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本课程制作了录像和录音教材,录象邀请专家教授对各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录音邀请专家教授对本课程的难点进行解析。

(三)网络课程

为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要求,满足自学需要,中央电大制作了《中国法制史》网络课程。

二、教学环节

(一) 自学

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证足够的时间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和指定参考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必修课,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 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历代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我国的现行法律。批判地吸收与借鉴我国历代法制中的精华,为建设具有中国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试行)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旅顺分校 教务处
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一、制定教学计划 二、备课 三、课堂教学 四、作业布置、批改及考核 五、考试与考查
一、制定教学计划
• 教学进度表 • 课程说明 • 教师介绍 • 教学大纲 • 实施方案
教学进度表
• 大连电大主页——教务管理——教学管
理——表格下载——2006秋季学期课程进 度计划表
• 中央电大主讲教师——吴丽娟
• 大连电大责任教师——王心凯
• 旅顺电大辅导教师——臧惠忠

本人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专业,
本科,现任职称副教授,主要讲授的课程
为《中国法制史》。
• 联系电话:86391704、13889551803
• E—mail:lsddzhz929@
教学大纲

教学系(章)
教学内容
夏朝、商朝、春秋战 国时期、两汉的法 律制度
汉朝的“亲亲相守匿” 原则
中国封建社会贵族阶 层有哪些特权
第一次、第二次形考 作业
教学地点 101 电子阅览室 101 101
备注
教务处(章)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课程说明
•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开设一学期 • 本课程是法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
中国封建社会贵族阶层 有哪些特权
2007年05 第一次、第二次 月24日 形成性考核作业
小组讨论 4 作业讲评 4
每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积极参加 讨论,将参加讨论的人员、地点、 讨论结果等进行认真记录并填写小 组活动记录表,也可以将本组的讨 论情况在课程讨论区中进行讨论。
学生要认真、独立完成第一次、 第二次形成性考核作业,认真 修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有困 难的问题可以随时发帖子或电 子邮件给老师。
汉朝“亲亲得相首 匿”原则以及对现 在和谐社会的影响
4 网上教学
自主学习建议
浏览旅顺平台的教学辅导中每一章 节的重点和难点、练习题,IP课件、 VCD光盘等。
浏览旅顺平台教学辅导中的经典案 例分析,参加网上教学讨论,发帖 子进行交流,也可以进入中央电大 和大连电大教学平台进行交流
2007年04 月12日
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形成有个大致的了解,批 判地吸收和借鉴历代法制中有益的东西,加深对 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打好法学历 史知识的基础。
•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夏朝的法律制度;商朝
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秦朝的 法律制度;两汉的法律制度;三国魏晋南北朝的 法律制度等
教师介绍
任课教师
07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臧惠忠
职称
副教授
层 次 本科
课程名称
中国法制史
班级及专业
07春法学本
学分 5
周序
日期

2007年03月08日

2007年03月11日

2007年04月12日

2007年05月24日
责任教师
时间 上午1—4节 下午5-8节
晚2节 晚3节
教学形式 面授辅导 网上教学 小组讨论 作业讲评
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提供历史依据;提高对我国法制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为学好各部门法学打好历史知识的基础;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
民族自信心。

(二) 要求

能够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历史上法制发展变革的原因;认识历代统治阶级如何利用法制为其统治服务,并总结其经验教训。认识学习本门

(二) 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是教学的重要方式,辅导教师要全面系统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通过讲解、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辅导课学习,以不少于课
程内容时数的三分之一为宜。

(三) 考试要求

1、 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

析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的能力。

2、 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按照不同层次大致可分为: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占

总数的25%,中等难度的试题占总数的50%,比较容易的试题占总数的25%。

3、 考试题型。在一份试卷中,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主观性试题,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共六种题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题应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重视提高理解与运用能力。试题兼顾各个历史时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程的意义,掌握学习方法。

三、课内学时分配

中国法制史课程5学分,一个学期的课程。课内学时90。

章节教 学 内 容课程时数 导论课程介绍2第一章夏朝的法律制度2第二章商朝的法律制度3第三章西周的法律制度7第四章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3第五章秦朝的法律制度8第
六章两汉的法律制度8第七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6第八章隋唐的法律制度12第九章宋元的法律制度7第十章明清的法律制度10第十一章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8第
各种类型的法制;兼顾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大体主观性试题占60%,客观性试题占40%左右。考试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线。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实施方案
• 教学内容安排
上课时 间
2007年03 月08日
学习内容
夏朝、商朝、春秋 战国、两汉的法律 制度
学习方式 学时
4 面授辅导
2007年03 月11日
十二章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3第十三章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6第十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5


第二部分 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一、主要的教学资源

(一)文字教材

文字主教材为《中国法制史》,蒲坚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同时还配置文字辅助教材。

(二)录音录象教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