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一 •选择题(30分)1. (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a 2 4B. 40C . .642. (3分)下列各个运算中,能合并成一个根式的是( A. 12 - 2 B.,18 - .8C. ,8a 2 + .2a D . x 2y+xy 23.(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 2, 4),点B 在直线OA 上,且OA=2OB 则点B 的坐标是( )A . (- 1, 2) B. (1 , - 2) C. (- 4, 8) D . (- 1, 2)或(1 , - 2) 4. (3分)一组数据为1, 5, 3, 4, 5, 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分为( )A . 4, 5B . 5, 4.5C . 5, 4D . 3, 25. (3分)小聪在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 A 和B 为圆心, 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 C 、D ,则直线CD 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 可知四边形ADBC 一定是( )A .矩形B .菱形C.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k6. (3分)若反比例函数y=k 的图象经过点(-1, 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x ( )11A . (- 2,- 1)B •(- 1 , 2)C. (2,- 1) D . (1 , 2)2 27.(3分)化简:a 、. -的结果是( )¥ a A . B. ■. aC .-丿-aD .- ■. a8.(3分)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 2, 3, 4B . 7, 24, 25C . 6, 8, 10D . 9, 12, 159. (3分)如图,在厶MBN 中,BM=6 ,点A 、C 、D 分别在 MB 、NB MN 上,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 NDC=Z MDA ,则?ABCD 的周长是())D . : 1\ 2)A. 24B. 18C. 16D. 1210. (3分)为了从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选派两位选手参加数学竞赛,老师对他们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他们的平均分均为85分,且S甲2=100、S乙2=110、S丙2=120、S丁2=90.根据统计结果,派去参加竞赛的两位同学是()A.甲、乙B.甲、丙C.甲、丁D.乙、丙二■填空题(24分)11. (4分)若实数a、b满足b二三二,则a+b的值为a十112. (4分)河堤横断面如图,堤高BC=5m迎水斜坡AB的长为10m,则AC= ______ m,斜坡AB的坡比i= _______ .13. (4分)已知关于x的函数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②当X V2时,对应的函数值y v0;③当x v2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你认为符合要求的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答案不唯一).14. (4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 AC=8, BD=6,则边AB的长为________ .15. (4 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 BC, AB丄BC, AD=2, AB=3, BC=4 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观察下列等式:32+42=52; 52+122=132;72+242=252; 92+402=412…按照这样的规律,第七个等式是:.三、(18分)17. (6分)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点A (0, 2-扃),B (1, 4-后),C( c,c+4).(1)求c;(2)求a2+b2+C - ab- ac- bc 的值.18. (6 分)女口图所示,有一块地,已知AD=4米, CD=3米,/ ADC=90, AB=13米, BC=12 米,则这块地的面积.19. (6分)如图所示,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 求CE的长?四、(21分)20. (7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 AD / BC, M、N分别是AD BC的中点,E、F分1.别是BM 、CM 中点.(1) 求证:四边形MENF 是菱形;(2) 若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请探索等腰梯形 ABCD 的高和底边BC 的数量关系,并 证明你的结论.21. (7分)某校部分住校生,放学后到学校锅炉房打水,每人接水 2升,他们先同时打 开两个放水笼头,后来因故障关闭一个放水笼头.假设前后两人接水间隔时间忽略不计, 且不发生泼洒,锅炉内的余水量 y (升)与接水时间x (分)的函数图象如图. 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图中信息,请你写出一个结论; (2) 问前15位同学接水结束共需要几分钟?(3) 小敏说:今天我们寝室的8位同学去锅炉房连续接完水恰好用了 3分钟.”你说 可能吗?请说明理由. 22. 五. (27分)23. (9 分)化简: 届-[良-庇乎 + ( V 3-2 ) 0+J (1—Q .飞2恵24. (9分)已知:如图,矩形 ABCD 中,AE=DE BE 的延长线与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F ,求证:S 矩形 ABCL F S^BCF .25. (9分)在引体向上项目中,某校初三100名男生考试成绩如下列所示:成绩(单位:次)10 9 8 7 6 5 4 3 人数 302015 151252 1(1) 分别求这些男生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2) 规定8次以上(含8次)为优秀,这所学校男生此项目考试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019-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30 分)(7分)计算:(16 宁 3 x【分析】判定一个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个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解答】解:A、■, a2 4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B、40=2/0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C、,64 =8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 1 =子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分析】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12 - 2=2・、3 - 2,不能合并成一个根式,故本选项错误;B、d8 - . 8 =^. 2 - 2、2 = •、2,故本选项正确;C、.8a2 .2^2^ 2 2a,不能合并成一个根式,故本选项错误;D、.. x2y ■ xy2 =x・.. y ,不能合并成一个根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特点,将点代入解析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设直线OA解析式为:y=kx,把点 A (- 2,4)代入y=kx,可得:4=- 2k,解得:k=- 2,•••点B在直线OA上,且0A=20B所以点B的坐标为(-1 , 2)或(12), 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问题,关键是设直线0A解析式进行解答.4.【分析】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 3, 4, 5, 5, 6, 则众数为:5,中位数为: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5.