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D打印机基本介绍

3D打印机基本介绍


主流技术
光固化成型(SLA)
光固化技术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型技术,也是研究最 深入、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主要使 用光敏树脂为材料,通过紫外光或者其他光源照射凝固成型, 逐层固化,最终得到完整的产品。 光固化技术优势在于成型速度快、原型精度高,非常适合 制作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的原型。光固化快速成型应该是3D 打印技术中精度最高,表面也最光滑的,objet系列最低材料层 厚可以达到16微米(0.016毫米)。 不足的是,光敏树脂原料有一定毒性,其次光固化成型的 原型在外观方面非常好,但是强度方面尚不能与真正的制成品 相比,一般主要用于原型设计验证方面。此外,设备成本、维 护成本和材料成本都远远高于FDM,因此,基于光固化技术的 3D打印机主要应用在专业领域。
主流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利用粉末材料在激光照射下烧结的原理,层层堆结成型。 首先铺一层粉末材料,将材料预热到接近熔化点,再使用激光 在该层截面上扫描,使粉末温度升至熔化点,然后烧结形成粘 接,接着不断重复铺粉、烧结的过程,直至完成整个模型成型。 激光烧结技术可以使用非常多的粉末材料,并制成相应材质的 成品,激光烧结的成品精度好、强度高,但是最主要的优势还 是在于金属成品的制作,可以直接烧结金属零件,最终成品的 强度远远优于其他3D打印技术。 但是粉末烧结的表面粗糙,需要后期处理,其次使用大功 率激光器,除了本身的设备成本,还需要很多辅助保护工艺, 整体技术难度较大,制造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普通用户无法承 受,所以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
3D打印机
3D概述
什么是3D打印机?
可以把3D建模软件创建的三维模型 打印成实际物品的机器。
三维模型
打印成品
打印原理
第一步,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 第二步,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 成逐层的截面,即 切片。 第三步,打印机执行切片后的打印 指令,逐层打印模型。
主流技术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FD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装、打印示范
将丝状热熔性材料加热融化,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 出来。热熔材料融化后从喷嘴喷出,沉积在制作面板或者前一层已 固化的材料上,温度低于固化温度后开始固化,通过材料的层层堆 积形成最终成品。 FDM的机械结构最简单,设计最容易,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和材 料成本也最低,因此是桌面级3D打印机中使用得最多的技术,主要 以ABS和PLA为材料。 但也由于出料结构简单,难以精确控制出料形态与成型效果,同 时温度对于成型效果影响非常大,不够稳定,因此基于FDM的桌面级 3D打印机的成品精度通常为0.3mm-0.2mm,少数高端机型能够支持 0.1mm层厚。此外,大部分的产品边缘都有分层沉积产生的“台阶效 应”,较难达到所见即所得的3D打印效果,所以在对精度要求较高的 快速成型领域较少采用FDM。
主流技术
FDM打印机
便携式打印机(FDM)
光固化打印机
激光烧结打印机
主要部分
挤出头
①带特制齿轮42步进电机 ②热电偶 ③加热管 ④0.4mm直径的喷嘴
主要部分
热床
模型的载体, 使其保持一 定的温度粘 着在平面上
XYZ轴
主要部分
闪铸双喷头Creator 产品参数:
打印尺寸:225*145*150mm 层厚:0.1mm~0.5mm(一般设置0.2~0.3) 喷嘴直径:0.4mm 运动轴速度:40mm/s 喷头流速:大约24cc/小时 喷头温度:220~230度 热床温度:110~120度 定位精度:Z轴:0.0025mm,XY轴:0.011mm
主流技术
三维粉末粘接(3DP)
原料使用粉末材料,如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塑料粉末等。 先铺一层粉末,然后使用喷嘴将粘合剂喷在需要成型的区域, 让材料粉末粘接,形成零件截面,然后不断重复铺粉、喷涂、 粘接的过程,层层叠加,获得最终打印出来的零件。 优势在于成型速度快、无需支撑结构,而且能够输出多彩 色打印产品,这是其他技术都比较难以实现的。 但是粉末粘接的直接成品强度并不高,只能作为测试原型, 成品表面不如SLA光洁,精细度差,所以一般为了产生拥有足 够强度的产品,还需要一系列的后续处理工序。此外,由于制 造相关材料粉末的技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所以3DP技术主 要应用在专业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