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战略管理第1阶段测试题(20191223195048)

企业战略管理第1阶段测试题(20191223195048)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 :《企业战略管理》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 100 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在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是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A.管理基础 B .职能管理 C .战略管理2.()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

A.战略管理 B .职能管理 C .管理基础3.战略管理时代开始于()。

A.上世纪 50 年代初 B .上世纪60 年代初 C .上世纪70 年代初4.()在长期计划上花费的时间最多。

A.高层管理着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5.()倾向于价值取向,比较抽象。

A.公司战略 B .经营战略 C .职能战略6.人均收入属于企业外部因素的()。

A.政治法律环境 B .社会人文环境 C .经济环境7.对于长虹电器公司而言,海尔集团从原先的冰箱、空调行业进入彩电行业,属于哪一类竞争者。

()A.行业内的竞争者 B .新进入者 C .替代产品8.对于传统的胶片相机生产厂家而言,数码相机生产商对它们形成()。

A.现有企业的竞争者 B .新进入者的威胁 C .替代产品的威胁9.根据 SWOT分析的原则,进行西部大开发对于生产筑路工程机械的企业而言是一个()。

A.优势 B .挑战 C .机会10.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属于企业基本活动的是()。

A.采购 B .生产 C .技术开发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对于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三种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高层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技术能力,低层管理者需要更多的思维能力。

2.购买商的行业转换成本高,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越大。

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促使企业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4.小型企业应该使用战略管理系统中的计划性模式。

5.产业环境是微观的外部环境。

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是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依据和条件,是竞争取胜的根本。

7.战略目标必须用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来表示。

8.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价值链分析中的基本生产要素。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4 分)1.战略管理可以划分为下列阶段。

()A.确定企业使命 B .战略分析 C .战略选择与评价 D .战略实施 E .战略评估2.根据明茨伯格的观点,战略是()。

A.计划 B .计谋 C .模式 D .定位 E .观念3.宏观外部环境包括()。

A.竞争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技术环境 D .政治——法律环境 E .社会人文环境4.企业外部环境中的社会人文环境包括:()。

A.技术因素 B .社会文化 C .受教育水平 D .总人口 E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价值链分析中的企业支持性活动要素包括:()。

A.采购 B .销售 C .售后服务 D .进料后勤 E .发货后勤6.企业核心能力的判断标准包括:()。

A.独特的能力 B .有价值的能力 C .难于模仿的能力 D .不可替代的能力 E .持久力7.在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中,财务比率的分析主要在()等方面:A.流动比率 B .活动比率 C .偿债能力比率 D .盈利性测比率 E .市况测定比率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1.战略管理2.战略管理者3.战略业务单位4.战略集团5.市场信号6.经验效益7.战略目标五.简答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 43 分)1.战略管理有些什么特点?2.战略管理的设计模式有哪些?3.战略管理者包括一些什么人?4.企业外部环境有些什么特点?5.试述外部环境分析的必要性。

6.衡量外部环境的最重要的指标有哪些?7.造成现有竞争者之间激烈抗衡的机构性因素有哪些?8.影响产业内战略集团竞争激烈程度的有哪些要素?什么是竞争对手?为什么要分析竞争对手?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经验效益有哪些方面的来源?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C;2.A;3.C;4 A;5 A;6 C;7 B;8 C;9 C;10 B。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2 ×; 3 √; 4×; 5√; 6×; 7√; 8×;三.多选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1 ABCD;2 ABCDE;3 BCDE;4 BCD;5 A ;6 ABCD;7 ABCDE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1.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2.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者和结果的评价者。

3.战略业务单位(SBU)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单位,是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独立事业单位。

4.战略集团是指一个产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在一个产业中,如果所有企业都执行基本相同的战略,则该产业中只有一个战略集团。

5.市场信号是一个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它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和内部情况。

6.经验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随着累计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单位成本下降的现象。

7.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执行其使命时所预期达到的成果。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8 小题,共 43 分)1.战略管理的特点有1.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2.企业战略的主体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企业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长远性、5.战略管理需要考虑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6.企业战略具有创新性、7.企业战咯具有稳定性、8.企业战略必须与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9.企业战略要与战术、策略、方法、手段相适合。

2.一般认为有自上而下的模式、自下而上的模式、上下结合的模式和小组计划的模式四种。

3.一般讲,战略管理者包括企业董事会成员、高层管理者、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领导者和计划人员。

企业外部环境有客观性、唯一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5.因为各种外部因素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和制约,企业在进行外部战略环境分析时.应该有目的合重点地抓住关键战略环境因素,从近期在环境因素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中,找出对本企业经营发展前景具有较大影响的萌芽或潜在影响因素,特别是那些在过去与当前都已对企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对企业运行产不可低估作用的战略因素,然后科学地预测其发展的趋势,发现环境中蕴涵的有利机会和时机,主要威胁和挑战。

衡量企业外部环境的指标有两个,外部环境的的复杂性和环境的稳定性,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指企业在进行环境分析时应该考虑的环境总量水平。

如果企业外部的影响因素多,并且相互关联,环境就复杂。

环境的稳定性则可以用环境的新奇性和可预测性来衡量。

这些结构性因素有:1.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2.行业增长缓慢、3.高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4.产品没有差别或转换成本低、5.规模经济的要求、6.不同性质的竞争者、 7.行业对企业兴衰至关重要、 8 .退出障碍。

8.影响产业内战略集团竞争激烈程度的有以下要素:1.战略集团间的市场相互牵连程度、2.战略集团数量以及它们的相对规模、3.战略集团建立的产品差异化、4.各集团战略的差异等。

竞争对手是企业经营行为最直接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这种直接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竞争对手分析在外部环境分析中的重要性。

分析竞争对手的目的在于了解每个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战略行动及其实质和成功的希望;各竞争对手对其他公司的战略行动可能作出的反映;以及各竞争对手对可能的产业变迁和环境的大范围的变化可能作出的反映等。

10.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在于掌握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以便充分发挥企业优势,避免或改进企业的弱点,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经验效益有下列几方面的来源:(1) 劳动效率的提高、(2) 劳动分工与重新设计工作方法、(3) 新的生产工艺、(4) 生产设备效率的提高、 (5) 产品的标准化和产品的重新设计、(6)有效地利用资源。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

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

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

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

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

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三、圈子不同,不必强融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