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

16

17
18
19
20
21
【辅助检查】
• 根据抽出液来确定是何种脏器损伤: • ① 抽出不凝固血液-实质脏器损伤(肝、脾、肾) • ② 抽出为胆汁-胆囊、胆管破裂(包括肝内胆管) • ③ 食物残渣-胃、十二指肠破裂(化验为酸性) • ④ 肠内容物 — 多为小肠破裂(化验为碱性) • ⑤ 尿液- 膀胱破裂 • ⑥ 混浊液,胰淀粉酶增高-(胰腺或十二指肠损伤) • ⑦ 结肠损伤时— 腹穿可无阳性发现,往往需经
如果胃内注药应怎样操作?
56
5.引流管的护理
(1)胃肠减压的护理:
③鼻腔、咽喉部及口腔的护理:随时 评估病人口腔粘膜的损伤及咽部不适 的情况,每日口腔护理2次,定时清 洁鼻腔;
57
5.引流管的护理
(1)胃肠减压的护理:
④长期使用胃管的病人,应每周更换 胃管一次;
58
5.引流管的护理
(2)腹腔引流的护理:
①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或瓶), 防止病人变换体位时引流管受压或脱出。 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检查管腔有无阻塞 或引流管脱落。观察引流液颜色、量、 气味、残渣等,准确记录24h引流量;
59
5.引流管的护理
(2)腹腔引流的护理:
②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 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
60
5.引流管的护理
29
腹腔内出血
30
31
32
33
34
35
36
肝脾破裂切除修补术
37
肝损伤修补术
1剪去创缘碎片 2 间断褥式缝合 3大网膜覆盖止血
38
脾缝合修补术
39
脾缝合修补术
40
脾缝合修补术
41
脾部分切除术
42
脾破裂捆扎
43
44
45
保脾原则:
先保命后保脾是基本原则。 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脾保留性手术。 根据脾脏损伤程度、类型选择最佳术式。 联合应用几种术式更为安全实际。
14
【临床表现】
二、腹部脏器伤
2.空腔器官损伤(肠、胃、胆囊、膀胱) 症状 (1)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2)消化道出血 体征 (1)腹膜刺激征 (2)肝浊音界缩小 (3)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15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2)X线检查 (3)CT检查 3.诊断性的腹腔穿刺与腹腔灌洗术
65
思考题
患者,男,38岁,左上腹、右背部尖刀刺伤3小时。病史:3小时 前,患者被刀刺伤,伤及左上腹,右背部,伤后觉伤处疼痛,伤 口出血,继之觉气紧,腹痛;并发现肠管经腹部伤口,突出体表。 气紧较轻,可忍受,不伴有咳嗽、咯血,很快腹痛遍及全腹,以 左上腹为甚,呈持续性,并渐加重,自觉口渴、心慌。患者无呕 血、便血。检查:T36℃,P84次/分,R23次/分, BP100/75mmHg,神志清;检查合作, 头颈无异常,右肩部有 一约5cm长的伤口与右侧胸膜腔相通,有鲜血外渗,右侧语颤减 弱,叩诊为过清音,呼吸音减弱,心脏未发现异常。左上腹有一 约6cm长的伤口,与腹腔相通,有50cm长的肠管突出,呈紫黑色, 少部分充血,全腹有肌紧张、 压痛、反跳痛、尤以脐周为甚。血 常规:Hb 125g/L,RBC 4.5×1012/L, WBC 9×109/L,N O.78,L O.22。
66
问题
• 写出对本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 写出治疗原则 • 写出对本病护理诊断
67
诊断:
①左上腹壁穿通性损伤 ②肠坏死肠穿孔 ③弥漫性腹膜炎 ④右侧开放性气胸
68
依据:
①左上腹、右背部被尖刀刺伤3小时,伤处疼痛,伤口出血 ②气紧,腹痛,腹痛遍及全腹,以左上腹为甚,呈持续性,
口渴、心慌 ③右肩部有一约5cm长的伤口与右侧胸膜腔相通,有鲜血外
25
【处理原则】
• (二)手术治疗 • 1、手术适应症:
① 腹痛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范围扩大; ② 肠呜音减弱或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 ③ 全身病情恶化,脉快、体温升高者; ④ 膈下游离气体者; ⑤ 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⑥ 经治疗血压不稳,休克反而加重者; ⑦ 腹穿获气体、不凝固血液、胆汁或胃内容物者; ⑧ 胃肠道出血不易控制者。
62
6.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腹腔脓肿
①体位: ②观察:病情观察、引流观察 ③防治感染:
应用抗生素 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 早期理疗
63
膈下脓 肿
常见腹
腔脓肿
升结肠 外侧沟
发生的 脓肿
部位
肠间脓肿
右髂窝脓肿
肝下 脓肿
左髂 窝脓 肿
盆腔 脓肿
64
【小结】
• 腹部损伤的关键在于是否同时伴有腹内脏器的损伤。脏器 损伤分空腔和实质脏器损伤,实质脏器的损伤或大血管损 伤时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征和全身失血征,出血量多者, 可有移动性浊音。空腔脏器受损伤破裂时,出现腹膜炎和 全身感染征。胃肠破裂时X线可见隔下游离气体。腹穿或 灌洗一般可明确诊断,有困难时,可行剖腹探查。腹部损 伤(特别是伴内脏损伤)时,应禁食、胃肠减压、抗休克、 抗感染和严密观察,并及早手术探查和修复脏器损伤。术 后护理应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引流通畅,注意体位、禁食、 胃肠减压和饮食护理,应正确使用抗菌素,防止并发症发 生。
• 2、X线膈下出现半月形透光区,首先考虑 什么?
• 3、何种辅助检查对确定脏器损伤最有意义? • 4、腹部损伤的现场救治原则? • 5、腹部损伤术前、术后如何治疗与护理?
72
26
【处理原则】
• 2、手术要点:
① 根据损伤脏器就近选择切口; ② 根据腹内液性质,判断损伤的脏器。 ③ 按顺序探查,寻找损伤之脏器; ④ 对损伤之脏器进行相应处理:
肝脾破裂:行肝脾切除或修补; • 胰损伤:行胰修补或部分切除; •
27
【处理原则】
• 十二指肠破裂:行修补、破裂口空肠吻合、闭合断端 +胃空肠吻合;
48
Hale Waihona Puke 【护理措施】1.急救 2.观察期间病人的一般护理 3.术前护理 4.术后护理 5.引流管的护理 6.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49
【护理措施】 1·急救
• (一)急救:(先重后轻,先抢救生命)
1、顺序:呼吸心跳骤停 通畅呼吸道

