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0

*********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一级评估)*********有限公司2011年9月*********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一级评估)项目负责:技术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总经理:提交报告单位:*********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提交报告时间:2011年9月目录1 前言 (1)1.1 任务由来 (1)1.2 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1)1.3 评估工作的依据 (2)2 评估工作概述 (3)2.1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3)2.2 以往工作程度 (4)2.3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8)3 地质环境条件 (10)3.1 气象、水文 (10)3.2 地形、地貌 (10)3.3 地层岩性 (11)3.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1)3.5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2)3.6 水文地质条件 (15)3.7 岩溶发育特征 (16)3.8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小结 (16)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小结 (17)5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7)5.1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7)5.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2)5.3 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对附近村寨住户、道路、高压输电线路等的危害程度评估 (28)小结 (29)6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2)6.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32)6.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2)6.3 场地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估 (35)6.4 防治措施 (35)小结 (36)7 结论及建议 (37)7.1 结论 (37)7.2 建议 (38)附件:1、资质单位资质证书1张2、项目委托书1张3、内部审查意见1张4、报告评审意见书1张5、评审专家组名单1张6、评审专家资格证书5张附图1 前言1.1 任务由来为了加快金阳新区的发展,*********经济与发展局拟在金阳新区金华镇三铺村修建“*********”工程。

一号路二期道路工程是该工业园区的附属工程。

为避免拟建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拟建项目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依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经济与发展局特委托*********有限公司对该拟建道路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2 评估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1.2.1 评估工作的目的为了使*********工程在建设中和建成后正常运行,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拟建工程的危害,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1.2.2 评估工作的任务1、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范围、特征、规模、形成因素及其危害对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对拟建项目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危害程度进行预测评估。

3、根据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对场地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与建议。

1.2.3 评估工作的要求1、对评估范围内分布的各种地质灾害进行逐一调查,基本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现状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分布、主要引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2、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

3、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充分考虑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拟建道路不同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原则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

综合评估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

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防治难易程度和防治效益,对该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为该项目建设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4、提交按国土资源部有关评审规定、并由专家评审组通过的《*********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及相关图件。

5、该道路工程的施工临建区、施工道路、土石料场、弃渣场等位置尚未设计确定;拟建*********工程的其余规划道路和规划路口尚未设计确定或已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不属于本次评估任务内容。

1.3 评估工作的依据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24日)。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25日)。

3、《*********工程立项文件》(*********经济与发展局)5、《*********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经济与发展局)2 评估工作概述2.1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2.1.1 工程规划概况2.1.1.1 拟建工程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工程位于金阳新区金华镇,为*********的附属工程,整条道路总长4161.666m。

由于该道路工程部分地段已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本次仅对里程桩号K0+000~K1+040.68段进行评估。

本次评估路线起点位于金华镇三铺小学南侧(K0+000),地理坐标:东经106°33′40″,北纬26°34′15″;止于大山脚西侧(K1+040.68),地理坐标:东经106°33′03″,北纬26°34′09″;全长1040.68m。

沿途居民多,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2-1)图2-1 评估区交通示意图2.1.1.2 拟建工程概况:拟建*********工程整条道路总长4161.666m。

本次评估线路长度1040.68m,起点位于金华镇三铺小学南侧,起点桩号K0+000坐标X=2940935.3523,Y=36356624.9417;终点止于大山脚西侧,终点桩号K1+040.68,坐标X=2940777.3722,Y=36355615.7518。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25米,车行道宽度19米,设计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道路等级为城市I级主干道,项目总投资42476.36万元。

其建设包括以下方面:1、道路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挡墙、人行道建设。

2、桥涵工程包括:主要是排水涵洞工程。

3、管网工程包括:燃气工程、电力通信管网、排水、给水系统(其中排水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及交通等附属设施建设。

4、绿化工程包括:行道树等景观建设。

5、照明:包括绿化带设置双叉路灯,在人行道设置庭园灯。

2.1.2 工程建设征地范围拟建*********工程位于金阳新区金华镇,道路全长4161.666m,拟征用土地面积436.97亩;本次评估线路长度1040.68m(K0+000~K1+040.68),拟征用土地面积40.79亩(坐标见表2-2)。

2.2 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曾进行过不同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区域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工作成果如下:1、《*********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2、《*********市缺水区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1:5万);3、《*********市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10万);4、《*********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5、《*********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6、1/50万贵州省区域地质志。

7、贵州省水文地质志。

本次评估部分借鉴了上述地质资料。

2.3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2.3.1 工作方法1、资料收集本次评估以国土资源部[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为技术标准。

*********有限公司接受评估委托后即成立评估项目组,充分收集了与本项目相关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气象水文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编制了评估大纲以指导整个评估工作。

2、野外调查野外调查工作分两个大组进行,分别从北、南两端沿线进行调查,采用1:1000地形图作底图,确定评估范围,利用遥感资料等手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工作。

对拟建工程建设场区进行纵横穿越调查,调查范围以拟建工程至分水岭或局部分水岭地带,主要查明评估区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岩土体工程类型、水文地质特征、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人为工程活动影响等。

调查中突出对地质灾害群发、易发地段和主要地质灾害以及高切、填路基段进行详细调查,查明已有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影响(诱发)因素、危害程度。

3、室内资料整理及编制报告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地质、遥感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编制拟建工程环境地质图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以图件的形式反映诸类地质灾害分布以及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工作程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提出该拟建工程在建设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评价建设场地的适宜性。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资料整理,编制图件过程中,充分采用数字化与计算机技术,以保证成果质量。

2.3.2 完成的工作量项目组从2011年8月15日至9月15日完成了本次评估工作,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2-1。

本项目评估工作于2011年8月中旬进行准备、搜集资料并进行野外调查,8月下旬至9月上旬做室内资料整理、编制图表、编写报告,9月中旬打印、装订评估报告书,送专家组评审。

按专家组必须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正式报告。

此间参加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6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5人,完成工作量见表2—1。

表2-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表2-2 征地范围拐点坐标72.4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2.4.1 评估范围的确定本拟建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按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种类及分布状况,确定评估区范围在征地范围基础上适度外推150-200 m至第一斜坡带地表分水岭及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

评估区面积约0.653Km2。

2.4.2 评估级别的确定1、建设项目重要性:拟建*********工程作为*********的附属工程,属国家立项的Ⅰ级城市主干道,其建设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进程的需要,同时也肩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

项目占地面积约436.97亩,总投资42476.36万元人民币,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该项目类型属重要建设项目。

(见表2-3评估区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估区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复杂;地质构造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总体较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