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规律】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 Na2SO4+Al(OH)3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Na2S2O3+H2SO4 = Na2SO4 + S + SO2 +H2O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 CaCO3 ↓+ H2O2KOH + CO2 = K2CO3 + H2OK2CO3 +CO2 +H2O = 2KHCO3CaCO3+CO2 + H2O = Ca(HCO3)2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2Na2O2 + 2H2O =4NaOH +O22Na2O2 + 2CO2 =2Na2CO3 +O2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直接认为先是Na2O2和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和H2O的反应【例】:将16.8g的NaHCO3 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全部通过装有一定量的Na2O2的密闭容器后,充分反应,最后固体质量增加2.9g,求密闭容器内所装Na2O2的物质的量。
【练习】反应的优先顺序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为优先氧化或还原先律,既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同理还原性强的先反应;二为与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的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的运用,既弱酸的酸性越弱,越难电离,电离出的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能力越强,越优先反应。
主要考查的题型有图像型题目,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及化学计算等。
(一)常见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1、氧化性的强弱:HNO3>Ag+>Fe3+>Cu2+>Fe2+2、还原性的强弱:S2-> SO32- >I- > Fe2+ >Br-(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1、弱酸酸性强弱:CH3COOH>H2CO3>苯酚>HCO3->偏铝酸2、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强弱:CH3COO-<HCO3-<苯酚酸根<CO32-<偏铝酸根题型一:反应的优先顺序图像型题目中的运用审题要点即三看:一看起点,二看拐点,三看终点。
【一】氧化还原先后规律在图像题目中的运用例1.向含有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线段BC代表Cl- 数目的变化情况B.原混合溶液中c(FeBr2)=6mol/LC. 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 + 2I- + 2Cl2→ 2Fe3+ + I2 + 4 Cl-D.原溶液中n(Fe2+) :n(I-) :n(Br-)=2 :1 :3【答案】CD【巩固练习一】1.某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的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A.混合酸中NO-3物质的理为0.2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H2SO4浓度为5mol·L-12.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0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Fe(N03)3、Cu(NO3)2、HN0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1:3:1C.3:3:8D.1:1:4【巩固练习一答案】1.BC 2.D【二】、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在图像题目中的运用例2、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C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例2答案】1.C【巩固练习二】1.在l L含0.1 mol NaAlO2和0.1mol B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1 mol/L的H2SO4溶液,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反应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硫酸溶液体积之间关系的是2.向MgC12和A1C1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c 两点沉淀物成份相同,d 、e 两点沉淀物成份相同B .b 点溶液中c (Na +)= c (C1—)C .b-c 段与c-d 段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 .在d 点,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沉淀量将减少 3、.向含 l mol HCl 和l mol Mg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1mol/L 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 )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4.向NaOH 液中通入CO 2气体可得溶液M ,因CO 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 的组成也不同。
若向M 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 (CO 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 (HCl )的关系可以有如下图所示四种情况(忽略CO 2的溶解)。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M 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B .M 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C .(2)图显示M 中c (NaHCO 3)>c (Na 2CO 3)D .(4)图显示M 中c (NaHCO 3)>c (Na 2CO 3)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A B C D A.含0.01molKOH 和0.01mol Ca(OH)2 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 2B .KAl(SO 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C. n (O 2)=1mol 时,高温下C 和O 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OA <AB OA =AB OA>AB n(沉淀)/mol n(CO 2 )/mol m(沉淀)/g 20 0.5 1 n (CO 2) /mol NaHCO 3Na 2CO 3 0.5 1n (盐) /mol0 1 2 n (C) /mol CO 2 CO 1 2 n (产物) /mol物D.n(NaOH)=1mol时,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盐【巩固练习二答案】1.A 2.B 3.D 4.CD 5.C题型二、优先顺序在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中的运用例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Na+、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无色,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Na+ ③肯定含SO32-④可能含I-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答案】1.C例2、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分析,下列错误的是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pH(NaHCO3)B.a mol/L HCN溶液与b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C.2NaCN + H2O + CO2→2HCN + Na2CO3D.2CH3COOH+ Na2CO3→ 2 CH3COONa + H2O + CO2↑【答案】2.AC【巩固练习三】1、. 含有 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
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Cl-2.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lmol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A.铁溶解;析出0.01molAg和0.005molCuB.铁溶解,析出0.0lmolAg并放出H2C.铁溶解,析出0.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D.铁溶解,析出0.0l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2+3.已知相同浓度的碳酸中c(CO32-)比偏铝酸中的c(AlO2—)大得多,则下列推论中正确的()A.通入适量CO2于AlO2-溶液中,有CO32-生成B.含CO32-的溶液容易使Al(OH)3溶解变成AlO2-C.HCO3-只能Al3+反应而不能和A1O2—反应D.在水溶液中HCO3-不能与A1O2—大量共存4.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CH 3COOH HCN H 2CO 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l0-5 4.9×l0-10 K i1=4.3×l0-7 K i2=5.6×l0-11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 关系为:pH (NaCN )<pH (Na 2CO 3)< pH (CH 3COONa )B .a mol/LHCN 溶液与 b 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CN -),则b 一定大于aC .往冰醋酸中逐滴加水的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 .NaHCO 3和Na 2CO 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 c(H+)=c(OH -)+ c(HCO 3-) +2c(CO 32-)5. H 2CO 3和H 2S 在25℃时的电离常数如下:电离常数K i 1 K i 2 H 2CO 34.2×10-75.6×10-11 H 2S 5.7×10-8 1.2×10-15 则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A. NaHCO 3+NaHS →Na 2CO 3+H 2SB. H 2S +Na 2CO 3→NaHS +NaHCO 3C. Na 2S +H 2O +CO 2→NaHS +NaHCO 3D. H 2S +NaHCO 3→NaHS +H 2CO 36.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 、3NaHCO 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3(HCO )(ClO )(OH )c c c --->> B .3(ClO )(HCO )(H )c c c --+>> C .323(HClO)(ClO )(HCO )(H CO )c c c c --+=+ D .+3(Na )(H )(HCO )(ClO )(OH )c c c c c +---+=++ 【巩固练习三答案】1.B 2.C 3.AD 4.CD 5BC 6.A题型三、优先顺序在化学计算中的运用例1.已知还原性Fe>Cu>F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