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起重机考试试卷1、起重机的常见事故不包括D 。
A、起重机倾覆B、折臂C、吊物坠落D、爆炸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SG Z7003-2004)规定,有关记录的不正确叙述的是D 。
28条A、记录可分为质量、技术和安全记录B、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检验检测吋予以记录C、档记录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当划改D、技术记录中不包括工作指令、协议或者合同3、为保证起重机的正常工作构件应能承担所受的载荷,能满足A 的要求。
A、强度、刚性(度人稳定性B、强度、刚性(度)C、刚性(度)、稳定性D、强度、稳定性4、是把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质量转变装置A、液压马达B、柱式液压泵C、齿轮泵D、叶片泵5、《特种设备目录》(2104年第114号)规定,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吨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D 吨,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米的起重机。
A、0.5B、1C、2D、3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及第一号修改单规定,设定的检验项目,如果不能满足起重机械安全性能要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检验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验项目。
增加的检验项目应当报经」_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后执行。
A、市B、省C、国家D、县08版7015-8条7、《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及第一号修改单规定,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若检验人员当场向使用单位出具《特种设备检测意见通知书(1)》则表示检测结论综合判定为A、合格B、合格,但有整改要求C、不合格,有整改要求D、不合格&《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及第一号修改单规定,检验单位接到使用单位定期检验申请后,应当及时安排具有相应检验资格的人员进行检验。
A、一名B、至少一名C、至少两名D、至少三名08版13条9、《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及第一号修改单规定,检验机构在检验(包括复检)工作完成后的B个工作日内,出具《起重机械定期(首检)检验报告》。
A、10B、15C、20D、8 18 条10、《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重机的设计预期寿命是指设计预设的该起重机从开始使用起到最终报废吋止能完成的_2_。
3.2.1A、载荷作用次数B、机构工作循环数C、电动机工作次数D、总工作循环数1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起重机结构设计计算可采用设汁法或者极限状态设计法。
4.1.3A、许用应力B、安全系数C、强度极限D、屈服极限1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主要受力构件失去时不应修复,应报废。
3.9.1A、承载能力B、工作能力C、整体稳定性D、稳定性1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主要受力构件发生腐蚀时,应进行检查和测量,当主要受力构件断面腐蚀达到设计厚度 A %时,如不应修复,应报废。
A、10B、15C、20D、2514、《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在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应选用D钢丝绳。
A、点接触B、线接触C、钢绞线D、镀锌15、钢丝绳绳芯的作用是起支撑作用,并具有一定的C 作用。
A、承载B、减震C、润滑D、耐热16、《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钢丝绳端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C倍。
表57A、3B、4C、6D、817、焊接卷筒多采用牌号为A 钢材。
3811-6.3.3.2.1A、Q345B、35#C、Q235D、45#1&起重机滑轮直径与钢丝绳直径之比保持一定的值,其作用主要是提高钢丝绳的丄^。
A、使用寿命B、刚度C、韧性D、抗拉强度3811-6.3.3.2.319、桥式起重机上的卷筒,其表面加工出螺旋槽,以增大卷筒与钢丝绳之间的接触面积,减轻钢丝绳的C 和摩擦,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A、压力B、重力C、接触应力D、拉力20、吊钩组由吊钩、滑轮、吊钩横梁、吊钩螺母、D、拉板和滑轮外罩等组成。
A、卷筒B、减速器C、钢丝绳D、推力轴承21、支持制动的作用是在起升机构中将起升的物品支持在悬空状态,由丄制动器产生支持制动作用。
A、任何方式作用的B、电气式C、电磁式D、机械式2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对于有A的传动机构,应装设极限力矩联轴器。
A、自锁可能B、互锁可能C、联锁可能D、齿轮2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起重机械1级焊缝施焊后应具C。
A、有效性B、稳定性C、可追溯性D、可焊性24、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靠」_传递力。
A、连接间的螺杆B、连接间的螺母C、连接间的螺栓D、连接间的摩擦力25、性能等级为10.9级的高强度螺栓,其中数字9表示D 。
