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边塞诗高考练习及答案
四、(2012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䴙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䴙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__边__塞_____诗 (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答案:(3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 奠定感情基调。
(每点1分,答出2点即可给全分,只答手法不答作用最高不超过2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答案:(4分)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 效果。 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 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每点1分,答出3点即给4分)
一、2007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 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 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 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 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 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答案】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 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 都无法排遣的。
(2) “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 ? 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 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 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 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 怨景色单调。
【答案】(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
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 主,虚中有实。
六、(2005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 ( 其二 )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 盾 ? 为什么 ?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 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对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 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 鲜明。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 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 思乡的情感。
二、(2009全国卷II)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 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 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 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 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 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 的情怀。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4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 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三、(2011浙江卷)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五、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6天津)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
塞
景象?
【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 法,请简要分析。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 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参考答案(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 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