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与信息管理(精)

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与信息管理(精)


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签发的归档资料

新生儿监护人出具的“亲子关系声明”(表)、有效 身份证件复印件和新生儿与其监护人亲子关系的旁证。 旁证为家庭接生员出具的接生情况证明(同时附家庭 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见证人证明和新生 儿监护人户口所在地村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出生 事实的证明,或亲子鉴定证明。 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的签发登记表和医疗保健机构外 出生的签发登记本。
归档文件可以采用 “年度——事件——保管期限” 或者“保管期限——年度——事件”等方法进行 分类 注意:分类方案是进行分类工作的基本依据,应 保持相对稳定,以使分类体系具有连续性,便于 查找和利用
(五)档案排序
一般一份文件为一件 必要时也可按事件特征组件 一件的排列顺序: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户口簿复印件 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 《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申请表》


打印的出生医学证明存根
《亲子关系声明》等
补发归档资料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签名和加盖手指纹印的出生医学证明遗失声 明书 《出生医学证明补发申请表》、补发登记本 《新生儿出生医学记录》复印件或相应的病历资料复印件 原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复印件 新生儿父母或监护人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户口簿复印件 《亲子关系声明》 《亲子鉴定证明》等
3、各市、县签发机构主管人员和签发人员名单也应上 级主管部门和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备案。
二、档案与信息管理目的与意义

提高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水平; 规范高效有序管好人生第一证; 为保健服务与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出发点:规范有序 关键点:法定严肃 落脚点:方便高效
三、档案与信息管理的内容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应
明确人员负责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 手段监控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信息,提高签发质量。

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管理机构和签发机构及
其工作人员对因管理、签发出生医学证明而知晓的新生儿父 母和监护人个人信息,应予以保密,未经当事人书面同意,
⑷作为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出生户口登记、取得公民 身份证号码的原始凭证(卫妇发(1995)第10号、卫妇 社发〔2004〕319号);
⑸作为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卫妇发(1995) 第10号); ⑹为其他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事项提 供依据。
签发机构的职责

签发机构包括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 门及受委托机构。
第一版样证
第二版
2000年1月启用,为了增加该证的防伪功能,又在“中国妇幼卫生”圆形 标志右上方增加了一颗在紫外灯照射下的无色荧光“五角星”防伪标志。 对第一版《出生医学证明》的个别文字进行了修改,将《出生医学证明》下 方“出生编号”改为“出生证编号”,相应地将其英文翻译由“Birth No.”改为 “Birth certificate No.”; 《出生医学证明》右方英文版说明“china”中的小写“c”改为大写“C”,父 母身份证编码留“□”,由原来的16格增加至18格,以适应全国身份证改革的需

签发机构应明确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科室及其工作职责,安排专人分 别负责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和盖印,实现证件签发与印章使用分开。 产房、手术室等直接助产的科室及其人员一般不应明确为签发科室
和签发人员。

签发机构应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及签发的各项制度(人 员管理、申领、出入库、保管、签发、印章管理、废证管理、档案
(八)编号 档案章格式: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件号。 全宗号:各单位代号; 年度:即文件形成年度; 保管期限:可以写永久、长期、短期、30年、10 年,也可以只写代号:Y、C、D、30、10; 件号:一个年度一个保管期限编一个流水号,从1 排起。

档号章格式:



(九)编目 以件为单位逐件编目 归档文件目录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和 备注等 年度:指归档文件文件的形成年度(如 2012,2013),要求写全。 件号:文件的流水号,为三位数,不足三位,前用0补齐,如001、 089。 录入的内容尽可能详细、准确
应的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二)归档判断

依据归档范围,慎重决定文件去留 永久


(三)确定保管期限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应依照档 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便于查询,永久保存


长期为16-50年 短期为15年以下

因签发机构打印或填写失误造成出生医学证明作废的、 因运输、储存中造成出生医学证明潮湿、损毁的保存 1年
档案整理流程
收集
编制页码
归档判断
排序 编号 编目
确定保管期限 分类 装盒排架 打印目录
装订
编制检索工具
(一)收集

