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灭菌 PPT课件

消毒、灭菌 PPT课件


煮沸消毒锅
其温度不能杀灭芽胞,只能作消毒使用。
注意事项
1、煮沸消毒前,应将物品刷洗干净,空腔导管须 先在腔内灌水;
2、玻璃器皿应用纱布包裹好后,从冷水或温水中 放入,水沸后计时,消毒时间为10-15min;
3、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待水沸后放入,消毒时 间为5min;
4、有轴节的器械或带盖的容器应将轴节或盖打开 再放入水中,物品不宜放置
205.8kpa
温度
121~126℃
132℃
消毒时间 15~30min
5~10min
手提式压力 蒸汽灭菌器
1)手提式压力蒸汽灭 菌器: 压力:103kPa,时 间:15-30分钟,温 度:121~126℃
2)卧式压力蒸汽 灭菌器:
压力: 103~137kPa,时 间:15~30分钟, 温度121~126℃
2、光照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3)注意事项 •6、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照强度逐渐降 低,为保证消毒效果,故应定时检测灯管强度 (一般3~6个月一次),如灯管照射强度低于 70μW/cm2时应更换,或建立使用登记卡,记录 使用时间,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需更换灯管。 •7、定期进行空气培养,以监测灭菌效果。
过多,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 重叠,要保证物品各面都与 水相接触;
注意事项
5、如煮沸途中加入物品,则在再次水沸后开 始计时。
6、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海拔高的地区气压 低,水的沸点也低,需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min;
7、较小的物品用纱布包好沉入水中。 8、尖锐器械不宜用此方法,以免受热变钝。 9、消毒后应用无菌器械将物品及时取出,置
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清除或杀灭,常 用的方法有热力、光照、辐射、过滤除菌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heat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 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是 应用最早、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分类: 干热法(燃烧法、干烤法):由空气传导,传热慢。 湿热法 (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3、液体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水层
厚度应小于2cm,并根据紫外线的辐照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2、光照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3)注意事项 1、由于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应经常 保持灯管清洁,灯管表面至少每2周用乙醇棉球 擦拭一次 2、由于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直接照射30s可损伤角膜或致皮炎,同时,照射 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亦不利,故照射时人应 离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肢体用被单遮盖。
2、化学监测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指示剂的化学反 应,灭菌后呈现的颜色变化来辨别是否达到灭菌 要求。化学指示胶带法、化学指示卡,在121℃、 20分钟或135℃、4分钟后会改变颜色,根据其颜 色及性状的改变来判断灭菌效果;
灭菌前 灭菌后
消毒后 消毒前
B-D试验前
B-D试验后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药品、细菌培养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4)压力蒸汽灭菌法 方法: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
分为 1)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 2)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法
分类 原理 压力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菌
重力置换原理 102.97~137.3kpa
利用机械抽真空,形 成负压
1)注意安全:操作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如氧气、乙醚、汽油等。
2)在燃烧过程中不能添加乙醇。 3)贵重物品、锐利刀剪禁用。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2)干烤法 定义: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 特点:热力传播和穿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介质传
导,灭菌效果可靠。 适用: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
灭菌灯内装有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用下,可 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主要用于空气、 物品表面等的消毒。
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sterilization):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
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的过程。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方法有两大类: 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
燃烧法
物 热力消毒灭菌 干热 干烤法

煮沸消毒法

湿热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4)压力蒸汽灭菌法
定义: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及其芽孢。灭菌方法可靠,临床使用最 广的一种方法。
特点:是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为可靠、是物理灭菌 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适用:耐高温、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各类器 械、敷料、搪瓷、橡透力强。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定义: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适用: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废弃物、病
理标本、带脓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纸张等 2)某些金属器械或搪瓷类物品急用时也可
用燃烧法(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锋刃 变钝)。
2、光照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3)注意事项 3、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差,消毒物品时应将物 品摊开或挂起,并定时翻动,使其表面受到直接 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为20℃~40℃,适宜 湿度为40%~60%; 5、紫外线的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min后开始 计时,照射后病室要通风换气。关灯后如需再开 启,应间歇3~4min。
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等各类物品。 灭菌条件为:160℃持续2h ,或165℃持续1h 或
180℃持续30min 注意事项:不适于纤维织物、塑料制品等的消毒灭菌
烤箱
对物品的要求: 高温下不变质, 不损坏、不蒸发 的物品,如油剂、 金属制品、玻璃 器具等。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第二节 消毒、灭菌
教学目标
1、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2、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3、熟悉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一、概念:
(一)清洁(cleaning):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 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目的: 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二)消毒(disinfection):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方法:1)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s;
2)瓶塞或试管口在火焰上来回旋转2~3次 3)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的乙醇,
慢慢转动容器,使其分布均匀,然后点 火燃烧直熄灭
4)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可直接在焚烧炉内焚毁
1、热力消毒灭菌法-----干热法
1)燃烧法 注意事项:
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监测
3、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利用对热 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指示管, 使用时将10片菌片分别放于灭菌器四角及中央, 待灭菌完毕,用无菌镊取出,再放入培养基内, 在56℃温箱中培养48小时至一周,若全部菌片均 无细菌生长则表示灭菌合格。
2、光照消毒法
又称辐射消毒,主要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 用,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而导致细菌死 亡。 (1)日光暴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使用方法
1、空气消毒:消毒前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紫外线
易被灰尘微粒吸收而影响效果),关闭门窗,人员停止走动, 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一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 时间为30~60分钟;
2、物品消毒:消毒时应将物品摊开或挂起以减少遮挡
(紫外线穿透力差),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 20~30分钟。
2、光照消毒法
(1)日光暴晒法
日光有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有一定杀菌力 常用于: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方法:是将物品放在直射阳 光下暴晒6h,定时翻动,使物 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达 到消毒的目的
2、光照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紫外线属电磁波辐射,根据波长可分为A波、B波、 C波和真空紫外线。消毒使用的是C波紫外线,其 波长范围为200 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 段为250 nm ~270nm。紫外线可杀灭多种微生物, 包括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孢等。
卧式压力 蒸汽灭菌器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4)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1、器械或物品灭菌前必须清洗干净并擦干或晾干 2、灭菌包的体积不宜过大,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
菌器的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25cm,用预真空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50cm。 3、灭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间留有空隙(便于蒸汽 流通、渗入包中央,排气时蒸汽迅速排除,保持物 品干燥)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以 免蒸汽遇冷凝成水珠,使包布受潮,影响灭菌效果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4)压力蒸汽灭菌法
注意事项
4、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消毒前将容器孔打开, 以利于蒸汽进入;消毒完毕,关上蒸汽孔。
5、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6、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 7、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1、热力消毒灭菌法-----湿热法
压力蒸汽灭菌的效果监测
1、物理监测法:用150℃或200℃的留点温度计。 使用前将温度计汞柱甩至50℃以下,放入包裹内, 灭菌后,检查其读数是否达到灭菌温度;
常用的紫外线灯管 15W、20W、30W、40W
紫外线灯管:
2、光照消毒法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1)作用机制 1、破坏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使菌体蛋白 光解变性; 2、使菌体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 3、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使氧化能力丧失 4、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