【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得出四边形ADBC四边的关系进而得出四边形一定是菱形1【解答】解:•••分别以A和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D,2••• AC=AD=BD=B,•••四边形ADBC一定是菱形,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四边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分析】将(-1, 2)代入y=-即可求出k的值,再根据k=xy解答即可.x【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 2),xk=- 1 X2=-2,只需把所给点的横纵坐标相乘,结果是- 2的,就在此函数图象上;四个选项中只有C: 2X(- 1)=-2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要点在函数的图象上,贝「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反之,只要满足函数解析式就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7.【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a的符号,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 v 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得出a的符号是解题关键.8.【分析】分别把选项中的三边平方后,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判断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22+32工42,A 2, 3, 4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t72+242=252,二7, 24,2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T 62+82=102,「. 6, 8,1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t92+122=152,.・.9,12,1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9.【分析】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 DC, AD// BN,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N=Z ADM,/ M=Z NDC,再由/ NDC=Z MDA,可得/ N=Z NDC, / M=Z MDA,Z M= / N,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CN=DC AD=MA, NB=MB,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BC DC=AB AB // DC, AD // BN,•••/ N=/ ADM,/ M= / NDC,v/ NDC=Z MDA,•••/ N=/ NDC,/ M=/ MDA, / M=/N,••• CN=DC AD=MA, NB=MB,•••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BM+BN=6^6=1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10.【分析】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方差越小,波动越小.选派方差较小的两位.【解答】解:从四个方差看,甲,丁的方差在四个同学中是较小的,方差小成绩发挥稳定,所以应选他们两人去参加比赛.故选:C.【点评】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方差越小,波动越小.二■填空题(24分)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关系中主要有二次根式和分式两部分.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 【解答】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可知:a2- 1>0且1-a2>0, 解得a2=1,即a=± 1,又0做除数无意义,所以a+1工0,故a=1,b=0,所以a+b=1.【点评】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 (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当字母在分母中时,时还要考虑分母不等于零.12.【分析】AC的长可根据勾股定理来解答;在求出AC后,坡度比就可以用垂直高度:水平距离来解答.【解答】解:在Rt A ABC中,AC=.102 -52 =5 3 ;斜坡AB 的坡比i=BC: AC=5: 5 3=1: 3 .【点评】本题考查坡度的定义与应用: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I的比叫做坡度,又称坡比.13.【分析】此函数可以是一次函数y=kx+b, (k>0, b v 0);也可为二次函数y=a*+bx+c,(a v0, b>0, c v0).【解答】解:•••经过点(2, 0)顶点的横坐标〉或等于2且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解析式都是符合题意的,二我们可以写出一个函数是y=-( x- 2) 2=- X2+4X-4.(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函数图形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对考查学生所学函数的深入理解、掌握程度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此题若想答对需要满足所有条件,如果学生没有注意某一个条件就容易错.本题的结论是不唯一的,其解答思路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4.【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解答】解: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0A=4, 0B=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对角线的性质,综合利用了勾股定理.15.1【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得:-x( 2+4)X 3=9.21 1【解答】解:S 梯形ABCD=— (AD+BC) ?AB二—X( 2+4)X 3=9.2 2【点评】考查了梯形的面积公式.16.【分析】通过观察可知,所列出的算式都符合勾股定理公式.再观察数字的规律可得:第一个加数的底数是从3开始的奇数,第二个加数的底数是依次加:8、12、16、20、24、28 ,则第七个等式的第一个加数的底数是15 ,第二个加数的底数是40+20+24+28=112. 【解答】解:第七个等式是152+1122=1132.【点评】此题考查的其实是一些常用的勾股数.通过分析各等式,找出规律,是此题的关键.19.三、(18分)17.【分析】(1)首先根据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中a ,b 的值,再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确定c ;(2)知道a ,b ,c 的值可以求题目代数式的值了,不过要考虑用简单方法.【解答】解:(1)v 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经过点A (0,2-^3 ),B (1, 4- ^3 ), a = 2 b=2—' y=2x+2 - . 3,又•点 C (c , c+4)在直线 y=2x+2 - •.. 3 上,•- c+4=2c+2 — -.3 得 c=2、3 .(2)v a 2+b 2+c 2 — ab — ac- bc=- [ (a — b ) 2+ (b — c ) 2+ (a- c ) 2], 2=-[(2 -2+ .3 ) 2+ (2 - ..3 - 2 - .3 ) 2+ (2 -2 - .、3 ) 2] =9.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用函数解析式解决 题目的问题.18.