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小儿肺炎
低,高碳酸血症使脑血管扩张、血流减慢、血管 通透性增加,致使颅内压增加。 严重缺氧使脑细胞无氧代谢增加,造成乳酸堆积、 ATP生成减少和Na+—K+离子泵转运功能障碍,
引起脑细胞内钠、水潴留,形成脑水肿。
病原体毒素作用亦可引起脑水肿。
4.消化系统 胃粘膜糜烂、消化道出血、中毒性肠
麻痹。
低氧血症和病原体毒素可使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
时期最常见的肺炎,全年均可发病,以冬、
春寒冷季节多发。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心
病、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
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 微生物增多,易发生肺炎。
病毒
细菌 or
混合感染 发展中国家以 细菌为主,仍以 肺炎链球菌多见。 发达国家以病毒 为主,主要有RSV、 ADV、流感、副流 感病毒。
病因分类
感染性肺炎:病毒性、细菌性、支原体 衣原体、原虫性、真菌性
非感染病因引起肺炎:吸入性、坠积性、 嗜酸细胞性(过敏性)肺炎等。
病程分类
急性肺炎: 病程<1月者 迁延性肺炎:病程1~3月 慢性肺炎: 病程>3月者
轻症 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 累,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 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粘膜屏障功能破坏,使
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呕吐,甚至发生中毒 性肠麻痹。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致消化道出血。
•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 性酸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 ♣ 严重缺氧,需氧代谢障碍,无氧酵解增加,酸性代谢 产物增加,加上高热、进食少、脂肪分解等因素---代 谢性酸中毒。由于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呼吸性酸中毒, 故严重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合性酸中毒。 ♣ 6个月以上的小儿,因呼吸代偿功能稍强,通过加深 呼吸,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可致呼吸性碱中毒,血pH 变化不大,影响较小;6个月以下的小儿,代偿能力 较差,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肾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水钠潴 留,重症缺氧时常有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加上缺 氧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钠泵功能失调,使Na+进入 细胞内,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
4.病原特异性抗原检测
检测到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抗原即可作为相应病原体 感染的证据,对诊断价值很大。常用方法有: 对流免疫电泳(CIE)、协同凝集试验(COA)、乳胶凝
集试验(LA)、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RIA)等,均较简单快速,
且可在当日得到结果供早期诊断。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检测抗原商品试剂盒出售。
3.肺大疱(pneumatocele)
多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由于细支气管管腔因炎性肿胀狭窄,渗出物粘稠, 形成活瓣阻塞,空气能吸人而不易呼出,导致肺 泡扩大、破裂而形成肺大疱,其大小取决于肺泡 内压力和破裂肺泡的多少。体积小者可无
症状,体积大者可引起急性呼吸困难。
此外还可引起肺脓肿、化脓性心包炎、败血症等。
肺炎支原体 流感嗜血杆菌 有增多趋势。
病原体常由呼吸道人侵,少数经血行人肺
2003年“SARS”,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 典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个县区市,死亡349例。
2004年初“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中 国、日本、越南等国上百万家禽染病而亡,多人可 能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6.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病原体 DNA 此法特异、敏感,但试剂和仪器昂贵。 7.其他 冷凝集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 过筛试验。
(三)X线检查
早期见肺纹理增粗,透光度减低;以后双 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 斑片状阴影,斑片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 甚至波及节段,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
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大多起病较急, 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 性中、细湿啰音。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
染数日。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 热、或稽留热,新生儿、重度营养不良儿可不发 热或体温不升。 2、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 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则表 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 4、全身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轻度腹 泻或呕吐。
正常胸片
支气管肺炎
X线检查
正常胸片
大叶性肺炎
X线检查
正常胸片
间质性肺炎
X线检查
脓胸 若并发脓胸,早期示患侧肋膈角变钝,积液
较多时,患侧呈一片致密阴影(反抛物线状),肋 间隙增大,纵隔、心脏向健侧移位。
脓胸示意图
脓气胸 并发脓气胸时,患侧胸膜腔可见液平面。
正常胸片
脓气胸
脓气胸示意图
X线检查
肺大泡时则见完整薄壁、无液平面的大泡。
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
