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基础知识PPT
>900~2000 >2000~4000
f(精密级) ±0.05 ±0.05 ±0.1 ±0.15
±0.2
±0.3
±0.5
—
m(中等级) ±0.1 ±0.1 ±0.2
±0.3
±0.5
±0.8
±1.2
±2
c(粗糙级)
±0.2 ±0.3 ±0.5
±0.8
±1.2
±2
±3
±4
v(最粗级)
—
±0.5 ±1 ±1.5
图纸幅面是指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基本幅面代号有A0、A1、A2、A3、A4五种。
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尺寸 mm
幅面
幅面尺寸
周边尺寸
代号
B╳L
a
c
e
A0
841 ╳ 1189
A1
594 ╳ 841
10 20
A2
420 ╳ 594
25
A3
297 ╳ 420
5
10
A4
210 ╳ 297
27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在同一张图样上一般采用一种线型,即采用波浪 线或双折线
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粗细两种线宽,其比例关系为2 : 1,粗线宽度优先采用0.5mm或0.7mm。
35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图线(应用)
细双点划线 细虚线 粗实线 细实线
细实线
细点划线
细双点划线
双折线
36
波浪线
细实线
细实线 细点划线 细点划线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c)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30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标题栏 是由名称及代号区、签字区,更改区和其他
区组成的栏目。标题栏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格式 3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比 例
比例是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种类 比例
注: 1. n为正整数 2.粗体字为优先选用的比例
原值比例 1:1
12
10
锥销孔 5
简化注法
4 5 10
4 5 10
说明
4×φ5 表示四个孔的直径 均为φ5。 三种注法任选一种均可 (下同)
4
5
+0.012 0
10
4
5
+0.012 0
10
钻 孔 深 为 12 , 钻 孔 后 需 精
加工至φ5
精加工
深度为10。
锥销孔 5
锥销孔 5
φ5为与锥销孔相配的圆锥 销小头直径(公称直径)
13
二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14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一、主视图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应遵循两条原则: ⑴ 应反映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 ⑵ 尽可能反映零件的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当这些位置难以确定时, 应选择自然放置位置。
圆筒
凸台
轴承座的主视图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底板
图a中的滑动轴承座的位置既是加工位置,也是工作位置。从A向投射得到如图b的主视图,从B向投 射得到如图c的主视图。比较可知,选择A向作为主视图投射方向较好。
45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5.对称机件的尺寸注法
46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6.图线通过尺寸数字
47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7.角度和弧长尺寸注法
48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8.螺纹注法
49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50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8.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结构类型
一般孔 光
精加工孔 孔
锥销孔
普通注法
45
10
4
5
+0.012 0
(3)开孔扁圆柱
归纳整理
20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三、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1.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点 常用基准: 对称面、底面(支承面)、
端面(装配结合面、主要加工面)、
34 3×20°=60°
26.5 24.5 20°
点
30
37.5 40 42 41
38
轴线。
7×10°=70°
331.05°26'
30°
为复制或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 处绘制对中符号。对中符号是从纸边界画入图框内5mm的一 段粗实线 。
(a)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
29
(b)不留装订边、带对中符号的图框格式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图框 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称为图框。
图框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样绘制在图框内部。 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两种。
汉字 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并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
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 mm,其字宽约为0.7h。
34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4.图线
名称
线型
细实线
粗实线 细虚线 粗虚线 细点画线 粗点画线 细双点画
线 波浪线
双折线
线宽
0. 5 d d
0. 5 d d
0. 5 d d
0. 5 d
0. 5 d 0. 5 d
2.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主视俯视长相等且对正 主视左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9
宽
宽
三等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上
左 下
右后 前 下
后 上
后
左
右
前
左
右
下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锥销孔通常是相邻两零件 装在一起时加工的。
5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结构类型
锥形沉孔 沉
柱形沉孔
孔 锪平面孔
普通注法
90 13
67
12
4 6.4 20
49
5
简化注法
67 13 90
67 13 90
说明
6×φ7表示6个孔的直径 均为φ7。锥形部分大端 直 径 为 φ13 , 锥 角 为 900 。
18 26 52 70
23
F—工艺基准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3.线性尺寸未注公差(GB/T1804)
(1) 定义 零件图上只标注基本尺寸而不标注极限偏差的尺 寸称为未注公差尺寸
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极限偏差数值表
mm
公差等级
尺寸分段 0.5~3 >3~6 >6~30 >30~120 >120~400 >400~900
它的作用:
1、是生产中最基本的技术文件; 2、是设计、制造、检验、装配产品的依据; 3、是进行科技交流的工程技术语言。
3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二、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形状。 2.完整的尺寸:表达形状大小和各部分的相对位置。 3.技术要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
文字说明。 4.标题栏: 名称、数量、材料、图号、签名等。
±2.5
±4
±6
±8
24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未注公差的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 mm
公差等级
0.5~3
尺寸分段
>3~6
>6~30
>30
f(精密级)
±0.2
±0.5
±1
±2
m(中等级)
c(粗糙级)
±0.4
±1
±2
±4
v(最粗级)
注: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 6403.4《零件倒圆与倒角》
基本幅面及加长幅面的尺寸
图中粗实线所示 为基本幅面(第一选 择)。必要时,可按 规定加长图纸的幅面。 细实线、细虚线所示 分别为第二选择和第 三选择加长幅面。
28
机械制图图国框家标准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称为图框。
图框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样绘制在图框内部。 其格式分为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两种。
4 6.4 12 4.5
0
A 13
30
45
A
26
35
65
B
A-A 90
15 2
5
B—高度方向设计基准 C—长度方向设计基准 D—宽度方向设计基准
8 17 30
8 R
22
零件图的读识方法
22 15
10
b 工艺基准
从加工工艺的角度考虑,零件加工、测量而选定的 一些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F
零件图
F—设计基准
70 F
18 26 52
10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11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4.三视图的读识图例
图例
旋圆
转
柱 体
体
三
视
圆锥 体
图
识
读 球体
说明
圆柱体的三视图是由一个体现该 旋转体特征的圆和两个完全相同矩形 表示。
圆锥体的三视图有一个反映锥体 底面实形的投影和两个外轮廓为相同 等腰三角形的投影,三角形的顶点是 一个点(锥顶)的投影。
球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完全相同的 圆,但每个圆分别代表不同截面内的 轮廓。
旋
旋转体的三视图由反映形体特征
转
的同心圆投影和两个完全相同的表达
体
该形体形状的投影。
12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1)两表面不平齐:中间应有线隔开
(2)两表面平齐:中间不应有线隔开
(3)两表面相交:在相交处应画处其交 线的投影
(4)两表面相切:在相切处不应该画线
主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