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陂
【原文】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注释】
(1)泽:湖泽,池沼。
(2)陂〔bēi〕:水边,岸边。
(3)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根茎可食。
(4)伤:哀伤,悲伤。
一说忧思。
(5)无为〔wéi〕:不知所为,无事可作。
(6)涕泗〔sì〕滂沱:涕泗,眼泪和鼻涕。
滂沱,涕泪不止貌。
(7)蕳〔jiān〕:兰草。
(8)卷〔quán〕:通“婘”,美好貌。
(9)悁悁〔yuān yuān〕:忧愁苦闷貌。
(10)菡萏〔hàn 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亦可泛指荷花。
(10)俨〔yǎn〕:恭敬庄重貌。
【译文】
在那池塘水岸边,蒲草荷叶生长繁。
那里有个美人儿,如何才能再见面?
躺在床上睡不着,心中想念泪涟涟。
在那池塘水岸坡,蒲草莲蓬生长多。
那里有个美人儿,身高体大真不错。
躺在床上睡不着,心中想念多难过。
池塘边上水坝长,荷花蒲草生长旺。
那里有个美人儿,身高体大又端庄。
躺在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增忧伤。
【解读】
这是一首水泽边女子思念一位小伙子的情歌。
三章十八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叙述看见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健美男青年,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觉也睡不着,于是一腔愁闷,发而为歌,遂唱出此篇。
诗意显豁,本不劳曲求,然而《毛诗序》乃云:“《泽陂》,剌时也。
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
”谓此诗刺陈灵公偕大夫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导致国中淫风炽盛。
按之文本,此说扞格难通,为今人所不取。
至于说此诗为伤逝之作(姚际恒《诗经通论》)、忧忠臣孤立之作(刘沅《诗经恒解》),也都证据不足。
应该说,春秋战国时代,在爱情方面,女性还有很大的自由度。
封建意识形态中伦常观念,还没有成为社会伦理的统治思想。
特别在民间,男恋女,女恋男,发而为诗为歌,皆真挚动人,和日后理学家所理解的大不一样。
《泽陂》是一首女子思恋男子的歌,见景生情,真率坦诚,全诗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全诗三章,都用生于水泽边的植物香蒲、兰草、莲花起兴,蓬蓬勃勃的植物,波光潋滟的池水,呼唤着生命的旺盛发展。
女子目睹心感,自然而然地想起所思恋的男子了。
我们不知道,这两个青年,究竟是相恋相思,还是女方在单相思。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女子强烈地爱上男方了。
在她眼中心里,男子“硕大且卷”、“硕大且俨”。
爱是感性的行为,男子身材高大强壮,神态庄重有威仪,这些可以捉摸的外形和品格,就成了女子择爱的具体的感性的条件。
思念中的男子,与女子心目中的爱人是那样一致,所以女子自然真诚地赞美起男子来。
不过,眼下女子还没有得到男子爱的允诺,还不知道男子会不会以爱来回报,因此,她睡不安,行不安,流泪伤心,希冀等待。
细节的描述,把内心真挚的爱,衬托得多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