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考点一至七)

七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考点一至七)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导学案
备课人:夏艳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2、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4、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5、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6、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7、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课前导学:
1、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家”《礼记》。

请问什么时候“天下为家”取代了“天下为公”?
(2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唯才是举,广纳谏言,政策要符合民意;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抛弃
2、西周分封制:
《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指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请简要介绍其基本概况。

这与西欧封建土地分封制有什么相同点与区别?
3:东周开始于哪一年?东周分哪几个时期?请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名称。

并说出期间的争霸战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6:秦统一六国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2)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上统一了_______________。

文化上把___________作为了全国规范的文字,
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事上:北筑__________开发___________。

修筑秦长城,西起_____________ ,东到___________。

兴修了___________,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秦末民谣节选“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

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柱”,请根据民谣与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就遭覆灭”?7:汉武帝大一统
(1)措施:
政治上:为___________,推行___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统一铸币权与_________________;军事上: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雪》诗词中“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请同学数一数这首诗中涉及几位历史人物?请分别客观“秦皇”与“汉武”。

汉武帝雄才大略,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的经济、军事的大一统,不愧为一代杰出人物,但是晚年他也犯了一系列的过错,连年穷兵黩武,加重赋税,给人民带来灾难,可见功大于过,仍要对他持有肯定态度
8: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通道,从此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翦伯赞(2)汉朝对西域的统治: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

(3)丝绸之路
请写出丝绸之路的路径,并在地图上画出来。

并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及对现今有什么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