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与加宽设计

超高与加宽设计


x0 iG B Lc ih B
x0

iG ih
Lc
《规范》7.5.6条规定,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
横坡度由2%(或1.5%)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
1/330(0.3%)。
p1

iG B x0

0.003
这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x0的长度。
可按p1=0.3%计算x0: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超高缓和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全超高) 所需的过渡段长度,叫超高缓和段。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附加纵坡 :
i2

H Lc
bih Lc
Lc bih bih
i2 p
p—超高渐变率
H
i2
iz
即旋转轴与行车外 侧边缘线之间的相
对坡度。
b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0.3%时:
ix
iG

ih iG Lc x0
(x
x0 )
hi1 (b1 bx )ix , hi2 hi1 b2ix , hi3 hi2 b3ix
ho1 b1ix , ho2 ho1 b2ix , ho3 ho2 b3ix
4. 平曲线加宽要求:
▪ 路面应在曲线内侧进行加宽。 ▪ 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
h'cx
h c"x
bxh cx
iJ bJ
3.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设计高程)
3.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1)直线路段断面: 行车道边缘:h1 b1 i1 硬路肩边缘: h2 =h1 - b2 × i2 土路肩边缘: h3 = h2 - b3 × i3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公路与深路堑。 绕路面中心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高路堤与标高受限等特殊设计
时采用。
(三)超高过渡方式:
▪ 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 (≤4.5m)的公路可采用;
▪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ih

V2 127R


ih



V2 127R
超高横坡度计算图式 曲线半径越小,超高横坡越大
ih

0, RV
V2 127ih m a x
ih m ax
1
ih m in
RV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RA

VA2 127ih m ax
1
RA
1
Rm in
1
R
曲线半径与超高坡度
曲线半径与超高坡度
(三)超高过渡方式:
h面 bJ iJ
h肩 0
iJ
h左
bJ
iG
h中
iG
路线设计高程
B
iJ h右
bJ
(2)起始断面:ZH (HZ)
hc'
bJ iJ

B 2
iG
hc hc" bJ (iJ iG )
h c'
h "c
iG
iG
bJ
B
iJ h c bJ
(3)全超高断面:
h c" b
hc bJ iJ (B bJ )ih
iG iG
h cx iJ
bJ
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x≤x0)
hcx
bJ
(iJ
iG )
x x0
(B 2bJ
)iG
hc' x
bJ iJ

B 2 iG
hc"x bJ iJ (bJ bx )iG
式中:x——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 x = Lcz - ZH 或 x = HZ – Lcz
HY
提肩
(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2)绕路面中线旋转
双坡阶段
旋转阶段
ZH 提肩
全超高阶段 HY
2.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
定义:超高值就是指设置超高后路中线、路面边缘及路肩
(边1)缘等正计常算断点与面路:基设h中 计高b程J iJ的高B2差iG。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附加纵坡 :
i2

H Lc

b(i1 ih ) 2Lc
Lc b(i1 ih ) 2i2
Lc b(i1 ih ) 2p
b
ih
H
i2
iz
3. 《规范》推荐公式:
LC

B' i p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
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
1)b1i1
ho2

(2
x x0
1)(b1
b2 )i1
ho3

(2
x x0
1)(b1
b2
b3)i1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2.25m)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3)旋转断面:(x> x0)
旋转阶段横坡度ix:
ix

x Lc ih
Lc

ih iG
x0

ih iG
330iG B
330ihB
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x≤x0)
hcx hc' x
bJ (iJ iG )

bJ iJ

B 2
iG
x x0
(B

2bJ
)iG
hc"x bJ iJ (bJ bx )iG
(B+2bJ)iG
h c"x
iG
bx bJ
h'cx B
Lc

b ic p
绕中线时:
Lc

b 2
(ic

ig
)
p
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按上式 计算之值乘以下列系数:
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 系数
2车道
1.5
3车道
2.0
(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
1. 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双坡阶段
旋转阶段
全超高阶段
ZH
度(m);
B′ =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B ′=B/2:绕路中线旋转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Δi = ih: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Δi = ih+i1: 绕路中线旋转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
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超高渐变率
超高过渡段计算
绕边线时: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2.25m)
ho2 ho1 b2i2 , ho3 ho2 b3i3
(六)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栏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六)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栏
2. 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b

b1

b2

A12 2R

A
2 2
2R'

A12

A
2 2
2R
由于R’=R-b1,而b1与R相比甚微,可取R’=R。
令A12+A22=A2,上式仍旧归纳成为: b NA2 2R
3. 平曲线加宽标准:
《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 线内侧加宽。


V2 127R

ih
(二)超高横坡度的计算
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 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Ihmax
公路最大超高值
公路等级 一般地区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10%
8%
积雪、严寒地区
6%
最小超高:ihmin等于路面拱度ig。 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V取设计车速,μ取路面摩阻系数)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超高方式图绘图规则:
(1)按比例绘制一条水平基线,代表路中心线,并认为基线的路面 横坡度为零。 (2)绘制两侧路面边缘线。用实线绘出路线前进方向右侧路面边缘 线,用虚线绘出左侧路面边缘线。若路面边缘高于路中线,则绘于基 线上方,反之;绘于下方。路边缘线离开基线的距离,代表横坡度的 大小(比例尺可不同于基线)。 (3)标注路拱横坡度。向前进方向右侧倾斜的路拱坡度为正,向左 倾斜为负。
(一)加宽值的确定(包括几何加宽和摆动加宽)
1. 普 通 汽 车 的 加 宽 值 计 算 方 法 : b = R-(R1+ B)
R1 B
R2 A2 R A2 A 2R 8R3
b A2 A 2R 8R3
b A2 2R
式 中 : A—— 汽 车 后 轴 至 前 保 险 杠 的 距 离 (m):
R——圆曲线半径(m)。
对于有N个车道的行车道:
b NA2 b 0.05V (m)
2R
R
2. 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