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2019-2020年《创新设计》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及答案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指导意见学法指导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用图示法归纳战后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2.通过经济决定政治的道理理解欧共体、日本外交政策的变化。

知识点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

(3)当时欧洲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

2.形成(1)1951年,法国等六国成立________。

(2)1958年,六国又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上述三组织合并为________,简称欧共体。

3.措施建立________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加强科技合作。

(1)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2)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

(3)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削弱,不得不调整对欧政策。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根本原因是对抗苏联。

() 2.(判断)欧共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

()3.(思考)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实质上他是意在说明什么?试答:知识点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背景(1)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________,日本政府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

(2)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衰竭。

2.原因(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提供________援助。

(2)战后初期________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________。

(4)把发展_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3.成就: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________。

(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________的政策,实行以________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________、日、________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既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1.(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对日本实行了分区占领。

()2.(判断)美国的支持与帮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思考)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尼克松说的“他们”指的是什么?试答:知识点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________。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________的战场。

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________、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3.兴起(1)标志: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________》,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2)含义:积极地反对________和霸权主义,主张用________代替“冷战”,实行全面裁军,销毁________。

(3)意义:标志着_______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________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1.(判断)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世界多极化出现。

()2.(判断)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实力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3.(思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提出了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日本提出“日本要运用经济、技术力量,积极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这体现出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试答:[误区警示]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误区警示] 欧洲共同体不等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显示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绝非是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图解历史] 战后日本的崛起[误区警示] 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误区警示] 日本崛起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

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误区警示] 不结盟运动并非绝对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个大国结盟,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不参加美苏争霸。

不结盟运动本身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而结成的一种联盟。

[图解历史]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1.(1)美国 2.(1)欧洲煤钢共同体(3)欧洲共同体 3.关税 4.(2)独立自主预习评价 1.× 2.× 3.反对武力统一欧洲。

知识点二1.(1)单独占领 2.(1)战争赔款资金和物资(2)民主化(3)教育(4)经济3.第二位 4.(1)一边倒日美关系(2)美西欧预习评价 1.× 2.× 3.欧共体和日本知识点三1.(1)独立国家(2)美苏争霸 2.独立3.(1)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2)殖民主义和平共处核武器(3)第三世界超级大国预习评价 1.× 2.√ 3.体现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

主题欧共体的特点和影响[史料探究]1.西欧走向联合史料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①……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注:①表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

思考史料表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2.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史料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①……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舒曼计划》(1950年) 注:①法德两国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前提条件。

思考在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是怎么解决的?答案法德矛盾。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欧洲一体化的影响史料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注:表明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成为与美国经济竞争的强有力对手。

思考据史料,分析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史论形成] 欧洲一体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由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个经济领域。

(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外交领域。

(3)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2.影响(1)对欧洲①欧共体的出现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它发展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政局日趋稳定。

②促进了欧共体内部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经济的发展。

(2)对世界①欧共体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加上日本的崛起,动摇了美国霸主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欧共体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给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抗衡以有力的支持。

③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发展,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

主题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料探究]1.西欧、日本的崛起史料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①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注:①是指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思考根据史料分析,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控制力衰退,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史料思考结合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及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答案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原因: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

[史论形成] 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世界经济发展的多极化决定了政治发展的多极化。

2.具体原因(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其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着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名家论史]观点:法国不只是在政治和军事上与美国分庭抗礼,还试图打破美国在经济上对西方世界的垄断。

且不说别的,单说戴高乐对法国经济的独立性就十分看重。

靠着一个马歇尔计划,美国成功将自己的经济触角伸到了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

对于法国的种种经济渗透,戴高乐表现得非常警惕,对法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尽可能地严防死守。

——文天尧导读:史料表明法国这些举措说明法国试图摆脱来自于美国的控制,这意味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1.(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A.抗衡苏联的经济制裁B.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出现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解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它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然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答案 B2.(2017·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一声明的实践结果是()A.遭到德国的强烈反对B.不了了之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D.推动了东西方的缓和解析这一声明的实践结果是法德走向和解,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推动了欧洲的联合及二战后西欧地区的复兴,故A、B、D项错误,故C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