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机构改革看政府组织机构变革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上海市机构改革方案。
经过调整,上海市政府将设置工作部门44个。
其中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3个,直属机构21个,另设部门管理机构6个。
上海市此轮机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上海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
其中包括例如:组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工业行业职责,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的相关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不在保留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组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将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职责,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内贸管理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粮食局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管理;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由合署办公调整为分别设置。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和上海市国家税务局继续实行合署办公;组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上海市人事局的职责,上海市劳动和保障局的职责,上海市医疗保险局的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建上海市公务员局,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由上海市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部门管理机构,由上海市卫生局管理;组建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职责,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职责,整合划入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中存在转变政府职能未到位,关系未理顺、人员结构不合理,分流安置难等难点。
应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理顺各种关系;控制人员编制,解决人员分流问题;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思维观念。
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借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需要;是加强公共服务,增强人民满意度的需要。
首先,行政审批权过多过滥施腐败的一个重要滋生地。
大部制体制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减少政府机构,从而将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一些部门权钱交易的机会。
这对限制公共权力的使用范围,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止腐败的大面积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无疑会对政府的管理和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实行大部体制管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沟通难,协调难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整合和调整,能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减少机构的数量,减少过多的协调和沟通的环节,这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政府组织结构的深刻
变革,涉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
而且,大部制改革是在我国现有的政治与行政体制框架内进行的,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因素。
大部制设立之后,部委的内部组织形式将发生很大变化,在现有的以部,司,处为主要层级形式的模式之外,可能出现部,管理局,处等层级形式,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关系。
大部门之中,原来由独立部门合并进来的内部管理局或执行局将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这些相对独立的管理局或执行局之间,应建立起协调和内部沟通的机制。
大部制下,管理幅度变大,需要平衡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大部制下,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成为政府能否履行职能的重要因素。
领导者应对其下属具有独立职能的机构实施有效管理,使其职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当部门职能领域变大,权力与职责相应增多,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对部门实施监督。
大部制改革所涉及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只有根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才能得到解决。
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组织结构至关重要。
在国家深化政府组织结构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行政管理在国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