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导学案

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成套)第1课开运河创科举一、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1.(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开国帝王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2.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

3.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

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二)合作探究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提示:(1)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2)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3)都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工程,如秦修长城、隋开运河;(4)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迅速灭亡。

2.隋运河经过了今天的哪些省(市)?提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三)展示交流(四)课堂小结1.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2.隋运河的流经区域和意义。

3.科举制的产生与意义。

(五)达标训练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B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B )①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②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

③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相信你是最棒的!(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唐太宗的这个认识和隋朝的灭亡有何关系?(3)为此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2、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归纳整理】1、把下面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填好,2、你能列表的方式归纳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并说出三省的运行机制:因、措施和结果吗?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气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2、难点:如何理解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学习过程1、年,族召开大会,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明他,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元世祖的政绩:(1)元朝建立:年,定国号为元,年定都。

(2)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做牧场。

b、治理,推广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3)运输方面:a、令人开凿河和河,粮船可以从直通到;b、开辟了规模空前的,粮食运输逐步以为主。

(4)行省制度:目的:。

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行省”。

我国的设立,始于。

元政府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4、元朝商业繁荣,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

5、对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在时来华,他的《》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6、民族融合的发展:()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人、人,信仰,他们同、、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出品人:高志伟审核人:史卫民课型:新授课时间: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促进了。

(二)合作探究1、元朝统一的进步性是什么?2、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了解了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之后,你有何感想?3、有人说文天祥抗元违背了统一的历史大趋势,是不识时务、逆历史潮流,你是如何看待的?(三)课堂小结1、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2、我的疑问:我的收获:四、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鹘B.藏族C.蒙古族D.回族3、下列人物中,曾经统一蒙古各部的是A、铁木真B、耶律阿保机C、忽必烈D、完颜阿骨打4、我国历史上的元朝建立于A、1206年B、1227年C、1234年D、1271年5、1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二)阅读下列材料“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回答:⑴上述诗句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一时期?⑵哪一诗句体现了作者的崇高气节?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五)思维拓展元朝是北方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在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你能谈谈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几个阶段吗?民族融合的方式又有哪些?元朝民族融合的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

学法指南:自主学习:依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勾划要点,并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和对应训练部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用红色笔标出,准备讨论时解决.提前勾划完成的,巩固记忆拿的准的答案.自主学习(15分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有、、。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发明: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方法:将黏土做成活字,用来排版。

特点:。

3、意义:大大促进了的传播,比欧洲早了约。

4、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

思考: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⑴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早在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⑵指南针的发明: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事业。

应用:南宋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

传播:由传入欧洲。

意义:为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2、火药:发明:是我国古代家发明的,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应用: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等。

传播: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和。

意义: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重大变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

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提示:宋元时期文化灿烂的原因: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对应训练:1、宋元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那些?2、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

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 (10分种)小组长带领交流以上问题,把本小组的疑难问题写在后黑板上。

疑难问题:。

巩固知识:(10分钟)小结本课: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课堂检测:(5分钟独立完成)1、下列内容属于宋元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是(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B造纸术的发明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发明雕版印刷2.元朝能成为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除了蒙古兵英勇善战外,还得益于下列哪一重要发明(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3.北宋时,毕升发明了()A 活字印刷品B活字印刷术C雕版印刷术4、我国古代的指南针是在何时经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A北宋阿拉伯人B南宋日本人C南宋阿拉伯人D元朝日本人5、材料一: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科学家培根材料二: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则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则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学分制手段,变马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材料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