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分析讲解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分析讲解
解决措施: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 东省实施细则》5.0.1条第3小点,要求采用综合 价法进行节能设计的,屋面的热工性能仍应满足 第4章要求,即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屋面的K值 ≤1.0,D值≥2.5;或K值≤0.5。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1. 对于清华斯维尔软件公共建筑的标准选用或能 耗种类选择不正确。 解决措施: 标准选用:一般选广东公建2007夏热冬暖.std, 若选其它表几的标准,软件将不进行权衡判断。 能耗种类应选耗冷耗热量。
缺少梁部分信息
解决措施: 1. 正确的将剪力墙、柱子设置为热桥 2. 在软件中选中外墙,在属性窗口中设置梁的 高度和构造做法。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3. 计算外墙、屋 面和挑空楼板 的传热系数时 出现修正后的 计算结果。
解决措施: 1. 在软件构造做法表中重新选中“自动计算” 栏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4. 计算书中屋面、 外墙构造做法名 称与实际构造做 法不对应。
常见重大变更
4.东、西向建筑外墙保温做法由外保温改为内保温 做法,或由内保温做法改为外保温做法的; 5.居住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变小的。
设计单位出具修改设计文件(注明属重大 变更),重新委托原审查机构审查并办理 施工图设计文件变更审查备案
节能设计一般变更与重大变更
由于送检材料热工参数与设计值不符引起的变更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2. 商住楼裙楼屋面构造面积错误。
解决措施: 把塔楼轮廓线建出来,转为屋面,其特性-热工: 修改边界条件-绝热。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3. 裙楼的玻璃雨棚为透光材料,不应设为 外挑遮阳板。 解决措施: 忽略该处遮阳。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4.蒸压或烧结粉煤灰砖的导系数取值错误。
解决措施: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密度不应相矛盾,即 密度很大,导热系数很小,在缺乏资料的 情况下,建议由密度参考公建实施细则附 录G的表格,节能专篇特别注明材料的密度。
解决措施: 1.在构造做法表和节能说明专篇外墙热工性能 栏中注明保温做法使用的朝向及填充墙或热桥部 位。特别是东西向热桥或填充墙,或者不同朝向 或部位采用不同的保温做法更应详细注明。
图纸问题
8. 节能验收规范对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 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提 出应符合设计要求,但设计文件中缺少。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8. 东西向宽度大于1m的剪力墙应有隔热措施并在计 算书中进行隔热验算。 解决措施: 将剪力墙设为外墙形式,其构造做法出现在软 件构造做法表中外墙栏。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9. 计算书中未注明外窗和幕墙气密性等级。
解决措施: 在计算书中补充注明。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0. 居住建筑屋面热工性能不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
暖通专业常见问题
3. 空调冷负荷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计算,计算采用 的建筑围护结构参数,应与建筑节能计算取值 一致,计算结果应分系统汇总。
4. 设有空调采暖系统时,应计算热水的输送能效比, 并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3.27条 的规定。
暖通专业常见问题
5. 选用多联空调机组时,应采用《多联式空调(热
图纸问题
1. 外墙保温做法未在构造做法表中注明。
解决措施: 在构造做法表中注明外保温或内保温 做法,并应有相应的防开裂和脱落措施。
图纸问题
2. 凸窗顶板和挑空楼板节能做法未在图纸中注明。
解决措施: 补充注明。
图纸问题
3. 构造做法中倒置式屋面隔热材料厚度填写不正确。
解决措施: 根据JGJ230-2010的5.2.5条要求倒置式屋面隔 热材料设计厚度应比计算厚度大25%。 构造做法表中厚度为设计厚度,另应在节能说 明专篇屋面热工性能栏注明设计厚度和计算厚度。
建筑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2013年1月10日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 模型中阳台门未正确设置,未参与窗墙面
积比计算,导致窗墙面积比偏小
解决措施: 在软件中选中阳台门用“门改窗”命令 将其设置为“透光门”。建议模型建完后 用“模型观察”命令查看所建建筑是否与 图纸一致。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2. 外墙梁和柱子未在模型中正确设置,导致计算外 墙平均传热系数时缺少梁部分或热桥面积比例偏小。
解决措施: 对于不同朝向或楼层外窗采用不同的玻璃材料 应在门窗表中按窗编号详细注明玻璃材料。
图纸问题
11. 节能专篇部分数据与计算书符。
解决措施: 每次的模型修改,计算书数据有变化时,节 能专篇的相关数据应修改。
节能设计一般变更与重大变更
常见一般变更内容(即未降低节能性能):
1.保温材料厚度比原设计增加的。 2.补充注明外窗、幕墙玻璃的遮蔽系数Se,且外窗 遮阳系数Sc与玻璃的遮蔽系数Se比值 Sc/Se=0.85~1.0(属于规范允许范围的变化)范 围内时; 3.修改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但修改后玻璃可见光 透射比在0.40~1.0,依旧满足规范要求时(可见 光透射比大于等于0.4时均满足规范要求);
节能设计一般变更与重大变更
常见重大变更
1.修改幕墙或窗尺寸(变大或变小),建筑立面发 生变化,使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变化的; 2.施工图上玻璃幕墙或外窗内侧有填充墙,取消填 充墙时,使各朝向外墙窗墙比变化的;
3.玻璃材料种类、外墙材料种类、屋面隔热材料种 类、公共建筑外窗窗框材料种类改变的;
节能设计一般变更与重大变更
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作为设计依据,机组的综合性能系 数[IPLV(C)]应符合该标准之附录A的规定。 6. 设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主要房间,应设置机 械送风系统来满足新风需求,且风量应符合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3.0.6条规定。
谢 谢!
