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亚硝基化合物(本)

N-亚硝基化合物(本)

– 二级胺(仲胺)最容易被亚硝化

鱼肉和某些蔬菜
17
2014-7-29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亚硝化过程
可亚硝基化的胺类 亚硝化剂
N-亚硝基化合物
2014-7-29 18
+
适宜的条件下 (体内、体外)
合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前体物浓度和种类
– 生成亚硝胺的量随亚硝酸盐和胺类的增加而增加 – 伯、仲、叔胺中,仲胺是主要前体

植物体内的硝酸盐(nitrates)集聚
– 不同蔬菜种类之间的差异
根菜类 绿叶菜类 葱蒜类 瓜类 食用菌 1634 mg/kg 1426 mg/kg 597 mg /kg 311 mg/kg 38 mg /kg 薯芋类 白菜类 豆科 茄果类 1503 mg/kg 1296 mg/kg 373 mg/kg 155 mg/kg
6.预防措施
防止食品霉变或被其他微生物污染 – 保证食品新鲜、防止腐败霉变 – 加工,保存及食用过程中:低温、密闭、曝晒 食品加工工业: – 控制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用量,不得滥用、多加 – 并用维生素C – 工艺上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替代品 农业上推广使用钼肥:固氮,还原硝酸盐为氨 增加食物中亚硝化阻断剂的摄入量 制定标准、加强监督(标准)

前体物的来源
–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亚硝化剂 – 可发生亚硝化反应的胺类

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2014-7-29
8
蔬菜等植物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自然界中氮元素的循环
氨、尿素、硝酸盐
降 解
大气中的游离氮、氮氧化物
固氮菌
水、土壤中的硝酸盐
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植物中
2014-7-29 9
2014-7-29
14
亚硝酸盐的限量使用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不超过30mg/kg 肉罐头中 50mg/kg

2014-7-29
15

其它亚硝化剂:氮氧化物 (N2O3、NO2/N2O4、 NO)
– 例如啤酒生产中,


大麦芽直接用火加热烘烤 空气中的氮氧化生成氮氧化物可作为亚硝化剂 酪氨酸大麦碱亚硝基化大麦碱中间体二甲基亚硝胺
酸性条件 亚硝酸
活性亚硝化剂 (如三氧化二氮等)
N-亚硝基化合物
2014-7-29
图 N-亚硝基化合物的体内合成
21

可能是人体中最主要 的合成部位 正常人胃液pH 1~4 含硝酸盐还原菌 胃酸缺乏的人

– pH值较高
– pH>5时,硝酸盐还原
菌高度代谢活性
2014-7-29 22
4.代谢和毒性
C1-Pool
R CH 2 OH H2O
Alkylation of DNA RNA Protein
图 亚硝胺的代谢活化
2014-7-29 30

致畸作用:
– 亚硝酰胺可使仔鼠产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
畸形,并有剂量-效应关系 – 亚硝胺的致畸作用则不明显
2014-7-29
31

致突变作用
– 亚硝酰胺是直接致突变物,能引起细菌,酵
2014-7-29
24

慢性毒性
– 损伤与急性相似,但导致死亡的总投药量往
往比急性毒性的LD50要高得多。 – 许多情况下,在观察到致死性效应之前,肿 瘤就发生了。
2014-7-29
25
致癌作用的特点

各种动物对其致癌作用均无抵抗力 已研究的N-亚硝基化合物中90%致癌 几乎可诱发动物全身各组织肿瘤 多种给药途径和方式均可致癌 致癌性强,一次大剂量,长期小剂量 剂量-效应关系,低剂量即可致癌

亚硝酰胺是直接致癌物,可在接触部位 直接水解活化,发挥致癌作用
29
2014-7-29
H3C N-N = O H3C OH H2C N-N = O H3 C R-CHO OH N=N H3 C + [ CH 3 ] N2 OH
_
H 3 C _NH NO
_
2
Cyp450
N O2
_
HCHO Conjugation ( sec glueuronides ptential transport forms)
传统的食品保藏和加工工艺: 腊味、咸鱼、香肠
2014-7-29 13
3.来源与形成

肉制品加工中亚硝酸盐的作用:
– 作为发色剂(护色剂) 亚硝酸盐 亚硝酸 NO亚硝基肌红蛋白 亚硝基肌红蛋白(NO-Mb)呈鲜红色 – 作为防腐剂 亚硝酸可抑制许多腐败菌的生长,包括肉毒梭菌, 防止肉毒毒素的产生 – 使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
等加工食品 – 腌制、熏制、烘烤、高温加热、发酵、尤其是煎炸 均可产生 咸肉经油炸: 非致癌的脯胺酸亚硝胺致癌的亚硝基吡咯烷

