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口才训练要点
个人口才训练要点
“自说自话”即自已对自己说话,原是形容人在异常心境下表现出的一种情态。
我们借用“自己对自己说话”这种形式来训练口才。
大体做法是:读了一段材料,自己试着复述出来;听了一段话,自己学着说一遍;想妥了一个意思,自己试着讲一次;写了一篇讲稿,先练习说一说……上述种种,都是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称之为“自说自话”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收效快。
凡每天坚持练半小时者经过100天,口才便明显提高。
原先在公众场合说话紧张,说不成篇、话不达意的学生,百日之后,竟能有头有尾、有条有理、有情有趣地说上一席话了。
对口才提高之快,他们自己也惊奇不已。
古人说,“字无百日功”。
用“自学自话”训练法练口才,也可说是“话无百日功”。
这种方法的侧重点在“自我”二字,以我为主,自己说,自觉练,自己琢磨,自己总结,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求提高。
主要训练过程是:一、自备
为“自说自话”准备材料:或读一篇可供讲述的文章;或细听他人一段完整的讲话;或默想好一席有中心、有头尾的内容;或写好一份发言稿或讲话稿。
在上述“读”、“听”、“想”、“写”四种“自备”过程中,应做到“三要”:一要明确目标。
这是为“自说自话”准备材料。
这才能有意识地使准备的东西适合讲述的需要。
二要注意条理。
把讲述材料的每段、每层的意思一一理出,编成讲述提纲,醒目易记。
三要分清主次。
抓住了重点,讲述时才能主次分明,运用自如。
二、自讲
找一僻静之处:或田野山林,或河畔海滨,或斗室镜前,总之,要四周无人,这样才能便于“自说自话”。
把准备好的内容,自讲一遍或数遍。
可以把山水草木、风云雨雪、桌椅床几等模拟为听众。
讲述时要做到:
假戏真做。
不能假戏假做。
否则,就达不到目的。
心中常抱一个“真”字。
唯有“真”才能使自己获得实战经验。
练一次有一次提高。
有声有色。
这是承接上一条来的。
唯有“假戏真做”,才能使自己在“自说自话”伴有丰富而恰当的神态、表情。
著名播音员陈醇说过,“艺术就是感情。
我用感情塑造形象。
口才是交融感情,沟通人际关系之才。
真挚的情感,比金子还贵重。
没有感情,话就难以讲好。
”用感情统帅语言,使之有声有色,这在练习口才时是绝不可少的。
手舞足蹈。
要以手势助说话。
“自说自话”时,用脑、眼、嘴、手、头、脚等多种感官协同动作,即使自己对所讲的内容有极深的印象,又能熟悉并牢记各种名式、词汇和其它语言材料,强化讲话时的语感,还能使自己今后讲话时熟练地使用体态语言。
三、自讼
即“自己告自己的状”,从而抓住自身讲话的错处。
“自说自话”时,可以录音,讲完后细听。
此时,你就像一个严格的法官,严肃地审查录音中的每句话,每个意思。
从中心是否突出、构思是否精巧、内容是否丰富、言辞是否有趣、语句是否流畅、声音是否洪亮等等许多方面一一检查。
查完,归纳成几条,记入“自讼笔记”,力促日后不重犯错误。
四、自结
定期小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利再战。
一般是3天一“小结”,10天一“中结”,天一“大结”,百日一总结。
以百日为一期,把总结内容写成一篇小文章,作为训练口才的阶段性的归结。
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节节提高,不愁练不出好口才。
古今中外,很多口才家是运用“自说自话”训练法而大获成功的。
以雄辩著称的美国总林肯,青年时代常徒步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
用手势,如何慷慨激昂地作辩护。
返家途中,他常停下来步子,面对成行的大树、成片的大树桩、玉米,“自说自话”,或复述刚听到的律师的辩护词,或发表自己想妥的一篇腹稿,,这样,林肯练就了滔滔不绝、出口成章的雄辩之才。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口齿流利,擅长交谈。
但他在少年时代竟是个口吃患者。
课内答题,常会窘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说不出话。
后来,他除了常朗读诗文外,还独自一人对着镜子纠正口形和舌根部位;跑到山间,迎着狂风,高呼“有志者事竟成”,力争把这话一口气说完,不停顿,不口吃。
这种“自说自话”式的训练,使他的说话慢慢变得流畅了,最后成了一位口才出众的外交家、政治家。
我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萧楚女,原是茶馆跑堂,文化低,没口才。
为适应革命的需要,在担任师范学校老师期间,他每天清晨带一面镜子,到树木中,把镜子挂在树上,对着镜子大声讲课。
尽管面前没有一个学生,但他一本正经地“自说自话”,说眉飞色舞,边讲边看镜子,边检查自己的表情、动作。
发现有脱漏,立刻翻开课本查看并补讲。
结果他的口才大大提高,讲课爱受欢迎。
28岁就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教员,29岁担任了农民讲习所专职教员。
他那声情并茂的宣传鼓动,震憾了千万青年的心。
像这样的实例,还可举出很多,事实证明,“自说自话”训练法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如此明显地提高口才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自说自话”,锻炼了思维能力。
表面看,这种方法是练嘴,实际上是在练脑,是在训练思维能力。
1、训练思维的清晰性
说话,要有条有理,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
任何讲话,都要一句句、一段段,有步骤地说出来。
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习作者:“想清楚然后写”,“谁都可以问一问自己,平时写东西是不是非曲直想清楚然后写的?要是回答说不,那么,写不好文章的原因之一就在这里了(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往后就得自己努力,养成这个好习惯。
”说话,也与此同理,想不清楚必然说得糊涂。
“自说自话”就是在以学习性“说”,训练自己把问题的层次、重点等,一步一步想清楚,想透彻,使思维变得清晰。
那一世范文网
2、训练思维的的灵敏性
把想到的内容用言语说出来,即由内部语言转为外部语言,这里有一个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的功夫。
这即要有对词汇、句式等语言的熟练使用的能力,又要有灵敏的思维,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迅速准确地驾驭语言。
“自说自话”,是通过多次练习,训练思维的灵敏性。
思维灵敏了,口头表达能力自然提高了。
3、训练思维的适应性
说话,要有听众。
听众会有不同反应。
很多演讲者怯场,是缺乏在大庭广众之间说话的适应能力,缺乏面对许多人讲话的临场经验。
“自说自话”训练法中,常把室内的各种摆设或自然界的草木山水等模拟为听众。
经过多次模拟练习,适应听众、临场不慌的能力就逐步增强,使自己在种场合都能镇定自若地思维,自然而然地说话。
口才靠练不靠天。
有志提高口才的朋友们,不妨来一番“自说自话”。
百日之后,别人都会刮目而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