解决措施: 1. 屋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值应不小于0.7, 采用热反射隔热涂料的屋面吸收系数应为修正后 的数值。 2. 外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为根据立面颜色和材 质按面积进行加权平均值。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7. 外窗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过率取值不 合理。 解决措施: 外窗材料取值应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广东省实施细则》附表H.0.1-3和表H.0.2。特别 是热反射镀膜玻璃的遮阳系数和可见光透过率需 对应合理。计算书中可见光透射比应与图纸一致。
暖通专业常见问题
1. 空调风管的保温材料及厚度应符合《<公共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5.3.29条的规 定,即送风温度≥15℃的空调风管,保温材料 最小热阻为0.74m2· K/W,离心玻璃棉的最小参考 厚度为30mm,柔性泡沫橡塑的最小参考厚度为 25mm。
暖通专业常见问题
2. 空调水管的绝热材料与厚度应符合《<公共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附录C的规 定,即5℃≤管内介质温度≤60℃的单冷或冷热 合用管道,1)采用离心玻璃棉时,厚度为: DN15~DN25时,40mm;DN32~DN100时,50mm; DN125~DN350时,65mm;≥DN400时,75mm;2) 采用柔性泡沫橡塑时,厚度为:DN15~DN25时, 25mm;DN32~DN100时,32mm;DN125~DN350时, 44mm;≥DN400时,50mm.
图纸问题
4. 节能说明专篇设计依据和参数汇总表内气密性标 准名称不正确。
解决措施: 将气密性标准修改为《建筑外门窗气密,水 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相应的气密性等级4级相当于原标准的3 级,6级相当于原标准的4级。
图纸问题
5. 门窗热工性能栏中未注明玻璃的遮阳系数和 可见光透过率。 6. 未注明玻璃规格。
解决措施: 在节能说明专篇外墙热工性能栏和屋面热工性 能栏注明保温隔热材料的上述要求与设计说明不一致。
解决措施: 将节能说明专篇和计算书中的“建筑面积、建 筑层数、建筑高度”改为“节能计算面积、节能 计算层数、节能计算高度”。
图纸问题
10. 门窗表中未详细注明玻璃材料。
图纸问题
解决措施: 1. 在门窗热工性能表中补充一栏“玻璃遮阳系数”, 窗玻璃遮阳系数=窗遮阳系数/0.85,幕墙玻璃 遮阳系数=窗遮阳系数/0.9。 2. 注明单层玻璃的厚度,中空玻璃应注明空气层厚 度,如6low-e+12A+6。 3. 两类以上外窗应注明使用位置。
图纸问题
7. 未注明外墙保温材料使用位置。
解决措施: 1. 确保构造做法主要材料名称、保温层位置与 构造做法对应。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5. 屋面、外墙保温隔热材料导热系数未修正。
解决措施: 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挤塑 聚苯板、水泥膨胀珍珠岩和加气混凝土碎 渣找坡层、外墙保温砂浆、种植屋面覆土 层等导热系数均应修正。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6. 外墙、屋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取值偏小。
送检材料热工参数或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玻 璃可见光透射率变更参见第一和第二种情况执 行),设计单位应根据材料的热工性能检测结果 和新的厚度重新进行节能验算,并出具设计复核 报告。 1.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时,修改热工性能设计参 数,并按第一条一般变更处理。 2.计算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调整节能设计, 并按第二条重大变更处理。
计算书及模型问题
15. 干挂石材空气层的热阻计算错误。
解决措施: 气体为对流换热,其热阻计算方法不同于固定 热阻计算方法,而是根据厚度参考热工规范的相 关表格,例:空气厚度大于60mm的空气层时,热 阻一般为0.15,可调整软件里空气层导热系数, 使其热阻为0.15。空气层热阻取值参见公建
细则附表H.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