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测试题公司/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劳动合同法》共(八)章,(98)条。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2、《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须停工治疗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试用期(中止)。
13、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5、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
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16、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7、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60)天内,先到户籍所在地街道或乡镇劳动保障所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后到区劳动保障管理机构申请失业保险金。
18、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
解除劳
(×)
7、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超过1年还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期限不少于1年的劳动合同。(×)
8、劳动法中所称的竞业禁止,一般是指法定禁止。(×)
9、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0、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最长不超过12个月。(×)
11、补偿金适用于劳动合同的“违法解除”。 (×)
12、员工用假文凭骗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旦事发,劳动合同无效,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员劳动报酬。(×)
13、用人单位保存劳动考勤记录不得少于2年。(√)
14、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5、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C)。
A、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
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D、经济关系
6、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A);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D、给予警告
7、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A)。
A、继续有效
B、失去效力
C、效力视情况而定
D、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有效
8、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B)劳动合同的履行。
A、影响
B、不影响
C、不一定影响
D、法律未规定是否影响
9、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
A、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B、发生合并或者分立
C、变更投资人
D、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14、在法定情形下,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C)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A、工会
B、全体职工
C、工会或者全体职工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15、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B)年备查。
A、一
B、二
C、三
D、五
16、集体合同由(A)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
A、工会
B、职工代表大会
C、监事会
D、股东代表大会
17、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由(C)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支付。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一个半月
D、二个月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BCD)
A、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C、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2、劳动者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AB )
A、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B、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C、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D、劳动者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3、下面哪些是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条件?(ABCD)
A、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裁减人员的程序是(ABC)
A、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
B、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C、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裁减方案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