收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 收集要求:齐全、完整、准确 齐全:是指文件材料不同的版本、稿次要全 完整:是指反映同一问题或方面的文件材料 收集要全面 准确 :是指文件材料是实际的真实反映,图 物相符,文事一致。
责任者:即发文机关;就是文件落款处盖章单位。
责任者可以用通用简称。
主题词:按照档案主题词表进行著录,此项可以省
略。
日期:即文件形成日期,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
20080101。 页数:此件文件的总页数,包括附件。有字的一面 就算是一页。空白页不计页数。
文件编号:文件编号即文件发文字号,填写 时应照实抄录,不能有任何省略或改动。 题名:一般情况下,照录文件题名,不得省 略或变更。对于无题名或题名含义不能全面揭示 文件内容的归档文件,为方便检索,应根据文件 内容重新拟写或补充题名,并外加“[ ]”以示区别。
服务性
为机构与服务对象各项工作服务。
法定性
档案资料具有法律效力
机密性
档案中有不少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机密性。
档案整理几个概念
档案整理定义
是指将处于零乱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 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编号、编制目录、 建立全宗等,组成有序体系的过程。
基本要求
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 之间的有机联系; 区分文件材料的价值,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 便于保管和查询利用。
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与信息管理
内容提要

档案与信息管理依据
档案与信息管理目的与意义 档案与信息管理的内容 档案与信息管理的方法



一、档案与信息管理依据

《湖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相关规定》共九章六十二条。

第十六条 签发机构对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过程中所形成的 档案资料应依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便于查询, 永久保存。
(四)档案分类

档案分类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档案来源、时间、内容 和形式特征的异同点,对档案进行有层次的区分,并组成具有 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库藏体系。
主要类型: 1、按年度分类

文件形成的年度进行分类
2、按保管期限分类
将文件按划定的保管期限进行分类
3、按事件分类
将文件按首次签发、补发、换发、废证等进行分类
要。副页印有与正页相一致的“出生证编号”。
为区别印制年度防止编号重复,又在出生编号号码前,加印大写英文字母。 从2000年开始,按英文字母顺序,每年如2000年加印A,2001年加印B。
第三版

2003年1月启用,在原防伪印制技术基础上,水印 图形“齿轮”中央加五角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章采用防伪油墨。 为加强对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单位的管理与监督, 自2003年起,《出生医学证明》由两联增加为三联, 增加的第三联为接生单位存根。
档案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签发机构的归档内容和要求:

《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及其相关资料按首次签发(医疗 保健机构内出生的首次签发)、(医疗保健机构外出生 的首次签发)、换发、补发统一归档、废证登记及统计 上报资料等
文件、规范、制度、培训资料等

首次签发归档资料

首次签发登记表、首次签发登记本

第四版

2004年12月启用,在存根联出生证编号的号码上 加用检测板识别的电子水印防伪条码。
档案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管理机构的归档内容和要求

出入库登记本 出生医学证明废证销毁登记本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使用情况年度统计表 年度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申领计划表 年度母婴保健法律证件追加申领表 不同版本的空白出生医学证明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机构、委托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名单 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出生医学证明补发专用章(印模) 文件、规范、制度、培训资料 各类各种样表等

《出生医学证明》作用
《出生医学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规定的法定医学证明文书,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⑴证明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
⑵证明新生儿的血缘关系(卫妇社发〔2004〕319 号);
⑶作为新生儿获得国籍的法定医学依据(卫妇社 发〔2004〕319号);
《出生医学证明》作用

换发归档资料

换发申请表、换发登记本、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身份证等复印件。 换发材料与原签发的出生医学证明一起归档保存
废证的归档资料

《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登记本


《出生医学证明》销毁登记本
因签发机构打印或填写失误造成出生医学证明作 废的、因运输、储存中造成出生医学证明潮湿、 损毁的于每年年底逐级上交至设区的市、自治州 卫生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管理组织机构统一销毁。
正本在前,定稿在后 正文在前,附件在后 原件在前,复印件在后 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 复文在前,来文在后 传阅单在前,收文在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