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摘要】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
因此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做好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倾斜及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也不断地跃上新的台阶。
质量就是生命,也是现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因此,建筑工程质量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
一、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工程分项多、工程庞大、条件多变、原材料有多样性以及生产周期长,其实施过程具有: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协作关系复杂等技术经济特征,故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1)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
项目建设过程就是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多。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必
然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质条件、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方法、管理、工人技术水平诸项因素,均会造成工程项目质量变异或事故。
(3)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波动性大。
由于条件多变及施工材料的特性,使其生产过程不易控制,生产活动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故工程项目质量水平很容易产生波动。
(4)影响工程项目质量隐患多。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和隐蔽工程多,只有严格控制每个工序和中间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其最终产品质量。
(5)工程项目质量评定难度大。
工程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开来检查其内在质量,如若在项目完工后再来检查,又只能看其表面,这样很难正确判断其质量好坏。
因此项目质量评定和检查,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否则就会产生项目质量隐患。
二、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
1、设计交底会制度
首先,在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召开设计交底会议,通知甲方邀请图纸设计人员参加,由设计人员将其设计意图、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设计交底;然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专业工长、施工员等人员向设计人员进行咨询和提问,设计人员负责答疑。
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并将成果整理打印出来各方会签后执行。
施工管理人员应提前熟悉整套图纸,争取在第一次设计交底会议上把所有疑问全部解决。
如果因各种原因,一次交底会未能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实际需要再次举行设计交底会议,直至问题全部解决为止。
2、技术交底制度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研究设计图纸意图,并向各专业工长(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
交底重点着重于工程技术上高、深、难、新的施工技术以及操作要求和特别应注意的事项。
各专业工长(施工员)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交底后,应进行消化并能掌握设计意图和技术要点后,再向承担分项施工的专业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务必使接受交底人能够理解和掌握该分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及质量验收标准等。
接受交底人均应在书面交底上签名。
各专业班组长经过专业工长(施工员)的技术交底后,应进行消化并要求熟透设计意图和技术要领,以及质量验收标准等;然后,由班组长向全体班组成员再作详尽的技术交底,务必使员工全面掌握技术操作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3、质量挂牌制度
各工种班组负责对各自的作业区域(施工段)进行挂牌,实行质量明示、质量对比的劳动竞赛活动,以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以最快速度挖掘员工的质量潜力。
主体分部的各分项工程质量挂牌分解落实到责任人。
每根柱子的浇筑混凝土,每一堵墙的砌筑,每一面墙壁的粉刷都要分解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
对各班
组的劳动成果,应及时进行统计和评比,严格执行“班组工人未位淘汰制”。
由于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返工损失和费用,均有责任人承担项目经理部的材料损失费和工期延误费。
4、“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自检: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分包单位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互检: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分包单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
专检: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邀请总包单位专职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施工材料的控制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设定专门的材料管理岗位,由专业的人员负责按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申请材料分阶段使用计划。
负责落实材料半成品的外加工定货,明确质量要求和供应时间。
负责对进场所有物资进行验证,并对物资数量和外观质量进行检验。
对必须检验和试验的材料,通知试验人员抽样送检。
做好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标识,并随时检查,保护标识。
负责物资的堆码,贮存,保
管和发放工作。
负责现场周转材料,工具的使用管理工作。
负责依据上级材料管理规定拟定现场材料使用细则,尽量合理利用资金,降低库存和无形损耗,负责按施工进度、部位确定材料领用额。
对现场材料台帐应做到齐全,进料有凭证,发料有依据,帐实相符,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做出现场材料成本分析,对超耗及节约材料的部位应重点总结。
2、施工过程和产品控制
施工过程的结果是产品,产品的质量通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得到保障。
对产品及其实现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和过程满足规定的要求,争取顾客的满意是施工过程控制的目的。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证明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同时产品质量状况也证明了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质量管理各个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通过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质量和安全检查、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等各种方式进行。
3、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隐蔽工程是指将被下一道工序或其他分项工程掩埋覆盖而无法直接检查的工程项目。
房屋建筑工程隐蔽工程有基坑验槽记录、防水基层及防水工程隐蔽验收、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混凝土工程隐蔽验收、水电预埋管道工程隐蔽验收等。
这就要做到基槽标高、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基底土层密实度、地基耐压力值满足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
防水材料的材质、施工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防水基层必须牢固,
表面洁净,阴阳角处呈圆弧形;细部节点处理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现象,24小时闭水试验无渗漏。
钢筋原材料必须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率等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钢筋绑扎网片、骨架的位置、尺寸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各构件钢筋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如水泥、水、粗细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的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标高位置等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混凝土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结构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表面无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等缺陷。
管材材质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线管、套管、线盒等位置、标高、数量、坡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总结
只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建筑质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证。
但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监督管理人员在树立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外,监督管理人员还要认真总结在工程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加有效地推进建筑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明,王鑫云.探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9)
[2] 郭和钦.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科学管理分析[j].科技资讯. 2010(06)
[3] 张妍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