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教材第二课知识点

高一政治教材第二课知识点

第二课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
1、社会生产的三大产业及其作用 (A)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
务活动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又被称作为广义的服务业。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A)
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2)取得劳动报酬(3)休息休假(4)获得劳动保护(5)接受职业培训(6)享受社会保险后福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8)依
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
两者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3、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B)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1)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高新技术的运用,大幅度提
高了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1)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答复上升,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导力量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4、劳动者依法维权的基本途径(B)
首先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的一种法定的用工制度。

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争议主要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基础:自愿、平等;地位:协商是劳动争议处理的一种选择程序,不是
必经程序。

调解:不具有法律效力;地位:是法定程序,但不是必经程序
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方式:公断与裁决,一裁终裁;
地位:处理劳动争议最重要的环节,是法定的必经程序
诉讼:最终程序。

前提: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使用的时限:收到仲裁决议书15天内
5、正确对待择业、就业和创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误区:一是过分看中单位名气,二是过分追求经济待遇
如何正确择业:
①既要考虑个人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②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考虑未来发展空间
③既要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又要考虑自身主观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