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郑汴一体冶建设区域型物流基地研究发表时间:2014-11-25T15:29:36.96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卫宗超[导读] 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Study on Constructing Regional Logistics Base of "Integration of Zhengzhou and Kaifeng"卫宗超WEI Zong-chao(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475003)(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Kaifeng 475003,China)摘要院随着郑州和开封两市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郑汴一体化也正在向纵深推进,如何建立起“郑汴一体”区域型物流基地,已成为两市需要积极思考的课题之一,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Zhengzhou and Kaifeng, Integration of Zhengzhou and Kaifeng is also speedingup its pace. How to set up the logistics base of "Integration of Zhengzhou and Kaife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topics which are worthy ofpositive thinking for the two cities. This paper does a series of studies on this issu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关键词院“郑汴一体”;物流基地;发展战略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Zhengzhou and Kaifeng";logistics base;development strategy中图分类号院F252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024-031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在特定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域空间里,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由若干个密集分布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城市-区域系统。
城市群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生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
建设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战略,建设区域型物流基地与建设城市群、发展区域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2005 年4 月17 日河南省发改委受省委、省政府委托,在郑州新世纪大厦召开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专题座谈会。
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先后两次提到“一体化”这个概念。
规划中对郑汴一体化做如下描述,“在中原城市群的总体规划中,应将开封作为郑州都市圈的功能城市,将郑州的部分教育职能逐步向开封转移,在郑州不再增加高等教育用地,使开封成为郑州都市圈的教育基地,实现一体化发展”。
“开封市中心距郑州市中心72 公里,两城市边界处相隔不足40 公里,属于45 分钟通勤圈,在郑州的极化效应下,大量要素流向郑州。
如果这种情况不得到及时改变,那么开封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制约。
所以开封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在发展自身优势产业的同时,改变目前发展的被动局面,通过与郑州经济一体化,吸引和利用郑州的各种要素,促进开封的发展。
”2 建设城市联建型物流基地的作用2.1 城市产业功能互补如果把中原城市群中9 个城市看做是组成中原城市群这只木桶的9 块木板,开封就是其中最短的一块。
通过郑汴一体化发展,补上开封这块短板,“木桶”容量得以增加,可以提高中原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郑汴一体化率先实施,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新时期发展的驱动。
要带动中原经济崛起,城市群里不能有拉后腿的,因此通过郑汴一体化带动开封发展是一种客观要求。
同时,郑汴一体化也是做大做强郑州这个“龙头”的需要。
开封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特别是和郑州市有所错位。
郑州和新乡、焦作、洛阳、许昌等市,工业基础都很雄厚,而开封工业基础较差。
但开封旅游资源强、文化资源深厚、教育资源丰富。
两个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调发展,具备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2.2 产业结构互相搭配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速。
目前,郑州市积极向东部进行推进,这一方面有利于郑汴一体化的率先发展,为“郑汴一体”建设区域型物流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产业布局结构,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弥补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郑东新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它既是地区商业中心,也是技术研发中心,为新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而对比郑东新区,中牟境内的发展环节中却存在着一些障碍与问题,一是非农业用地较多,多为沙荒地;二是缺乏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因此在城市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情况,做好产业结构搭配,实现优势互补。
2.3 郑州物流业日渐发展,城市交通分流日趋紧迫虽然郑州市城区已有禁行规定,但是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伴随着需求的发展而发展的。
