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乡便民服务中心及公租房土建监理细则湖南联创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梅溪乡便民服务中心及公租房项目监理部二0一二年七月土建监理细则审批记录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1)、本项目为岳阳市岳阳楼区梅溪乡便民服务中心及公租房,建筑占地面积928㎡,建筑总平方面积8534㎡,建筑总层数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中地下室车库-5m,一楼5.4m,二楼5m,三楼3.6m,四楼4.2m,五楼以上均3.3m,建筑总高度47.70m,室内外高差0.90m。
2)、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不抗浮,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为二级。
结构砼的强度等级按下表采用:注:墙柱砼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砼强度等级,节点区的砼强度等级应按其中较高者施工。
(二)材料选用要求砼环境类别:室内潮湿、露天及与水土直接接触部分(基础、屋面等)为二.a类,其他为一类。
墙体材料:±0.000以下隔墙、±0.000以上外墙、女儿墙采用烧结多孔砖MU10(容重≤16.4 K N/m3),楼、电梯间墙、分户墙、户内隔墙、剪力墙中隔墙、管道井采用加气砼砌块A3.5(容重≤7K N/m3),卫生间隔墙采用灰砂砖(容重≤18K N/m3)。
(三)防水做法1. 地下室墙身、底板:合成高分子涂膜、卷材防水2. 屋面:3.0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1.2厚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四)构造做法1. 内墙1:水泥砂浆墙面(卫生间;电梯厅、公共走道)15厚1:3水泥砂浆,5厚1:2水泥砂浆内墙2:乳胶漆墙面(楼梯间、物管办公)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8厚1:2水泥砂浆罩面、压实赶光内墙3:腻子批平5厚1:0.3:3水泥石灰砂浆打底,5厚1:0.3:2.5水泥石灰砂浆罩面压光2. 面砖外墙1:内饰面为35厚抗裂保温砂浆面砖外墙2:内饰面为45厚抗裂保温砂浆3. 楼面1:地砖楼面(首层大堂、首层电梯厅)8-10厚地砖铺实拍平,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楼面2:水泥砂浆楼面(楼梯间、管道井)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楼面4:卫生间楼面(卫生间、阳台)1.5厚GBS防水涂料四遍,四周沿墙上翻150高(五)工程特点本项目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土建工作内容主要为土方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防水工程。
由于本项目使用功能多,平面布局复杂,各栋标高变化较大,存在深基坑支护、基础大体积砼和地下室防水施工,土建工程量大,施工质量要求高,且土建工作与安装工作交叉作业较多,各专业工程及各工种间配合频繁,需组织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场参加施工,各工种必须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协调配合,均衡施工。
地下室面积大,施工现场场地比较狭窄,高峰期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比较多,进场的设备和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各方面切实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分配施工现场。
二、编制依据1、已批准的监理规划2、本工程的设计图纸和图纸审查报告及相关设计变更文件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6、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08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021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1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15、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7、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8、经审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三、监理工作流程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批工作流程2、图纸会审工作流程3、测量成果复核工作流程4、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工作流程5、分项(隐蔽)工程验收工作流程6、设计变更处理流程7、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流程8、工程停、复工工作流程9、分部工程验收工作流程10、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四、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一)施工准备阶段1、熟悉施工图纸(1)建设单位提供设计图纸后,监理部应查看设计图纸是否盖有图纸审查机构的专用章;若无图纸审查机构的专用章,应向建设单位查询是否有图纸审查机构出具的审查。
1)若图纸未经有关机构审查,应向建设单位说明并要求建设单位将设计图纸送图纸审查机构审查;2)凡涉及基础、主体结构或建筑节能的重大变更,也应送原图纸审查机构审查;3)建设单位要求的变更和技术变更都应有设计单位的签字、盖章,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
(2)监理人员应查看设计图纸是否配套、齐全,土建、专业设备图纸的交圈情况。
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3)监理人员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理解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图纸。
2、熟悉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按合同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定位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查和现场复查核对,纠正差错、补充漏缺,对所发现的重大错误、漏项或方案性问题,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再次现场核对,并配合设计代表确认,同时应按监理程序上报至业主。
3、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工程项目质量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
监理工程师应按合同要求施工单位为实施质量管理建立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能、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
