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
原因和分析(续):
齿面点蚀与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和润滑油有关。
①相对速度大,粘度大,齿面间容易形成油膜,齿面有效 接触面积较大,接触应力小,点蚀不容易发生。
②在齿根节线附加,相对滑动速度低,不容易形成油膜。 ③粘度较低的润滑油,容易渗入裂纹。齿轮啮合时,润滑
油在裂纹内受到挤胀,加速裂纹扩展。
§11-1 齿轮的失效形式
(一)轮齿折断
一般发生在齿根部分
齿根弯曲应力最大、应力集中
断裂形式
整齿折断(齿宽较小的直齿圆柱齿轮) 局部折断(齿宽大的直齿轮、斜齿轮和人字齿轮)
断裂的原因
过载折断
受冲击载荷或短时严重过载,突然折断;
长期使用的齿轮因严重磨损而导致齿厚过分减薄。
脆性材料(淬火钢、铸铁)
产生的机理
当齿轮材料过软时,若齿轮上的载荷所产生的应力 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齿轮发生塑性变形
(1)冲击载荷产生压痕 (2)润滑不良而导致齿面摩擦力过大
主要出现
低速重载、启动频繁的传动
措施
提高齿面硬度、采用高粘度或者极压添加剂的润滑 油
齿轮设计准则
两条准则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和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首先出现在靠近节线的齿根面上,然后向其他部位 扩展。
提高齿面材料的硬度,可以增强齿轮抗点蚀的能力。
(四)齿面胶合
产生的机理
由于齿面之间未能有效地形成润滑油膜,导致两齿面金属直接 接触并相互粘连;
沿着相对滑动方向相互撕扯而出现的划痕。 齿面胶合主要发生在齿顶、齿根等相对速度较大处。
影响
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
§11-1 齿轮的失效形式 §11-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1-3 齿轮传动的精度 §1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1-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1-7 设计圆柱齿轮时材料和参数的选取 §11-8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10 齿轮的构造 §11-11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① 轮齿表层(齿面)应有较高的硬度以保证齿面抗 磨损、抗点蚀、抗胶合及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② 齿芯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使齿根具有良 好的抗弯曲和抗冲击的能力
③ 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及热处理性能,经济性要求
常用的齿轮材料
钢:韧性好、耐冲击。热处理可以改善其力学 性能及提高齿面硬度。
锻钢(低碳钢、合金钢) (1)软齿轮面齿轮(硬度<=350 HBS)
对硬度、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 毛坯经过常化(正火)或者调质后切齿 软齿面便于加工、刀具磨损小,制造简便经济。
(2)硬齿轮面齿轮
高速、重载及精密机器 切齿之后,表面硬化处理,然后再精加工
铸钢(尺寸过大或形状复杂)
耐磨性和强度较好,应经过退火和常化处理。
铸铁:
材料较脆、抗冲击和耐磨性差,但抗胶合和点蚀性 能好。适用于工作平稳、速度较低、功率不大的场 合。
疲劳折断
在载荷的周期性作用下,弯曲应力超来自疲劳极限,齿根产生疲劳 裂纹;
加速齿根裂纹扩展,最终引起轮齿断裂。
应力集中(齿根过渡部分的形状突变和加工刀痕)。
采取的措施
①采用正变位齿轮,增大齿根的强度;②齿根过渡曲线变化更为 平稳(增大齿根圆角半径)及消除加工刀痕(提高齿面精度), 减少应力集中;③增大轴及支承的刚性,提高安装精度,使齿轮 接触线上的受载较为均匀;④热处理提高齿芯材料的韧性,对齿 根表面进行强化处理(齿芯要韧、齿面要硬)。
齿面胶合会引起振动和噪声、导致传动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两种形式:
高速重载传动(齿面热胶合)和低速重载传动(齿面冷胶合)
措施
采用正变位齿轮、减少模数(降低齿高以减少滑动速度)、提 高齿面硬度、降低齿面表面粗糙度、合理选择润滑油:低速— —粘性大,高速——添加抗胶合添加剂。
(五)齿面塑性变形
非金属材料(尼龙、夹木胶布等):
高速、轻载、精度不高。 优点:降低噪声
常用的几种热处理方法
调质和正火用于软齿面;淬火和渗氮用于硬齿 面
大小齿轮都是软齿面
小齿轮比大齿轮高20~50 HBS
都是硬齿面
小齿轮略高、或者和大齿轮相等
表面淬火
一般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表面淬火后轮 齿变形小,可不磨齿,硬度可达52~56HRC。 由于齿面强度高、耐磨性好,齿芯仍有较高韧 性,能承受一定冲击载荷。
(二)齿面磨损
(开式传动)齿面摩擦或啮合面间落入磨料性物质 (砂粒、铁屑等)。
开式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润滑不良的闭式传动
原因:落入硬颗粒、润滑不良、加工表面粗糙度
影响:磨损引起齿廓变形和齿厚减少,产生振动和噪 声,甚至引起齿厚过薄而断裂。
措施:采用闭式传动、减少齿面粗糙度值和保持良好 的润滑。
两种形式:磨粒磨损(恶性)和跑合磨损(良性)。
新齿轮副在轻载下进行跑合
(三)齿面点蚀
产生的机理
症状:齿面上出现细碎的凹坑或麻点。 齿面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疲劳强度时,在载荷
的周期性作用下,齿面表层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 裂纹蔓延扩展形成金属小片、剥落后形成疲劳点蚀。
原因和分析:
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HBS≤350)传动中; 开式传动由于齿面磨损较快,点看蚀不实例到点蚀现象。
实际计算
闭式齿轮传动中:
一般软齿面时,以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为主。 硬齿面时(齿面硬度高,齿芯强度低;或者材料较脆的齿轮),
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
开式齿轮传动中:
以保证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准则并根据磨损情况将模数适当增 大
§11-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选用的基本原则
归纳为: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具体要求:
齿轮传动:传递运动和传递动力
运转平稳外,还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工作条件)分类Ⅰ
开式传动
齿轮外露。不能保证良好润滑、容易落入杂质、齿面易磨 损。适于低速传动。
闭式传动
齿轮封闭在齿轮箱内。保证良好的润滑和工作条件。
(载荷情况)分类Ⅱ
低速轻载: V≤1~3m/S ; Fn≤5~10KN 中速中载: 3m/S<V<10m/S ; 10KN≤Fn<50KN 高速重载: V≥10m/S ; Fn≥50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