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淀粉 纤维素
片基、人造丝、人造棉); (4)食物中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
多糖
Hale Waihona Puke 淀粉纤维素分子式
(C6H10O5)n (n值淀粉小于纤维素,都为混合物)
存 在 大米、小麦、马铃薯等谷类食物
木材、亚麻、棉花
物
性 无味,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
冷水,热水中膨胀破裂,部分溶 解,部分悬浮,形成胶体
白色、无味、丝状固体物质。 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葡萄糖。 (C6H10O5)n + nH2O
纤维素
催化剂 △
nC6H12O6 葡萄糖
③酯化反应
纤维素分子中每个单糖单元有3个醇羟基,因此纤 维素能表现出醇的一些性质,如酯化反应。
4.用途: (1)棉麻纤维用于纺织工业; (2)木材、稻草、麦秸用于造纸业; (3)加工成人造纤维(如无烟火药、油漆、电影胶片的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单糖 (葡萄糖 果糖)
不能水解 具有醛基 不具有醛基
糖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类 能水解 不具有醛基 具有醛基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能水解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 (C6H10O5)n
注意: (1) n值不同,结构也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 不是同分异构体;
(2) n是个很大的整数且不为定值,淀粉和纤维 素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②不具有还原性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含醛基, 属于非还原性糖
③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
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
葡萄糖。
催化剂
(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淀粉 (1) 完全水解?(2)没有水解?(3)部分水解?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相同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 D、属于同一类物质
2、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
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B )
①加热 ③滴入稀硫酸
②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① ③ ② ④ ① C. ③ ④ ① ② ①
B. ③ ① ④ ② ① D. ③ ④ ① ② ①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酒化酶 酒精
C6H12O6 (葡萄糖)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 淀粉是无味的,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
??
咀嚼久了会感到有甜味?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 生成了一部分葡萄糖,出现甜味。
二、纤维素
1.存在: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础物质, 存在于一切植物中。
化性
可用碘鉴别,无还原性, 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单糖单元中有3个醇羟基,无还 原性,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比淀粉难),酯化反应
用 途 食物、制葡萄糖、酒精
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 酸酯、粘胶纤维,造纸
注意:淀粉和纤维素组成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练习
1、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D )
如何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实验步骤:
淀粉液
稀硫酸 Δ
水解液
NaOH溶液
中和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A
I2水 现象B
现象A
1 未出现银镜
现象B
实验结论
溶液呈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2 出现银镜 溶液呈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 溶液不显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4.用途: (1)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 (2)可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一、淀粉
1.存在: 植物的种子或块根里
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 如:大米约含80%; 小麦约含70%;马铃薯约含20% 2. 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
不溶于冷水,能部分溶于热水。 糊化作用:淀粉在热水中一部分溶解,一部分悬浮在水中,
形成胶状淀粉糊的过程。
3.化学性质: ①遇碘变蓝色(可用于淀粉和碘的互相检验)
棉花约含92-95%; 亚麻约含80%; 木材约含50%
2. 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 构的物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3. 化学性质: ①不具有还原性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含醛基, 也属于非还原性糖
②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困难,一般需在浓酸中或
用稀酸在加压下才能进行,最终也生成还原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