2.心力衰竭表现 ①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②心率突然>180次/分; ③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 (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具有前5项者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重症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还可发生微循环衰竭。
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支气管因粘膜水肿而
官腔变窄,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肺泡
腔充满炎性渗出物,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 能,造成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多系统功 能损害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病原体 病原体
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肺泡壁充血水肿, 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
毒素
管腔狭窄 甚至闭塞
肺气肿、肺不张
2.循环系统 中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休克
甚至DIC。
病原体和毒素侵袭心肌,引起心肌炎; 缺氧使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肺循环压力增高, 形成肺动脉高压,增加有心负担; 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是诱发心衰的主要 原因。
3.中枢神经系统 颅高压、脑水肿。
严重肺炎缺O2和CO2潴留使血与脑脊液pH值降
• 早期合理治疗并发症少见。若延误诊断或病
原体致病力强可引起并发症。
• 在治疗过程中,中毒症状或呼吸困难突然加
重,体温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均应考虑有
并发症的可能。
1. 脓胸(empyema)
• 常由葡萄球菌引起,革兰阴性杆菌次之。
• 病变常累及一侧胸膜,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
• 患侧呼吸运动受限,语颤减弱;
• 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 积液较多时,纵隔、气管移向对侧。
2.脓气胸(pyopneumothorax)
肺脏边缘的脓肿破裂与肺泡或小支气管相通
即造成脓气胸。 表现为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咳嗽剧烈、烦躁不 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叩诊在积液的上方 为鼓音,下方为浊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若支气管胸膜瘘的裂口处形成活瓣,空气只进 不出,即形成张力性气胸。
合用药。
2)抗生素选择
①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阿莫 西林),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类;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 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联用利福平; ③流感嗜血杆菌: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加 舒巴坦); ④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 肟,绿脓杆菌肺炎首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⑤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
5.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 早期血清中抗体产生不多,主要为IgM,且持续
时间较短;后期或恢复期抗体产生较多,以IgG
为主,持续时间较长。因此: 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检测有4倍 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
常用方法有:IgM抗体捕获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
一般可于4小时内得出结果。
(三)神经系统
轻度缺氧表现为:烦躁、嗜睡; 脑水肿时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则, 前囟隆起,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 应迟钝或消失。
(四)消化系统
轻症:常有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重症: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肠鸣音消
失,腹胀严重时呼吸困难加重。
消化道出血时:呕吐咖啡渣样物,大便隐
血阳性或柏油样便。
毒血症
通气功能障碍
换气功能障碍
Pa02↓低氧血症 Paco2↑高碳酸 血症
Pa02和Sa02 均降低 严重--紫绀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功能不全 、酸碱失衡、循环系统改变 、神经系统改变 、消化系统改变
1.呼吸功能不全:
通气和换气障碍,氧进入肺泡及自肺泡弥散至血液均发 生障碍,血氧含量下降,Pa02和Sa02均降低--低氧血症, 血液CO2浓度升高。当SaO2<85%,还原血红蛋白>50g/L 时,则出现发绀。 肺炎早期,以通气障碍为主,仅有缺氧,无明显CO2潴 留,为代偿缺氧,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 改善通气血流比。 随病情进展,换气功能障碍,缺氧基础上--CO2潴留, 此时Pa02和SaO2↓,PaCO2↑,当PaO2<50mmHg, PaCO2>50mmHg,SaO2<85%时即为呼吸衰竭。 为增加呼吸深度,以吸进更多的氧,呼吸辅助肌也参加 活动,因而出现鼻翼扇动和三凹征。
音减弱或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如发现一侧肺有叩诊实音 或/和呼吸音消失,应考虑有无合并胸腔积液或脓胸。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外, 还可累及循环、神经和消化等 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二)循环系统
轻度缺氧可致心率增快,重症可合并心 肌炎和心力衰竭。 1.心肌炎表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 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
(一)外周血检查
1.白细胞检查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