, 深邃丰厚的哲思, 奇特瑰丽的想象
也可以是描写精彩的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 一个动作、一处景物 一种修辞、一番感受 …………
四、平时的作文写作应该怎么做
(一)我们的教育只触及到了肉体,很少触及 到学生的灵魂。作文的源泉问题。
(二)作文写作创设情境和借用情境的问题。唤醒 同学们的写作欲望的问题。
1、首先,要激发同学们观察的兴趣,即创设情境,或情 境再现。
2、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即观察情境或者说 是借用情境。
3、再次,还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观察积累。
2、部分同学的语言锤炼不够,口语化非常严重, 出现了如“天雷滚滚的下雨天”“冠冕堂皇的地砖”等语言
现象;还出现了为了表现自己的坚强,把自己的亲人写 得“死去活来”的情况,造假,别人的故事,个别同学的 态度极其不严肃,从前边的阅读分析中抄写来应付。
你知道吗? 怎样才能在中考考场上写出精彩的文章来呢?
第一层次,是同学们接到作文题的第一反应, 如:幸福,关爱,友谊等。
第二层次,是略作思考,进入拼搏,坚强, 自信,希望,勇敢等领域。
第三层次,出现了感恩,诚信,微笑,信任, 生命等有一定深度,进行认真思考的文章。
问 题:
1、有的同学阅读量不少,但在积累的过程中出现
张冠李戴的情况,出现了基本的价值观错乱的情况,比 如说“吴三桂忠诚的一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