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间本院所收治的57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了分组施治。
结果:使用了环丙沙星的治疗组在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有效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体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良好效果。
结论:环丙沙星作为一种广抗菌谱、效果好、安全、抗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可以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药物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喹诺酮;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是指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组织器官所组成的系统总称,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也就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1]。
泌尿系统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按照发病机理而言,其既可以由身体其它系统的病变所引发,又会反过来影响到身体其它系统甚至全身。
患者患泌尿疾病后的临床表现既可能局限在泌尿系统本身,例如排尿改变、尿液尿质改变、尿道肿块或者疼痛等,但也有可能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高血压、水肿、贫血等方面。
因此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性质可能需要综合身体情况来看[2]。
对于泌尿系统患者而言,泌尿系统感染在泌尿系统疾病以及临床感染性疾病中都占有着显著比例。
据统计,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排名据第一位的是革兰阴性杆菌,由于其具备多药耐药性且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头孢菌素类和单环B内酰胺类等新的广谱抗菌药物都具有显著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为了探讨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间本院所收治的57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感染发生、处理及治疗过程进行了回溯式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性资料:选择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间本院所收治的57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区间为21岁~54岁,平均年龄为37.1土5.4岁;其中男性398例,女性174例。
患者主要存在以下临床表现:
1)自我感觉发热、头疼、腰部酸疼、排尿异常(例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性症状);2)临床也发现尿失禁和尿潴留;3)存在肾盂肾炎的患者则常见有细菌尿和血尿。
患者均为确认为泌尿系统感染,其中按照感染类型分为下尿路感染患者447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02例,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患者23例。
所有患者被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6例,其中两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感染类型、临床身体条件特征等方面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门诊进行治疗与复查,且在治疗过程中均不适用除抗菌药物之外的抗生素及激素。
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药物(南京新港联合制药生产,Levofloxacin Tablets)进行口服,每日摄入剂量为600mg;治疗组患者则予以环丙沙星进行口服(济南东方制药厂生产,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ablets),每日摄入剂量为800mg;对于下尿路感染的患者每个药物疗程为8~9d,对于急性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则药物疗程为9~10d
1.3疗效对比: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分析依照我国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应章节进行判别,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恢复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情况等四方面来进行疗效的判定具体如下:
痊愈:在临床症状、体征、血尿常规、病原菌清楚状况四方面均显示与正常人无异;显效: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但上述四项指标中仅有三项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病情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但在上述四项指标中仅有两项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的病情较治疗前并未发生明显改善甚至还有所加重。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5.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其中在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有效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P <0.05)。
其中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为皮疹8例,皮炎6例。
3喹诺酮药物的药理及病理
3.1药物机理及特点喹诺酮类药物据医学统计具备以下显著特点:
1)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是对于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杆菌具备较高的抗菌活性,同时对于多数耐药菌株例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也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2)使用时的交叉耐药性较低,基本可以忽略,不会发生质粒介导的耐药性;3)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较广,在体内以及各种组织中都具有较高的浓度,因此可以实现有效抑制细菌并保持较优的杀菌浓度;4)可以通过简单的口服作用实现给药,同时也可有注射剂针对有需要的患者,给药途径选择多。
5)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因此可以在使用次数不多的前提下实现较好的药物效果;6)药物的价钱合适,与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相比,同等抗菌作用下实现的价格优势;
7)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临床性能较稳定。
主要包含胃肠道症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反应。
8)因而本类药成为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中发展最为迅速[3],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化疗药物。
3.2常见不良反应经临床经验数据总结,使用喹诺酮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如下几种:
1)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不适、疼痛等常见胃肠道反应;2)中枢神经类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头晕、睡眠不良等反应,同时部分患者可能诱发精神类疾病症状;3)癫痫,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在机理上可能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药物作用,因此有可能对部分患者引发癫痫,因此对于存在癫痫病史或家族病史的患者控制使用;4)对孕妇和幼儿的副作用,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对于软骨的发育会造成影响,而孕妇与幼儿属于身体虚弱的患者,因此必须控制使用;5)可能会诱发产生结晶尿;重点控制碱性尿体质患者中的使用;6)一旦对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的喹诺酮药物,则极易致使患者发生肝部损伤。
3讨论
在对医院近10年来经诊断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标本取样所分离出的细菌中结果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最高,同时真菌感染也处于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3]。
喹诺酮类(4-quinolones)药物在医学上的其它称呼还包括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从功用上而言其是一类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最显效的作用是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但同时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某些品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喹诺酮按照发明时间的先后次序及抗菌性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代。
其中第一代与第二代由于其抗菌谱方面的狭隘性以及医学更新换代的需要,基本上已经较少使用于临床,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第三代喹诺酮,其对于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对一些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则进一步加强[4]。
为了探讨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本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间本院所收治的57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了分组施治。
结果显示,使用了环丙沙星的治疗组在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有效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率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备统计学差异,体现了喹诺酮类药物的良好效果。
因此环丙沙星作为一种广抗菌谱、效果好、安全、抗耐药性的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可以临床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药物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德梅. 层级管理在泌尿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11(25):97.
[2] 姜凤贵.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92例临床体会[J]. 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4):165
[3] 龚光霞.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89例[J]. 中国卫生产业,2011,08(7):55~56
[4] 张水娥,彭勤,叶祖峰.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