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视频》教学设计
韶关市一中蓝雪雄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五章第三节中的知识点。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Windows XP自带的简易视频处理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进行视频合成的技术。
选择该软件的原因是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视频信息的处理,所以选择简单的软件着手,以“精彩亚运”为主题制作简单视频,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使用该软件制作视频的不足之处,自行寻找学习其他功能更强大的软件。
所以本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运用多媒体处理工具,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出个人理念和设想。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软件使用方法。
但也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所以,除了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外,还要考虑差生的需求。
Windows Movie Maker是一款简易的视频处理软件,操作简单,只需要通过点击几次鼠标就能完成作品,作为制作视频的入门课程非常合适,能快速的达成目标,引起学生对制作视频的兴趣。
当然为了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制作的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视频资源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造力的发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软件剪切视频
2、掌握如何导入视频、图片、声音
3、利用软件编辑、合成视频并导出。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视频编辑软件通用的使用方法。
1.
2、通过学习本课,了解制作视频的基本流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体验制作作品的过程和完成作品的成功感,争强信心,促进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以解决生活需求为引入,以任务驱动和分层教学的方式贯穿课程。
通过提供相关的学习指导、操作示范、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生的协作学习氛围以及合作能力。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在任务处理上提供了基本任务与进阶任务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流程:提出需求——提出解决方法——展示效果——引入新知识——使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示范知识要点,完成既定任务)即作品制作——查看学生作品中是否有自己探究出的知识——作品评价——知识延伸——小结
五、重难点分析
重点:
掌握制作视频的一般方法:导入素材—>连接素材—>合并生成。
难点:
在制作中使用过场效果,片头等特效。
六、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
1、多媒体课室
2、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
3、Moodle学习社区。
(用于师生互动的网站,集资源、教程、作业、评价等于
一体)
、一定数量的图片、短视频。
4.
七、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引入:日常生活中,会1、罗列各种可能的方引起兴趣,产生共鸣。
有很多喜欢的照片和视频法。
而视频中的各种过场效果,主要是为了激(如本次广州亚运会、、欣赏视频发学生好奇心,要把这些精彩的瞬等都聚集在一起,并配上乐,加上文字说明,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展示一段视频及制作视频用到的素材、提出视频制作、介绍本课需要用的学生初步探究该软件学生自行探索对软件印象更深刻件并尝试制作由于初次使用,大、要求学生自行摸索分学生都没有好的软件的使用方法(有法,从而让学生能么功能,如何使用挫折,提起学生学任务一:简单摸索软件的兴趣,有利于接并尝试使用来的授课。
.
1、介绍导入图片、视频、1、登陆moodle社区下通过最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能掌握制载所需素材。
声音的方法。
作视频的一般过程和2、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2、模仿操作。
方法。
体验成功制作制作。
(直接把图片、3、互相欣赏作品出作品的过程。
视频,拖动到创作窗4、归纳制作流程。
仅仅介绍制作视口),并生成视频。
视频最简单的方法,是频制作步骤:导入素材—>把制为了让学生自己探究作素材移动到制作栏—>保流软件中的其他(如,存视频
过渡效果)功能2、任务二:制作一秒以内的短片、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要求每小组自行选择、小组形式选出一让学生的作品代表本小组的作品个最有代表的作品并提有人欣赏,这是对作者最大的奖励,提交学习Moodl、登利于促进学生在制找到对应课程、小组一起按照评价参区过程中的积极性。
表对至个作品进行交作品了让其他同学能看价参照评、在提交后自己的才能而尽力评价其他提标准的
本课主要是以学生互评为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最后通过展示部分受好评或不被看好的作品,从作品中找到不足或借鉴之处,促进知识的再次提升。
评价参照:
1、能通过软件把多个素材制作成视频。
(50分)
2、能在其中添加片头或片尾。
(15分)
3、能在作品中使用过场特效、影片效果。
(15分)
4、作品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5分)
5、作品表达一定的想法和深意。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