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健身球操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太极学习心得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心得指导老师:余学好教授体育系10级体育教育专业4术科班姓名:张福海学号:1013402033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身行气,气沉丹田。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
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
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架太极拳为基础,吸收了其它流派的一些特点和练法编排而成的一套太极拳普及套路。
其动作圆活连贯均衡全面。
四十八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于1979年组织编创的太极拳套路,整个套路除起,收势外共48个动作,分为六段,其技术风格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兼收了其它太极拳流派的特点和练法,并有所创新,注重动作的左右匀称,全套动作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练习一遍约8分钟左右,是理想的健身与普及套路。
一、起势左脚开立两手平举,屈膝按掌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稍右转体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2、右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分手三、白鹤亮翅稍右转体跟步抱球后坐转体虚步分手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转体摆臂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2、右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后坐撇脚摆臂收脚上步屈肘弓步搂推五、手挥琵琶跟步展臂后坐引手虚步合手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3、右倒卷肱稍右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4、左倒卷肱稍左转体撤手托球退步卷肱虚步推掌七、左揽雀尾转体撤手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下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八、右揽雀尾后坐扣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掤臂摆臂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转腕分手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九、单鞭转体运臂右脚内扣上体右转勾手收脚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云手后坐扣脚转体松勾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并步云手开步云手开步云手扣脚云手十一、单鞭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十二、高探马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十三、右蹬脚穿手上步分手弓腿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四、双峰贯耳屈膝并手上步落手弓步贯拳十五、转身左蹬脚,后坐扣脚转体分手收脚合抱蹬脚分手十六、左下势独立收脚勾手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七、右下势独立,落脚勾手碾脚转体屈蹲撤步仆步穿掌弓腿起身,独立挑掌十八、左右穿梭1、右穿梭,落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2、左穿梭后坐撇脚收脚抱球转体上步弓步架推十九、海底针,跟步提手虚步插掌二十、闪通臂提手提脚弓步推掌二十一、转身搬拦捶后坐扣脚坐腿握拳摆步搬拳转体收拳上步拦掌弓步打拳二十二、如封似闭穿手翻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二十三、十字手后坐扣脚弓步分手交叉搭手收脚合抱二十四、收势,翻掌分手垂臂落手并步还原学习太极拳的要领:一、心静体松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
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
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
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
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
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
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
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
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
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
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
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
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
首先,“学拳先学做人,练武首修武德”,这是练武者的绝对条件。
为什么说是“绝对”条件呢?这是人格的修为,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因为一代武术人往下承传中华武术,如果接班人不严格挑选,选错人将会给师门及武术界带来极大麻烦和伤害。
先辈拳家就有“十不传”,首先就是“不传无德”之人。
其次,要领会“劲”的涵义。
太极拳练习到了适当的阶段,就会练出劲来。
这股劲是一种“浑劲”,也就是太极拳入门的基础,所谓“懂劲后愈练愈精”。
据我个人的体会,这股劲好象秋天的成片芦苇在湖中被大风吹得俯而复起,坚韧不折,柔而有弹性的意思。