腐败霉变的食品
– 腐败变质的鱼肉类、发霉的粮食和蔬菜
20
2014-7-29
体内合成可能是人类体内亚硝胺的主 要来源
硝酸盐 硝酸盐还原菌 亚硝酸盐 胺 类 物 质
合成部位: 胃、口腔、 肠道、有炎 症的膀胱等
2014-7-29
11
新鲜时,亚硝酸盐含量仅为4.8ppm,
贮存3天后升至17.0ppm,
将煮沸过的菠菜在 30 ℃贮 存 一 天 , 可 猛 增 到 3 9 3 ppm。 比 新 鲜 时 增 加 约80倍
(ppm为mg/kg)
2014-7-29 12
动物性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常人为加入到动物类 制品中作为添加剂

R1 N R2
2014-7-29 3
N
O
2.分类、结构及性质

根据结构和性质 可分为:
– 亚硝胺(nitrosamines) – 亚硝酰胺(nitrosamides)

根据挥发性可分为:
– 挥发性
– 不挥发性
2014-7-29
4
2.分类、结构及性质

– – – –
亚硝胺
R1、R2是烷基、环烷基、芳香基或其他杂环基团 二甲基亚硝胺(NDMA),二乙基亚硝胺(NDEA) 为黄色油状液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高分子量的多为固体,几乎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 机溶剂 性质比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紫外线照射下会 缓慢分解
Activity level + low ++ medium +++ high
2014-7-29 28
致癌机理

亚硝胺是间接致癌物,需要在肝脏等部 位代谢活化,生成终致癌物



关键过程:α-碳原子羟基化 微粒体中依赖细胞色素P450的加单氧酶系统 (也叫做混合功能氧化酶,主要分布于肝脏) 高度活性致癌物:烷基偶氮羟基化物 使细胞大分子烷基化,DNA烷化可改变染色体的 遗传特性、链的稳定,造成复制错误,发生癌变
CH2
O
环状或杂环亚硝胺
N,N’-亚硝基哌嗪
N N
2014-7-29
6
2.分类、结构及性质

亚硝酰胺
– R1为烷基,R2为酰基、酰胺基或酯基
如:甲基亚硝基脲,甲基亚硝基胍 – 化学性质活泼,在酸性、碱性溶液中都不稳 定。
R1 N R2 CO N O
H3C O
N N O NH2
2014-7-29
7
3.来源与形成
R1 N R2 N O
5
2014-7-29
亚硝胺的分类及其代表物 分类 化合物 二甲基亚硝胺 结构式
H3 C H3 C
N
N
O
CH3CH2
二乙基亚硝胺 对称的亚硝胺
CH3 CH2
N N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苯基亚硝胺
N N
O
H3 C
甲基苯基亚硝胺 不对称的亚硝胺
N N
O
CH3
乙基乙烯基亚硝胺
CH2 N N O CH
N N O
– – – – –
智利:胃癌高发——大量使用氮肥 日本:胃癌高发——咸鱼、咸菜 广东沿海:鼻咽癌高发——咸鱼 赞比亚:食管癌高发——自酿酒中含大量NDMA 河南林县:食道癌高发——食品中亚硝胺检出率高(23.3%)
– 肝癌
2014-7-29
33
如何预防呢?
“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 政府、企业、消费者应分担的责任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回答)

– 我国啤酒(<3 μg/ L)、肉制品、海产品等食品已经有规定
2014-7-29 35

维生素C
– 是目前最好的亚硝化阻断剂 强还原剂,阻断亚硝化过程 在胃酸环境中,有稳定的活性 – 可用于肉制品加工
2014-7-29
36
6.预防措施

其它亚硝化阻断剂
– 大蒜、大蒜素(抑制胃内细菌) – 维生素E – 某些天然果汁(猕猴桃、沙棘果等)中的未
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
N-nitroso compounds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薛琨
Xuekun@
提纲
• •

• • •
概述 分类、结构、性质 来源与形成 代谢与毒性 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预防措施
2
2014-7-29
1.概述
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强致癌作用 的物质(在动物中的致癌作用已明确) 研究历史 前体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和胺类 结构通式

甚至可影响第三代和第四代
– 提示:人类的某些肿瘤可能是胚胎或生命早
期接触致癌物的结果。
2014-7-29
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