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讲人格完善--教案

第10讲人格完善--教案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1)与人交往过于谨小慎微。
(2)过于自我关注,自尊心过强。
(3)自信心不足。
害羞心理的产生和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有关系,粘液质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容易出现此心态。但更多的是受后天因素的影响,如家庭要求过严、受过贬低等。
何改变害羞的心理缺陷?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自我调适:
1.首先要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而健康人格的塑造,最关键的还在于大学生自身。
人格是稳定的,但在后天的努力下既能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也可以改变不良的人格品质,为此,大学生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丰富知识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塑造和优化人格的过程。在现实中,不少人格缺陷甚至障碍都来源于知识的贫乏。无知容易使人粗俗、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明智、自信、坚强、谦和、大度等。
4.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
5.谦虚逊让的美好德行。
6.诚信不欺的正直精神。
7.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
8.自我节制的调控能力。
9.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10.与人和乐的积极情感。
11
12.与人同乐的待人态度。
13.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4.刚柔相济的处事方法。
15.对待成败的正确态度。
16.趋时守中的处世原则。
当大学生出现了多疑心理时,应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调适:
1.首先做人要心胸开阔,心地坦荡。
2.要学会人际之间的沟通。
3.在产生多疑之时不要马上表露在你的行为上,应多留心观察你所怀疑的人和事。
(四)害羞
害羞这一心理缺陷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身上很常见。一般说来,自我保护心理过强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害羞心理,他们往往有以下的人格特点:
(二)《周易》中的理想人格
《周易》,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每一种文化都在塑造着它所崇尚的人格特征。《周易》为人们设计了一种儒家的理想人格模式。
1.天人合一的主客观念。
2.奋发有为的积极态度。
3.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六)自卑
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个人与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如何帮助自己走出自卑的阴影呢?心理学家建议采用以下调适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2.悦纳自我
3.积极与他人交往
4.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三、健康人格塑造的方法与途径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大学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塑造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人格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
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17.革新创造的变革精神。
18.特立独行的完美人格。
《周易》中所指出的理想人格特征代表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因此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人生境界与西方鼓吹的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有相当大的差异。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符合自身能力的奋斗目标。
一个人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能对社会对人生抱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够站得高,看得远,正确地分析事物,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稳妥地处理事情。这样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的人格品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的保持。
2.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议论和评价。
3.要增强自信心。
3.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弥补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五)嫉妒
大学生经常生活在同龄青年群体中,而这种环境充满天然的竞争意识。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追逐、攀比的气氛较浓。
克服嫉妒心理,注意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调适:
1.学会宽容,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美德。
2.改变思维方式。
(一)马斯洛关于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的阐述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指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的人的内在本质,其终极目的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需要位于需要层次的最高峰,能够达到这个高度的人即为自我实现的人。马斯洛对他认为人格健康的49个人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人格健康的15个特征,这15个特征目前已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人格健康的标准: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1.应学会遇事做“延迟反应”。在行动前多思考,而不是行动才后悔。
2.多注意自我修养,养成抑制冲动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谨慎、往不易引起人的注意。有多疑人格心理失调的大学生往往人际关系紧张,过分敏感他人言行,自己也会经常陷入苦闷的消极心理中。这种学生往往性格软弱,女生多于男生。
1.正视现实。
2.接纳自我。
3.言行坦率。
4.热爱事业,乐于工作。
5.永不衰退的欣赏能力。
6.同情关心他人。
7.独立独处。
8.高峰体验。
9.自主的独立于环境的倾向。
10.所有的人的平等相处,打成一片。
11.人际关系深刻。
12.毫无恶意的幽默感。
13.信守道德标准。
14.富有创造力。
15.不随波逐流。
第10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虽然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但我们不可忽视个体对人格自我塑造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了解什么是人格健全,怎样才能达到健全人格,对于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一、康人格的标准
究竟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才是健康的人格?不同的心理学家的研究角度不同,标准也各不相同。我们在此介绍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