浑劲练出以后,继续再进一步要从浑劲中练出“轻灵劲”来。
浑劲是藏而不露的浑厚实力,从而达到柔而有刚,轻灵劲是既有轻灵感觉而又能灵活运转的意思。
将这两种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为用,才能刚柔相济,再能变化出朋、捋、挤、按诸劲而灵活应用之,始可达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的目的,方能进入具有高度艺术的境界。
太极拳要练出劲来,仅凭一般勇气蛮练,不去体味它的涵义,钻研它的架势,这是办不到的。
必须要练得处处符合原则和要求。
就要在平日练习时必须注意到下面四个要点。
一、眼神平视,要贯注而活泼,当每式的变化,视线要随身法而转移,切忌目光呆板或野顾。
二、腰是一身的主宰,练拳时要顶腰,歌诀有云:“身形腰顶岂可无”。
如云手,搂膝拗步,斜飞式,海底针,高探马等式,都须腰部挺拔,像立之运转,转时总不离轴心。
又好比指南针一样,针动而针轴不离原位。
武术家所谓:“守中土”就是指中土不离原位的意思。
在行功时,每动都要立身中正,实脚、重心脚与顶成为上下一条线,实脚实足,虚脚虚净。
同时,每动都要松一下腰,“命意源头在腰隙”,“腰为旗”,这样可以达到“全身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在单动与双动的“接口”处,“拳论”讲要“变换虚实须留意”,单动为虚,虚变实再虚一虚;双动为阳,阳变虚则再实一次,长久修炼,分虚实,周身才能做到节节贯串。
所以练拳必须讲究“尾闾中正”。
神贯顶,尾闾中正才能保持重心,而无姿势偏侧,架势过与不及之病,练拳如果低头耸臀,腰部不挺,失了重心,就是所谓“冒腰”。
常言道“低头冒腰把式不高。
”因为冒腰则呼吸不畅,气不能下沉,顶头不能悬虚,虚实不清,上下不能一气贯通,终练不到高明的程度。
三、四肢:练太极拳对四肢的运动,有一句话叫做:“如意胳膊、箩圈腿。
”就是说,手臂与腿都要微有弯曲含蓄之意而不可伸得过直。
“劲以曲蓄而有余”,就是指此。
如单鞭、野马分鬃式,后腿微曲向外,就能做到前弓后蹬,力从脚跟而发,像树生根于地全身稳固,而不是向后挺得过直。
总的来说,四肢要圆润、灵活、稳实、切忌强直。
学习太极拳时间虽然不长,但通过老师的教导,自己的学习让我觉得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意境,感觉人很轻松。
学习太极拳时例如当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外三合基本能协调配合后,意念开始以身体带动外形练拳,手臂等上肢意念上要慢于身体,身体通过节节贯穿保持气血传递,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有蠕动感,使身体的每一个局部都能够转动,手落下时自然松垂,如衣服架上挂了一件服装,袖子下摆自然,如无垠树上挂着三尺罗衣,随风荡漾。
手臂上摆时,手指向上,手臂尽量和身体中垂线保持平行,身体以脊柱为轴保持左右对称,上下协调,能通过身体把圆圈转出来,一切动作都是为了转圈,并且通过身体传递,下至脚底甚至穿过地下循环再反传至头顶而完成身体大循环即大周天,有利于气血流畅,能很好的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对防身技击更有实效性。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学太极拳,应该更全面的了解它,做到以武强体、以武养神。
学好太极拳让我们有健康的体魄,并且教给更多的人,让全国人都有好的、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1、《太极拳理传真》作者:张一敬2、《论太极拳》作者:张肇平篇二:太极拳学习心得太极拳学习心得其实,在以前的体育选修课时我就想选择太极拳,但总因为报名的人太多而没有机会选择。
还好系选修课里有开设太极拳这门课,所以我就和舍友一起选修了这门课。
说实话,我觉得这是我在大学两年多的系选修课里选的最满意的一堂课。
因为这是一堂既锻炼身体又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其中老师补充的关于中国传统中医的知识也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注重自己的养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小就对太极拳有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也会经常在电视上看看太极拳的教学视频,但那时候的我总觉得太极拳是老年人所喜爱的运动,而且也总觉得只有老年人舞起来才觉得有感觉。
可是这次的选修课让我对太极拳有了新的看法,其实现在的年轻人也很喜欢太极拳,而且年轻人舞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现在,无论是哪所大学,似乎体育课里都有一门太极拳的选修课,或者是一群的太极拳爱好者组织起太极拳协会。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就觉得我们学校挺重视太极拳,这几年的运动会上,总有一段太极拳的表演,其实,那么多人一起表演太极拳的时候真的让我觉得很有美感,而且也很想自己也能够耍一套太极拳。
在这学期一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好多练习太极拳的好处,还告诉我们真正的运动并非出大力流大汗的,而是像太极拳这般。
所以,对我来说太极拳就是我的首选,因为我的身体从小也并不是很好,而我又是一个不怎么爱运动的人。
下面我将说说本学期我的太极拳学习心得。
首先,要想练好太极拳,要先学会做人。
所以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一身正气,一团和气。
而古话“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拳以德立,无德无拳”都充分的说明了一个习武之人的品行的重要性。
就像武侠小说里一个派系的当门人一样,他可以不是武功最厉害的,但一定是要品德高尚的,而只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带领的门派才能真的的发扬光大,如果一个武功高强而完全没有品德的人,他最终也只会成功武林带来极大麻烦和伤害。
其次,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神秘而又普通的运动,说它神秘我想就是因为它内在存在的对于我们身心的很大好处,而每个人练又有每个人的特色,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存在着那么多不同的太极拳流派吧。
说它普通呢,是因为它并非什么奇特的东西,任何人,只要你有心就能很好的学习它,其次,虽然现在的社会上流传着许多不同的太极拳流派,但它们也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非常注重太极拳的“神”和“意”,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境合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