血 抗休克 骨折固定 软组织
转送。
• 2、禁用止痛药
• 3、开放伤内脏脱出切忌还纳、应加以保护。
46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受伤时间、地点、致伤因素和作用部 位等;
受伤后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便血;
了解受伤后病情变化及治疗经过。
47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是否有肝 浊音界变化或移动性浊音,有无肠鸣音 减弱或消失; 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 术后麻醉方式、手术种类、术中治疗 情况; 术后引流的种类及部位; 病人术后康复情况等。
灌洗才被发现。
22
【处理原则】
• (一)现场救治:
1、顺序:呼吸心跳骤停 通畅呼吸道


抗休克 骨折固定 软组织
转送。
• 2、禁用止痛药
• 3、开放伤内脏脱出切忌还纳、应加以保护。
• 4、疑内脏伤者应详细检查和观察,在积极抗休克 的同时,争取早手术探查。
23
24
【处理原则】
• (一)非手术治疗 •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其他) • 2、半坐卧位。 • 3、禁食、禁饮。 • 4、胃肠减压。 • 5、补液、输血(水电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休克) • 6· 防治感染。 • 7· 尽快做好术前准备(思想、讨论、签字、备皮等)
52
【护理措施】
• 4·术后护理:
①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腹部情况、伤口情况。 ② 酌情给止痛剂。 ③ BP平稳后取半坐卧位,病情好转时,鼓励下床活动。 ④ 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开始流 汁进食。
53
【护理措施】
• ⑤ 补液: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营养支 持。 ⑥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性 状、颜色和量。 ⑦ 有效抗菌素,防治感染。 ⑧ 鼓励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痰及雾化吸入,防止 肺部并发症。
10
【临床表现】
一、单纯性腹壁损伤
1.局限性腹壁疼痛 2.局限性腹壁肿胀 3.皮下淤斑 4.疼痛、肿胀、皮下淤斑的程度和范围不 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11
【临床表现】
二、腹部脏器伤
1.实质性脏器和大血管损伤 症状 (1)腹痛:呈持续性,不很剧烈 (2)内出血(最主要症状):面色苍白、脉 搏细速、脉压变小、血压不稳
50
【护理措施】
• 2·严密观察病情
• 观察全身情况(隔15~30分钟四测1次、神志、瞳孔、 面色)
• 局部体征(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 • 注意有无合并伤(胸腹联合伤等) • 观察期禁用止痛剂
51
【护理措施】
• 3·术前护理措施
• 1、半坐卧位。 • 2、禁食、禁饮。 • 3、胃肠减压。 • 4、防治感染。 • 5、补液、输血(水电酸碱平衡、营养支持、抗休克) • 6、尽快做好术前准备(思想、讨论、签字、备皮等) • 7、手术治疗
8
【病因与分类】
1.按腹壁是否破损分类:
穿透伤 开放性损伤
非穿透伤 腹部脏器伤 闭合性损伤 腹壁伤
9
【病因与分类】
2.根据损伤的腹内器官性质分类:
空腔脏器损伤:胃、肠、胆囊、膀胱损伤。 内容物溢出易感染。
实质性脏器损伤:脾、肝、胰、肾损伤。 血管破裂:肠系膜血管、腹膜后血管、腹 主动脉、髂动脉等。失血致失血性休克
12
【临床表现】
二、腹部脏器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