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的基础知识

文献的基础知识


二次文献
例如:检索工具:书目、 索引、文摘、辞典等。
三次文献
指在有关的一次文献 或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分 析、综合提炼、重组而形 成的再生文献。又称“参 考性文献”或“研究文献 的文献”。
例如:文献指南、百 科全书、综述、述评 等。
特点: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功效上的参考性
综述
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 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 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 后的发展进行预测,或对有关问题提出中 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会议文献
指在各种学术会议、 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论 文和报告,它是最新研 究成果公布于世的一种 主要方式。
专利文献
是指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文 件的统称,其内容集技术、经济、 法律于一体。包括专利说明书、专 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 具以及有关专利的法律性文件。
标准文献
标准是按规定程序制订, 经权威机构公认或主管部门批 准的在特定范围内执行的规格、 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什么是参考文献?
作者在撰写论文或专著时,在某一 学科问题研究上援引了他人或前人的相 关文献,就必须进行标引,并按照一定 的格式著录,形成文后的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的作用
★ 注明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 反映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
★ 表明学科的继承性。
★ 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 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文献信 息,推动资源共享。
期刊
特点 a、期刊以品种为单位形成知 识流; b、内容新颖、及时、广泛, 但不如图书成熟; c、期刊一般不修订再版。 d、科技期刊 是最重要的一次 文献。
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 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 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 告》,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 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不定期出版),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 标综合评估。
书 参考类 (参考工具书,如百科全书、手册等)
图书
特点:主题突出,内容系 统,论述全面深入,知识 成熟稳定。 出版的周期长,因而其内 容一般就缺乏最新的研究 成果。
期刊



报 纸 一般以年为限、逐年
版 物
出版,系统概述上年 度有关事物或学科的 进展情况,汇集有关
年 鉴 重要文献及统计资料
的资料性工具书。
产品资料
指各家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 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 本、产品目录、说明书和厂商的 情况介绍等
技术档案
指在生产建设和科技活动中形成的、 有一定工程对象的技术性文件的总称, 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和 审批文件、研究计划、研究方案、技术 措施、调查材料、设计计算、数据、图 纸和工艺卡等一系列文件
* 中国标准的等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企业标准
* 中国标准的分类:按《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学位论文
是学位制度的产物,它是作者 为取得专业资格的学位而提交的 研究论文,论文介绍其调查、发现 或研究成果,它有学士、硕士和 博士论文层次之分。
政府出版物
指各国政府部门及 其所属机构发表的文献, 包括行政性文件和科技 文件两类。
目前许多单位主要以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2008)作为核心期刊的判断依据。
科技报告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标准文献
文 献
学位论文
政府出版物
产品资料
技术档案
科技报告
是指报道科学研究项目和开 发调查工作的成果总结,或是其 进展中的阶段性进展情况报告。
特点:a反映新的科研成果迅速; b内容多样化; c质量参差不齐; d保密性强; e每份报告独立成册,有连续编号。
★ 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 计量学分析
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参考[国家标准]GB/T7714-2005 文 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标准]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 献著录规则》系GB/T7714-1987《文后参考 文献著录规则》的修订版。
指未经过付印的 原始记录。
零次文献
例如:书信、手稿、笔记、 会议录等。
指根据科研成果 撰写的首次发表的 原始文献。
一次文献
例如:期刊论文、研究报 告、专利说明书、会议文 献等。
指按一定的方法对 分散无组织的一次文献 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 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又 称“检索性文献”或 “线索性文献”。
知识要点
★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文献类型的识别
文献的概念
文献是记录 有知识的一 切载体。


知识

内容




物质

载体

只有将知识用文字、图象、声频、视频、编码等 各种符号,采用书写、印刷或其他诸如光学、电磁学等 方法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才叫文献。
文献的类型
♦按照文献的载体材料和制作方式划分, 手抄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
♦按文献的出版特点划分 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按照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的深度分,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印刷型文献
载体:纸张 记录手段:印刷技术 实例:教科书 特点:可直接阅读,方便 使用;但存贮密度低,占 用空间大,不易长久保存。
缩微型文献
载体:感光材料 记录手段:光学缩微技术 实例:缩微平片、缩微胶片 特点:体积小;价格低;存贮密度大;但不能直 接阅读
声像型文献
载体:电磁材料 记录手段:磁记录、光学技术 实例:录音带、录像带、幻灯 片、影视片等 特点:直观、生动、形象;成 本高;不易检索和更新。
机读型文献
载体:磁性材料 记录手段:计算机输入和输出 实例:磁盘、光盘 特点:存储密度高、速度快;
易复制;成本高;不能 直接阅读。

阅读类 图书
(教科书、专著、论文集等)
与标准化活动有关的一切 文献都称为标准文献。其主体 是标准,还包括标准形成过程 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 手册及其它出版物。
中国标准概况
* 1957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并于1958年 颁布了第一批国家标准;
* 1978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1979年颁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管理条例”
* 1978年中国标准化协会(CAS)加入了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