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排水沟专项施工方案-排水沟维修施工方案

排水沟专项施工方案-排水沟维修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内容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2)4、施工准备 (3)5、主要施工方法 (4)6、质量保证措施 (9)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一、编制依据及内容1、编制依据:厂区排水沟施工图国家现行有关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市主管部门对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

工程现有施工条件及建设单位的支持配合。

本公司近年来工程施工经验及企业施工能力,技术装备,ISO9002质量体系控制文件、作业条件及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及机械、劳动力调配能力。

2、编制内容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本公司技术优势,精心施工,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

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作用。

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全面执行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按照ISO9002国际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加强工程进度的科学性,计划性的管理,合理安排机械、材料、劳动力的进退场,确保现场文明,整洁及工程的正常施工。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为铸造分厂、成品库、液力分厂厂房散水外边缘排水沟1、工程特点:排水沟为砖砌排水沟,底板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两侧均为120厚砖墙。

2、施工难点本工程工期紧,排水沟长度大,平直度要求高,工种交叉作业频繁,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及总包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使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避免因现场凌乱,材料乱堆乱放而给施工造成极大不便以致影响工期三、施工部署1、目标部署1.1质量目标1.1.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达到合格标准,并以此通过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并满足业主对该项工程质量的要求。

1.1.2争创煤炭行业“太阳杯”。

1.2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发生率在2‰以下。

2、流水段的划分本工程内排水沟共分四施工流水段,施工工种等依次流水施工。

2.1施工总体部署:依照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先施工铸造南侧、及成品库西侧,再施工铸造北侧及成品库东侧,每个施工段本着遵循建筑工程的施工基本要求,“先深后浅”、“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原则进行施工。

2.2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每个施工段排水沟土方开挖前,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进行验线,确定无误或位置合理并办理验线手续后,再进行土方开挖。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项目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生产等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各单位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图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4.1.2做好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工作,了解设计意图,组织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工作,使参与施工的人员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同时审查和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以便能正确无误地组织施工。

4.2人员准备4.2.1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时综合考虑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

4.2.2根据本公司的全员生产率,以及本施工方案中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编制劳动力计划表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方案、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施工进度安排及项目部的实际施工能力,编制施工机具需用计划。

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详见下表:施工机械准备计划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功率(KW/台)数量进场日期1 钢筋弯曲机WJ40-1 3 1台2013.3.102 钢筋切断机QJ40-1 7.5 1台2013.3.103 木工圆盘锯MJ-106 5.5 1台2013.3.104 插入式震动器H26-30 1.1 3台2013.3.105 交流电焊机BX3-500-2 40KV 3台2013.3.106 机动三轮车1辆2013.3.107 直螺纹钢筋连接机2台2013.3.108 打夯机5台2013.3.109 水平仪1台2013.3.1010 反铲挖土机1台2013.3.1011 自卸汽车1台2013.3.104.4材料准备4.4.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4.4.2水泥:一般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4.3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

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五、主要施工方法测量放样→土方开挖→级配砂石铺设→混凝土垫层施工→砌筑施工→压顶工程→抹灰→土方回填1、测量1.1按图纸设计标注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放好沟沿边线,并用白灰在地上撒出。

1.2验线:放线工作结束后,在土方开挖前,申请建设、监理、设计单位验线,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土方开挖2.1放完线后,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

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

开挖清理完毕后,然后请监理检验。

2.2基坑在开挖前应做好场地临时排水措施,并保证流水通畅,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2.3、基坑开挖完成后,请测量监理验收基坑。

3、级配砂石铺设基底开挖完成后,基底铺设200mm厚级配砂石,并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夯击遍数,三至四遍,级配砂石铺设要严格控制砂石质量。

砂石中如遇见粒径超过5cm石子,应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砂石中不应含有大量的泥沙。

4垫层施工4.1垫层模板安装依据排水沟定位轴线引下的轴线控制桩进行安装,垫层模板采用竹胶板及方木进行拼模。

4.2模板安装完毕,基坑内轴线、尺寸、标高经校核无误,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浇筑垫层混凝土。

4.3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5砌筑工程5.1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5.2作业条件:5.2.1垫层施工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5.2.2已放好排水沟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5.2.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排水沟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5.2.5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5.3、操作工艺5.3.1工艺流程: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5.3.2拌制砂浆:5.3.2.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5.3.2.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5.3.2.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5.3.3确定组砌方法:5.3.3.1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5.3.3.2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5.3.4砌筑:5.3.4.1砖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随盘随靠平、吊直。

5.3.4.2砌排水沟沟壁时应挂通线线,保证平直度,5.3.4.3排水沟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5.3.4.4排水沟支管预留洞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5.3.4.5安装管沟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5.4.冬雨期施工:5.4.1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如遭冻,必须融化后方可使用。

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

5.4.2砖应清除冰霜,冬期不浇水,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5.4.3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6、混凝土压顶施工6.1工艺流程: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养护6.2钢筋绑扎:6.2.1压顶底部设两根HPB2356通常钢筋,横向每隔200mm设一道HPB2356钢筋一道,全数绑扎,6.3模板支设:模板材料采用竹胶板,竹胶板背面设50*100木方作为背楞,模板采用钢筋卡子进行加固,6.4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模板内侧应进行洒水湿润,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振捣棒进振捣密室,浇筑完后及时收面,6.5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拆除,拆除模板后应通过覆盖薄膜及撒水养护的方式进行养护,养护周期不小于7天。

7、抹灰:7.1作业条件7.1.1排水沟砌筑已完成,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7.1.2将混凝土压顶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

7.1.3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

7.2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墙面冲筋(设置标筋) →抹底灰抹墙面罩面灰→养护7.3操作工艺7.3.1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打墩,墙面冲筋,抹底层灰厚度控制在5~8Mm,并用磨板搓平带毛面。

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或用钢抹子每隔一定距离交叉画出斜线。

7.3.2抹水泥砂浆面层:底层砂浆抹后第二天,抹面层水泥砂浆,厚度为5~8mm。

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底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

为防止出现墙面花,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配合比应注意,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按交底控制水灰比。

7.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4.1粘结不牢、空鼓、裂缝: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最常见通病之一就是次层与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

主要原因是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

由于砂浆在强度增长、硬化过程,自身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

改进措施,可采用喷洒防裂剂或涂刷掺107胶的素水泥浆,增加粘结作用,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力,提高砂浆早期抗拉强度,改进抹灰基层处理及砂浆配合比是解决加气混凝土墙面抹面空鼓、裂缝的关键。

同时砂浆表面抗拉强度的提高,足以抗拒砂浆表面的收缩应力,待砂浆强度增长以后,就足以承受收缩应力的影响,从而阻止空鼓、干缩、裂缝的出现。

7.4.2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大大超过规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将抹灰层坠裂。

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冲筋进行控制,保持15~20mm为宜。

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为7~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