物流业的两大形态分别为商业物流和生产物流。
其中生产物流的商品集散地可以是规划的物流园区或者工业园区,但覆盖范围一般包括市区主要的商场、卖场;商业物流的集散地则更加复杂,各种储运公司和快递公司星罗棋布,覆盖范围包括了城市的各种商业中心和几乎全部居民区。
在大型货车同行受阻的情况下,市区物流表现为小型运输车辆的零担货运。
这为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对全省各主要城市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高速公路车流量最大的区域为京港澳高速,其次为连霍高速。
而郑州市作为我国公路运输南北向干线和东西向干线交汇点,车流量是所有城市中最大的,两大主干高速公路在经过郑州段时尤为繁忙。
郑汴一体化之后将带来巨大商机,仅沿郑汴产业带就已在建包括了三个汽车工业园和三个制造工业园。
如果这些工业园的物流业务全部由郑州市现有物流设施来承担,或者全部建立自建物流体系,将对郑州市未来的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
开封市作为距离郑州市最近的城市,对郑州市的物流业务进行分流具有距离优势。
开封市北临连霍高速、东临大广、兰南高速,公路运输较为便利;铁路运输方面作为陇海铁路线上郑州的毗邻站,也较为便利。
在郑汴一体化建设中,作为郑开大道的东起点,建设郑汴区域型物流基地,服务覆盖郑开产业带也十分可行。
因而建立郑汴区域物流基地对郑州物流业务进行分流较为可行。
3 建设郑汴一体化区域型物流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分析3.1 交通优势目前,在郑州市与开封市的陆地运输干线中,已经建成的主要公路直线有三条,即连霍高速开洛段、郑开大道、郑汴路(国道310)。
铁路支线连接为陇海铁路,它是连接我国东西向铁路的主要干线之一。
在进行郑汴一体化区域型物流基地时,需要建设的路基交通线包括郑汴货运快速路、铁路客运快速专线以及郑汴轻轨等。
在其他主要运输方式中,人们可以通过郑州东南部的新郑国际机场,可以直达除西藏、青海以外的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共48个城市。
郑州市地处我国腹地,是我国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同时还是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的交汇处,交通运输发展成熟。
此外,郑州站还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客运站之一,铁路运输发达;在公路方面,郑州最为我国的七大公路枢纽城市之一,陆地运输发展成熟,适宜建立大型区域型物流基地,适应了物流基地覆盖面广、货物流通量大、服务类型多样的发展需求,有利于郑汴一体化物流运输行业的长远发展。
3.2 需求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郑州正在大力开发建设“郑东新区”,积极发挥区位为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开封也在大力开发“汴西新区”,努力拓展开封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就两地经济发展的空间方向而言,随着两市空间距离的逐步拉近,建立“郑汴一体化”区域型物流基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郑汴一体化是“郑州都市圈”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两市相距仅40 公里左右,在国际公认的50 公里或1 小时都市圈通勤半径之内。
在郑汴之间计划建立起十公里范围的经济产业带,以满足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此需求之下,从物流的最短距离运输理念、集约化、低成本化发展思路和现有物流设施的实际吞吐量来看,仅依托郑东新区的物流中心和相关物流设施是明显不足以应对的。
临近开封新区的货物集散应当由两地共建的郑汴一体化区域型物流基地来完成。
3.3 资源优势郑汴一体化带来的教育对接,使得开封市三所高等高校的发展得到了促进,自2006 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办物流专业以来,开封市区范围内各高校、中专、技校也纷纷开办了相关专业和课程。
这对于物流人力资源的本地化成为现实,为郑汴建设区域型物流基地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人力资源保证。
3.4 产业优势郑州是中国铁路真正的心脏,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郑州市的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现在郑州市仍处于规划和建设当中的物流园区主要有管城区五里堡村的物流配送中心、郑东新区物流园区项目、郑东新区香江现代物流商贸区、郑东新区商住物流区内的澳柯玛流通产业园区和毗邻107 国道的河南省汽车配件物流贸易园区。
郑汴一体化所带来的共同发展可以借鉴郑州市区域型物流基地的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充分利用郑州大型物流基地建设和规划所带来的产业资源,借助一体化求发展。
3.5 郑汴一体化为郑汴物流基地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郑汴一体化虽然在资源、区位、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优势,但这些优势能否一一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目前物流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政策”和“机遇”两大变数,政府政策对郑汴两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正反两面。
其中,反面影响主要指政府采取的政策没能起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稳定经济秩序,扩大经济发展规模与提升地区影响力的作用;而机遇主要指郑汴两市周边发展环境对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积极的发展环境可以为郑汴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郑汴两市还有可能因为错失发展良机而引发发展危机。
其中,郑汴一体化为郑汴物流基地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郑州市在郑汴一体化发展中可能会在掌握资源和市场优势后转而与洛阳合作发展豫西物流基地,弃开封的发展于不顾;二是商丘等地经济发展成熟后可能会出现郑州兼并开封现有的物流业与商丘市物流基地二强鼎立的局面;三是因开封物流发展缓慢而出现郑汴一体化发展供求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