【分析】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AC,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厶 ABC 是直 角三角形,那么△ ABC 的面积减去△ ACD 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AC.在厶ACD 中AD=4米, CD=3米,/ ADC=90,• AC=5 米,又••• AC 2+BC 2=52+122=132=A B ?,• △ ABC 是直角三角形,1 1•这块地的面积=△ ABC 的面积-△ ACD 的面积=—X 5 X 12- — X 3X 4=24 (平方米).2 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得到△ 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 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先在Rt A ABF 中求出BF,进而得出FC 的长,然后设CE=x “2 一"3「,解得丿a +b =4 —^3EF=8- x,从而在Rt A CFE中应用勾股定理可解出x的值,即能得出CE的长度.【解答】解:由翻折的性质可得:AD=AF=BC=10在Rt A ABF 中可得:BF= AF2- AB2 =6,••• FC=B G BF=4,设CE=x EF=DE二& x,则在Rt A ECF中,E F=E C+C氏即卩x2+16= (8- x)2,解可得x=3,故CE=3cm【点评】本题通过折叠变换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首先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到一些相等的线段,然后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四、(21分)20.【分析】(1)根据等腰梯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求出四边形四边相等即可;(2)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解答.【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AB=CD / A=Z D.••• M为AD的中点,••• AM=DM. (2 分)•••△ABM^A DCM. (1 分)••• BM=CM. (1 分)••• E、F、N分别是MB、CM、BC的中点,••• EN FN分别为△ BMC的中位线,1 1二EN—MC, FN=—MB,2 2厂 1 1且ME=BE—MB, MF=FC=MC.2 2EN=FN=FM=EM•••四边形ENFM是菱形.(1分)(2)解:结论:等腰梯形ABCD的高是底边BC的一半.理由:连接MN,••• BM=CM, BN=CN••• MN 丄BC.••• MN是梯形ABCD的高.(2分)又•••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 EMF=90 ,•••△ BMC为直角三角形.又••• N是BC的中点,1二MN= —BC. (1 分)2即等腰梯形ABCD的高是底边BC的一半.【点评】本题比较复杂,涉及面较广,需要同学们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运用能力.21.【分析】(1)锅炉内原有水96升;接水2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80升;接水4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72 升; 2分钟前的水流量为每分钟8升等;(2)本题考查的是分段函数的有关知识.分为当OWxw2时以及x>2时的函数解析式;(3)可能.分两种情况解答:1小敏一开始接水;2.小敏在若干位同学接完水后开始接水. 【解答】解:(1)锅炉内原有水96升;接水2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80升;接水4分钟后,锅炉内的余水量为72升;2分钟前的水流量为每分钟8升等.(2)当0 w x< 2时,设函数解析式为y=k1x+b1,-■. 96把x=0,y=96和x=2,y=80代入得:丿邱严=80解得小一8b =96二y=- 8x+96 (0< x< 2).当x> 2时,设函数解析式为y=k2x+b2,广把x=2,y=80 和x=4,y=72 代入得:丿80 2" »2j72 = 4k2+b2••• y=- 4x+88 (x>2).因为前15位同学接完水时余水量为96 - 15X 2=66 (升),所以66=- 4x+88, x=5.5.答:前15位同学接完水需5.5分钟.(3)①若小敏他们是一开始接水的,则接水时间为8 X 2-8=2分.即8位同学接完水,只需要2分钟,与接水时间恰好3分钟不符.②若小敏他们是在若干位同学接完水后开始接水的,设8位同学从t分钟开始接水.当O v t < 2时,则8 (2 - t) +4[3-( 2- t) ]=8X 2,16-8t+4+4t=16,•t=1 (分).•( 2-t) +[3-(2-t) ]=3 (分),符合.当t > 2时,则8X 2-4=4分.即8位同学接完水,需4分钟,与接水时间恰好3分钟不符.所以小敏说法是可能的,即从1分钟开始8位同学连续接完水恰好用了3分钟.【点评】命题立意:考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图象、性质、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2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8 x - 2 , x )* 3 x=2【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本题属于基础题型.五.(27分)【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零指数幕的意义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然23.后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3、2 - 土? -( 1+2 ) +1+.. 2 - 12=3血-班-1 -y ^2+1 + 42 - 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 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 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4.【分析】由于/ BAE=Z FDE=90, AE=DE / AEB=Z DEF? △ BAE ^A FDE 即有 S RfBAE =5t △ FDE, 由于 S A FBC =S L FDE +S 四边形 BCDE S 矩形 ABCD F S X BAE +S 四边形 BCDE 故有S 矩形 ABCD =S A BCF -【解答】证明:如图,在Rt A BAE 和Rt A FDE 中,vZ BAE=Z FDE=90, (1 分)AE=DE (2 分)Z AEB=/ DEF ,(3 分)•••△ BAE ^A FDE (4 分)二 S BAE =S^ FDE ( 5 分)v S FB C=S FDE +S 四边形BCDE (6分)S 矩形 ABCD =S BAE +S 四边形 BCDE (7 分)二 S 矩形 ABC D =S\ BCF . (8 分)【点评】本题利用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25.【分析】(1)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 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2)优秀率=优秀的人数十参加考试的总人数.【解答】解:(1) 10次的有30人,人数最多,故10次为众数;= 3^22 1.第50、51人的次数分别为9次、8次,中位数为(9+8)十2=8.5次;第13页平均数为(30X 10+20 X 9+15 X 8+15 X 7+12 X 6+5 X 5+2X 4+1 X 3)十100=8.13次. ( 2)规定成绩在8 次(含8 次)为优秀,这些男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为: ( 30+20+15)-100=65% 【点评】本题是统计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及优秀率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需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