参考资料P21A、公称屈服强度B、公称抗拉强度C、抗剪强度D、公称屈服强度和公称抗拉强度比值(屈强比)的10倍为92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检验人员应检验焊缝尺寸,长度和二_符合焊接技术规程或设计图样的要求。
3.3.11.dA、位置B、质量C、等级D、类型27、塔式起重机的销轴连接方式一般不应用在」_。
A、起重臂之间B、回转轴承与平台之间C、起重臂与回转平台之间D、平衡臂与回转平台之间2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采用控制屏控制的绕线型转子异步电动机驱动的起升机构,下降时宜设有一档低速,下降调速过程应有电气制动。
电气制动包括反接制动、单相制动、能耗制动和D 。
7.5.5.2A、机械制动B、空载制动C、满载制动D、再生发电制动29、起重机的起升机构应设置异常失电保护功能,当调速装置或正方向接触器故障导致电动机失控时,制动器应立即上闸。
3811-7.4.6A、正向B、反向C、定子D、转子30、用超速保护幵关做超速保护装置时,其动作整定值约为电动机额定下降速度的二。
A、1.05-1.1B、1.1-1.2C、1.25^1.4D、1.3-1.5 3811-7.4.731、下列条件时,起升电机可能处于再生发电制动状态的是C 。
A、电机上升方向来接电,转子内较大的外接电阻,负载为额定负载。
B、电机下降方向来接电,转子内无外接电阻,空钩。
C、电机下降方向来接电,负载为额定负载D、电机上升方向来接电,转子内无外接电阻,空钩32、《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换向接触器和其他同时闭合会引起短路事故的接触器之间,应设置A 和机械联锁。
7.5.1.1A、电气联锁B、继电器C、安全触点D、制动环节3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变频调速系统采用制动单元时,起升机构电阻器不应选用A 电阻器7.5.1.3.3A、频敏B、滑动C、串联D、并联3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起重机械本体的金属结构应与供电线路的B可靠连接。
8.8.2A、零线B、保护导线C、控制线路D、安全回路3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每台起重机械应有一个或多个可以操作控制站操作的紧急停止开关,紧急情况时,应能停止D 的驱动机构。
紧急停止开关动作时不应切断可能造成物品坠落的动力回路(如电磁盘、气动吸持装置)。
A、正在起升B、正在下降C、水平动力D、所有运动 6.2.436、《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每台起重机的照明回路的进线应从 B 单独供电,当切断起重机械总电源幵关时,工作照明不应断电。
A、起重机械总电源开关后侧B、起重机械电源侧C、起重机械总接触器侧D、起重机械继电器侧8.10.137、《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2011)规定,安装在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其防护等级可以为IP00,但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IP00的意思是:IP为B防护等级,00表示无防护。
A、线圈B、外壳C、导线D、电磁干扰3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08)规定,便携式(含地操、遥控)按钮盘的控制电源不应大于C V。
08版B7.llA、36B、24C、50D、123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对动力驱动的动臂变幅起重机(液压变幅除外),应在臂架俯仰行程的极限位置处设臂架低位置和高位置的上_。
A、幅度限位器B、行程限位器C、角度限位器D、缓冲装置9.2.3.14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工作状态下的抗风制动装置可采用制动器、轮边制动器、夹轨器、顶轨器、压轨器、别轨器等,其制动与释放动作应考虑与」连锁并应能从操作室内进行操作。
9.4.1.2A、运行机构氏起升机构C、变幅机构D、回转机构4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2008)规定,对于室外作业的高大起重机应安装风速仪,风速仪应安装在起重机B。
9.7.6.1.1A、下部迎风处B、上部迎风处C、中部迎风处D、上部挡风处4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一部分:总则》(GB6067.1-2010)规定,多层布置桥式起重机吋,下9.6.5.3层起重机应采用电缆或A供电。
A、安全滑触线B、滑线C、绝缘铜线D、绝缘线43、《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需要经常在高空进行起重机械自身检修作业的起重机,应装设安全可靠的_ 。
9.7.6.4A、检修吊笼和平台B、防坠装置C、防摇装置D、安全绳44、《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2011)规定,主梁应有上拱度,上拱最高点应在跨度中部B S范围内。
5.3.9A、1/5B、1/10C、1/15D、1/2045、应力集中是指结构截面有吋,应力的分布不均勻,在某点的应力比平均值大许多倍的现象。
A、不变化B、平缓变化C、突然变化D、断裂46、偏轨箱型梁疲劳裂纹一般发生在跨中的焊缝及焊缝附近的母材上,因为该部位存在较大的_D 和应力集中。
A、拉应力B、压应力C、剪应力D、交变应力47、用钢卷尺测量桥式起重机跨度偏差等于二_。
A、实测值和测量修正值之和B、实测值和测量修正值之差C、实测值+测量修正值+钢卷尺的计量修正值D、实测值+测量修正值+钢卷尺的计量修正值与理论跨度之差48、《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2011)规定,主梁腹板的局部翘曲,以1米平尺测量,离上翼板H/3以内不应大于A t z其余区域不应大于l・2t (t为腹板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