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XX县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模板】

2020年XX县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模板】

2020年XX县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一、环境质量监测(一)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省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由省厅委托的第三方运维单位承担。

县生态环境局负责自动监测站点供电、网络和运维人员的出入等基本保障,负责站房及周边20米范围内的维护管理。

(二)各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各镇空气质量监测由县局委托的第三方运维单位承担。

县生态环境局负责各镇自动监测点供电、网络和运维人员的出入等基本保障,负责站房及周边20米范围内的维护管理。

2.各镇空气自动站联网。

继续开展各镇空气自动站数据联网工作,2020年10月底前所有站点原始监测数据实时值传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此项工作有市站组织实施,县站完成辖区各镇站点的接入。

(三)降尘监测1.监测点位:县生态环境局五楼楼顶。

2.监测指标:监测降尘量。

3.监测时间:每月监测一次,每次采样周期30±2天。

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现场采样由县监测站负责,实验室分析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协助完成监测工作。

(2)依据《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 15265-1994)开展监测工作。

(3)采样点应选择集尘缸不易损坏的地方,并易于更换集尘缸,保证采样点在距离地面合理高度范围内。

如放在平台上,应距离平台1-1.5m,以避免平台扬尘影响,双缸平行采样。

(4)按月定期更换集尘缸一次(30±2天)。

取缸时应核对地点、缸号,并记录取缸时间(月、日、时),罩上塑料袋,带回实验室。

(5)大气降尘系指可沉降的颗粒物,应除去树叶、枯枝、鸟粪、昆虫、花絮等干扰物;每个样品所使用的烧杯、瓷坩埚等编号必须一致,并与其相对应的集尘缸缸号一并及时填入记录表中;瓷坩埚在烘箱、干燥器中,应分离放置,不可重叠;蒸发浓缩试验要在通风柜中进行,样品在瓷坩埚中浓缩时,不要用水洗涤坩埚,否则将在乙二醇与水的界面上发生剧烈沸腾使溶液溢出;当浓缩至20mL以内时应降低温度并不断摇动,使降尘粘附在瓷坩埚壁上,避免样品溅出;应尽量选择缸底比较平的集尘缸,减少乙二醇的用量。

5.样品报送:县环境监测站于每月底前向市监测中心站送样。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千河桥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由国家委托的第三方运维单位负责运维。

分局负责国家自动监测站的地方协调等日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保障工作。

(五)地表水水质手工监测:千湖(冯家山水库饮用水源地)属XX市地表水市控手工监测断面。

此项工作由市监测站承担,分局做好配合。

(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按照《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案的通知》(陕环办函〔2016〕11号)要求,开展县级以上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沈家庄水厂。

2.监测指标(1)常规监测:《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39项指标,并统计当月总取水量。

可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

(2)全分析:《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93项。

3.监测时间(1)常规监测县城沈家庄水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采样监测一次(前后两次采样至少间隔4个月)。

如遇异常情况,则须加密监测,所有监测结果均报送市监测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2)水质全分析县城沈家庄水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每两年(偶数年)6-7月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

4.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任务作业指导书》要求,加强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

5.数据及报告报送(1)饮用水源地水质常规监测数据县监测站于7月15日及次年1月15日前将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报告向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送。

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七)国家网土壤例行监测:县站积极配合省、市完成土壤监测任务,集体详见土壤监测技术要求(另行发布)。

四、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八)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1.监测范围根据《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的通知》(环发〔2014〕125号)的要求,逐步扩大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范围。

国家确定我县草碧镇草碧村为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村庄。

2.监测项目(1)环境空气质量:SO2、NO2、PM10、PM2.5、CO、O3等。

(2)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河流总氮除外)、表二的补充项目(5项),共28项。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质量标》(GB/T14848-2017)表1中39项常规指标。

可根据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

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每两年(偶数年)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

(3)土壤环境质量:必测项目:pH、阳离子交换量;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等元素的全量(2018年8月起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15618-2018))。

选测项目:基本农田根据实际情况监测特征有机污染物。

(4)地表水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基本项目(共24项)。

(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自行监测: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的养殖规模)及以上的有污染物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按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要求开展自行监测。

《畜禽养殖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后,按照其具体要求开展。

3.监测方法:详见《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发〔2014〕125号)。

4.监测频次: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水质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土壤环境质量每5年的第1年监测1次。

5.质量保证:内部质控执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发〔2014〕125号)。

6.数据及报告报送:县监测站负责现场采样,并于每年2月、5月、8月、11月前将样品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样品分析及编制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年度报告。

(九)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根据《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开展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农村“千吨万人”水质监测。

1.监测范围:张家塬镇郝家坡水库、南寨镇大沟水库、水沟镇三眼泉水库。

2.监测项目(1)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河流总氮除外)、表二的补充项目(5项),共28项。

(2)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表1中39项常规指标。

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全年4次。

4.质量保证: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

5.工作方式:各分局组织开展监测。

(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XX县为草碧镇污水处理厂。

2.监测项目:必测项目: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选测项目:pH(无量纲)、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总磷、粪大肠菌群。

3.监测频次:半年监测1次、全年2次。

4.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有关要求执行。

5.承担单位:分局组织实施。

6.数据报送:分局每年6月、11月底前监测数据报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汇总并审核报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每年12月1日前,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质监测年度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正式报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十一)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县生态环境局配合省、市监测站严格按照《陕西省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方案》(陕环办发〔2019〕2号)的要求做好应急监测工作。

五、污染源监测(十二)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1.监测范围:按照省厅《陕西省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执行,名录未正式下发前,暂按《XX市2019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执行。

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按照执行的排放标准、环评及批复和排污许可等要求确定。

3.监测频次:对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全年至少监测1次,配合执法监测同步开展,对于监测超标的排污单位,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4.数据报送:县监察大队完成执法监测工作后5个工作日内,登录“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上报,并及时将超标监测结果向县分局、市局、市监察支队上报。

5.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开展监测。

6.承担单位:县环境监察大队承担全县重点污染源的执法监测(含装载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监测站配合做好执法监测工作,将执法情况报送分局。

(十三)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专项检查1.监测范围:对全县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专项检查。

2.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自行监测方案的制订,包括自行监测点位、指标、频次的完整性;是否按照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通过查阅自行监测原始记录检查监测全过程的规范性,原始记录包括现场采样、样品运输、储存、交接、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等;监测结果上报到“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情况、公开的完整性和及时性等。

委托社会检测机构开展自行监测的企业,必要时可赴实验室开展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可包括监测人员持证、监测设备、试剂消耗、方法选用、实验室环境等。

3.检查频次:分局自行监测专项检查至少每季度开展1次,全年不少于4次。

4.任务分工:分局牵头组织自行监测的专项检查,大队、监测站配合,检查比例不低于核发许可证企业总数的15%。

5.结果报送:分局编制季度自行监测检查报告,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15日前将检查结果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十四)排污许可持证企业自行监测信息联网1.联网范围: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

2.联网内容:企业在排污许可证核发后3个月内,将自行监测方案及自行监测数据上传陕西省污染源环境监测信息管理平台联网。

3.工作方式:分局督促辖区排污许可证持证企业实施自行监测数据上报联网,定期检查企业自行监测开展及公示。

(十五)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查监测。

按照市局《转发关于加强固定污染源废弃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工作的通知》(宝市环函〔2018〕76号)以及《关于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填报有关事项的通知》(陕环函〔2018〕133号)文件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