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2013年国考申论热点方法论之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申论研发中心)一、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阐述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和管理工作。
十七大首次把社会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样的地位。
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11年底,胡锦涛主席更是提出要社会管理创新,由此可见,社会服务与管理不仅被提上政府职能转变的议程,还被作为基本民生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推进。
上一篇热点我们讲到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政府四大职能中,与市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而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当中。
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概述和问题1.社会管理职能社会管理主要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主要问题]我国处在一个多元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不断增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局部的小乱难以避免,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现实。
利益表达、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是引发的群体事件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重在将大乱化解于小乱之中,把全局性的问题化解在局部之中,这就需要有协商对话。
例如,健全信息公开、听证、检举等公共参与制度,建立社会与政府在公共领域沟通的有效渠道;提高社会的组织化水平,使反映不同利益诉求的各类社会组织,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中,保证其话语权和参与权。
2.公共服务职能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要突出政府的公共性,为社会提供其他组织所不能和不愿提供的具有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当前公共服务职能具体体现在,政府要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前主要问题]公共产品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即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日益突出。
具体反映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基本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日益成为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本内涵。
比如,因病和因教致贫与返贫,在一些地区还仍然存在;解决好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
(二)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概述1.社会服务与管理的主体和形式当代社会服务与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体构成也从传统的政府扩展到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多元主体。
政府政府是社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主体,社会服务与管理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政府在社会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主体作用应该适度,不应该也不可能包揽一切。
在社会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发挥功能的领域,政府就不要插手或介入,在社会自我调节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应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适当放宽政府干预的方式。
主要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传统上,政府更多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将来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各种社会化方式,形成多方合力。
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或公民社会的主体。
比如,行业协会,妇联等等。
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的特点。
其管理手段主要有:利用社会团体行为准则和道德约束对社会生活的自我管理或自治自律;督促企业利用市场机制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由于政府与市场并非是万能的,无力解决全部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组织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解决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领域。
比如各种选美评比、行业表彰等。
2012年重庆选美评比造假等,需要相应社会组织发挥相应作用。
公众社会服务与管理的核心主题就是维护人的尊严和满足人的需要。
社会服务与管理,必须有赖于公众的认同、支持与积极参与。
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有利于公众了解社会政策并促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
公众参与主要形式有包括决策参与、执法参与、争议裁决参与、监督参与等,这贯穿于政府信息公开、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等各个环节。
2.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缺位”与“越位”同时存在。
一方面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项,即“越位”现象。
比如慈善公益方面,官办慈善机构,由于不透明,缺少监督,令慈善公信力大打折扣,这应该交与社会组织管理。
另一方面也存在该管的没有管或没有管好,即“缺位”现象。
对于一些事关社会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以及转型期各种问题和矛盾交织的突出领域,如维护社会公正、环境资源管理、人口和就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弱势群体的保护等方面,较为薄弱和滞后。
二是管理手段单一,管理理念亟需转变。
一些地方和部门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习惯于采用单一的行政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重堵不重疏。
比如对一些群体事件简单采用武力镇压,未从根本是解决问题。
在执法形式上,习惯于搞运动式、突击式执法,忽视长效机制建设。
比如各种扫黄打黑行动,质量安全检查,只注重一时效应,未形成长期监察机制。
在管理理念上,习惯于事后应急处置不适应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社会管理要求。
三是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增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与社会发展需求还是不足。
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过死,限制过多,审批过严。
有些社会领域,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管理的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各种听证会最后都成了听涨会,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维护。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因此,对于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发展中解决,建立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三)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和努力方向1.工作重点: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主席于2011年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要求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并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提出8点意见:第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第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第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第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第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第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
2.努力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
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首先,要合理配置党委与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
坚持和维护党对社会管理工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具体在职责配置上,研究探索党的社会工作部门与政府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责关系,合理配置各自在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权限,理顺职责关系,完善党委集中统一领导,政府协调配合、分工负责的体制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其次,要加快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社会管理方式。
一方面需要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社会事项转移出去,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社会管理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
另一方面要办好应当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做到投入到位、责任到位。
当前需要重点完成的有:公共安全职责,社会治安管理职责,应急管理职责,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职责,信息网络管理职责,政府维护群众权益职责等。
再次,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为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协同作用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一方面要向社会组织转移部分职能。
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要坚决转移出去,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政策,为社会组织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创造制度条件,营造良好环境。
最后,政府要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事务,提高决策科学性。
政府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畅通和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深化政务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积极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实现群众自我管理服务与政府组织管理服务的良性互动。
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切实履行公民义务。
二、应用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我国社会大局稳定,社会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同时,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
在政府社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失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现象越来越明显,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城市病等问题,给我国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治理的难题。
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决改变那些片面地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
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关键是有效地动员社会的力量,提供政府无暇或者无力单独负担的社会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或者由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比如,当前需要政府放开的更多交予社会组织做的行业有慈善事业、艾滋病防治、公益性文化等。
考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充分理解社会管理的十六字管理方针及内涵。
同时,考生要了解政府发挥应有作用的着力点,并将其运用到社会建设之中,重点如下:一是要了解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是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所在。
二是当前我国政府在管理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是好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体现,必然会在发展中解决。
三是政府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政府转型不到位造成的,核心就是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改放权放权,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办理,改加强加强,落实责任政府。
考生对以上所有内容的理解重要的理解其精神,并自觉运用到申论题材的综合分析和对策分析中,以求整个申论作答的深刻性全面性。
三、热点分析示例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背景链接】2012年6月25日,文化部表示,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将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中央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经费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