即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检验手段、质量检验标准都应根据工程特点配置,应满足工程质保需要。
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检查核实施工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情况。
若有偏离,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纠正。
4、审批施工组织设计(1)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否合理齐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方法措施是否有效、可行;重点对施工方案、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组织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控制造价方面的措施进行审查。
(2)审查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针对项目特点制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5、审查承包商的施工机械设备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承包商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的机械设备其种类、性能、数量是否与要求一致,并满足开工及进度计划的要求,监理工程师予以认定符合开工的条件,否则,应通知承包商限期解决,不然不予批准开工。
对承包商报来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表进行系统的检查并记录。
1)进场机械设备(包括计划进场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生产能力完好率与投标书附表所填列的是否符合;2)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与施工技术的适应性;3)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及周转计划与工程进度计划(尤其是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的适应性;4)数量不足或不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应限期要求承包商补足进场;审验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应限期承包商撤离工地:承包商要求替代或更换的施工机械设备,应事先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5)已运入现场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的施工的机械设备,未征得同意不得运出工地。
6、施工监理交底(1)通过第一次工地会议介绍项目监理部组成及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2)通过监理例会向施工单位介绍各项监理工作程序,并就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注意事项向施工单位进行书面交底。
7、检查开工条件检查、审批现场各项开工条件及相关资料是否已具备;具备开工条件,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开工令,同意开工。
(二)地基与基础工程1、工程测量定位(1)审核施工单位根据建筑物的平面、体形、层数、高度、场地状况和施工要求编制的施工测量方案能否符合要求;(2)参加规划部门的建筑物定位桩的测量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方应会同规划部门到现场交桩,并书面提供原始基准点、导线点的坐标和基准标高的数据给施工单位,同时办理正式的交桩手续。
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定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承包商的复测报告成果提出意见;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建筑红线桩或城市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并应作好桩位保护。
(3)控制要点1)控制轴线应包括:建筑物外廓轴线;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电梯间、楼梯间两侧轴线;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2)首层放线验收后,是否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结构外表面上,并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3)轴线的竖向投测,应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站;4)标高的竖向传递,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每栋建筑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
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
(4)控制目标1)场地平面控制网桩位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并应组成闭合图形,其测量允许偏差是:测角允许偏差±20",边长相对允许偏差1/10000m;2)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是:±10㎜;3)轴线的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是:每层3㎜,总高15㎜或10㎜4)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外廓主轴线±10㎜,细部轴线±2㎜,墙、梁、柱边线±3㎜,门窗洞口线±3㎜;5)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是:每层±3㎜,总高±15㎜或±10㎜2、土方开挖(1)控制要点1)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严禁碰撞、损坏围护结构、工程桩及钢筋;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基槽开挖中绝不允许超挖后再撒土找平,发现超挖的基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按照规范规定采取加深基础或夯实的补救措施。
2)基坑底部应平整,检查土质是否与设计相符;常见通病是基底不清理有浮土等,或基底为萝卜坑,致使地基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
补救措施是进行二次清理。
基底开挖好后,应对地基土进行全面、详细、审慎的检验,要对照设计或地质资料复核土层分布情况和走向,复核地耐力,要观察土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否局部过松,要沿基底行走一周,注意行走是否有颤动感觉,观察有无局部含水量异常现象,判断基底是否到老土。
3)基底标高、长度及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雨天应随时做好坑内明排水。
本工程为深基坑开挖,开挖深度在自然地面下6~8米,预计从基坑开挖到基础底板浇筑混凝土至少2个月,要求在基底设置排水沟,保证基坑不受雨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