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通信机务员考试要点

数据通信机务员考试要点


(5) 标记交换路径(LSP)。一个从入口到出口的交换式路径,在功能上它等效于一 个虚电路。在MPLS网络中,分组传输在LSP(Label-Switched Path)上进行。一个LSP由 一个标记序列标识,它由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径上的所有节点上的相应标记组成。 LSP可以在数据传输前建立(control-driven),也可以在检测到一个数据流后建立(data-
当主机A要与主机B通信时,以下步骤可以将主机B软件指定的 地址(10.0.0.100)解析成主机B硬件指定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1) 根据主机A上的路由表内容,IP确定用于访问主机B的转发IP地址 是10.0.0.100。然后A主机在自己的本地ARP缓存中检查主机B的匹配硬件 地址。 (2) 如果主机A在缓存中没有找到映射,它将询问10.0.0.100的硬件地 址是什么?从而将ARP请求帧广播到本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源主机A的 硬件和软件地址都包括在ARP请求中。本地网络上的每台主机都接收到 ARP请求,并且检查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匹配。如果主机未找到匹配值, 它将丢弃ARP请求。
NAT的翻译可以采取静态翻译和动态翻译两种方式。静态翻译将内部地址和 外部地址一对一对应。当NAT需要确认哪个地址需要翻译,翻译时采用哪个地址端 口时,就使用动态翻译。采用Multiplexing技术,或改变外出数据的源端口技术可以 将多个内部IP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外部地址,这就是PAT(PortAddressTranslator)。 当映射一个外部IP到内部地址时,可以利用TCP的负载均衡技术。使用该技术 时,内部主机基于Round-Robin机制,将外部进来的新连接定向到不同的主机上去。 注意:LoadDistribution只有在映射外部地址到内部的时候才有效。 (笔记)
2.同步技术 1) 异步传送 异步传送的特点是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固定,字符中每个数据位的时间间隔是 固定的。传送数据时,在每个字符代码前增加一个起始位,接着按规定的速率传送字 符的代码位,字符代码位之后是奇偶校验位及一个或多个停止位。字符的起始位用逻 辑“0”表示,它标志字符传送的开始,故又称为传号。停止位用逻辑“1”表示,它标 志传送数据前传送数据线的状态,故又叫空号。由于异步传送是用起、止标志来识别 字符的,故又称为起止传送方式。(笔记)
图3.3.3 RTP数据的封装结构
编码参数
LPC索引 自适应码本时长 增益
0子帧
7 12
1子帧
2 12
2子帧
7 12
3子帧
2 12
总和
24 18 48
脉冲位置
脉冲符号 网格偏移 总计
12
4 1
12
4 1
12
4 1
12
4 1
48
16 16 158
表3.3.3 G.723.1编码5.3?k编码时的比特排列顺序
G.729编码数据在因特网中传 • G.729编码数据在因特网中是封装在RTP数据包的负载中传送的。RTP数据 送时所需带宽估算 的封装结构如图3.3.3 所示。由图可见,G.729编码数据在IP网络中传送时所占 的带宽不仅包含音频编码所占的带宽,还包含RTP头部、UDP头部、IP头部和
数据链路层头部所占的带宽。下面在不考虑静音压缩和数据链路层头部所占 的带宽的情况下,简单估算一下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9语音所占的带宽。 • 由于G.729编码数据每10ms传送一次,每秒需传送100个语音包,每个语音 包都包含12字节的RTP头部、8字节的UDP头部和20字节的IP头部,则每1路 G.729语音所占的带宽为 • (20+8+12)×8×100+8000=40000bit/s=40kbit/s(笔记) •
(1)干线网关:它提供PSTN干线交换机与IP电话网的接口,需要完成No.7信令 和H.323信令的转换。 (2)ATM语音网关:它与干线网关类似,连接ATM和PSTN主干网。 (3)用户网关:它为传统电话机直接接入IP电话网提供接口,故又称为媒 体网关。 用户网关形式很多,如IP电话集线器、IP电话语音卡、调制解调器、 机顶盒、ADSL接入设备、宽带无线IP电话接入设备等。 IP电话集线器也称IP电话HUB,通常可接1~4路电话,采用桌面放置方 式。(笔记)
driven)。
(6) 标记信息库(LIB)。保存在一个LSR(LER)中的标记映射表,在LSR中包含有FEC/ 标记关联信息和关联端口以及介质的封装信息。
10.新的邻接点交互处理协议 IPv4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是独立的协议,负 责IP地址到链路层地址的转换,对不同的链路层协 议要定义不同的ARP。可达性检测的目的是确认相 应IP地址代表的主机或路由器是否还能收发报文, IPv4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IPv6定义了邻居发现协 议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它是一系列的 IPv6的网络控制文协议(ICMPv6)报文,用来管理 相邻节点,即同一链路上的节点之间的交互。邻居 发现协议使用更加有效的多播和单播邻接点发现报 文,取代了ARP、ICMPv4路由器发现和ICMPv4重定 向报文。(笔记)
星型拓扑的网络以中央节点(主站)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一般用于通 信网末端。在一些比较小的数据通信网络中,常采用星型拓扑(主从式)结构,即整个 网络由主站控制和管理,其优点是便于管理和维护,缺点是系统对主站的依赖性太强, 一旦主站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全网瘫痪。概括起来,星型拓扑有如下特点: (1)结构简单,便于管理; (2)控制简单,便于组网; (3)网络延迟小,传输误差低; (4)成本高(通信线路总长度较长);(笔记) (5)对主机性能要求较高。
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 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 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获得 的呢?它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获得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 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 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 顺利进行。(笔记)
•3. G.723.1编码数据在因特网中传送所需带宽估算 • 下面在不考虑静音压缩和数据链路层头部所占的带宽的情况下,简单估 算一下在IP网络中传送一路G.723.1语音所占的带宽。由于G.723.1编码数据每 30?ms传送一次,每秒大约传送33个语音包,每个语音包都包含12字节的RTP 头部、8字节的UTP头部和20字节的IP头部,则每1路G.723.1(比特率为 6.3?kbit/s)语音所占的带宽为 •(20+8+12)×8×33+6300=16860bit/s=16.86kbit/s •则每1路G.723.1(比特率为5.3?kbit/s时)语音所占的带宽为 • (20+8+12)×8×33+5300=15860bit/s=15.86kbit/s(笔记)
只将特定的管理功能,路由表的维护更新以及IP路由协议等功能由软件来实现。(笔
记)
(3) 第三层交换比路由器更智能。通常路由器工作时遵守协议透明性原则,它本身 看不懂第二层的控制信息,它只处理第三层的控制信息,因此必须对每一个分组进行 “拆打”。而第三层交换则可以直接理解第二层的控制信息,处理分组时,不需要进 行“逐层拆打”。
6.NAT技术 IP地址耗尽促成了CIDR的开发,但CIDR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 使用现有的Internet地址。而同时根据 RFC1631(IPNetworkAddressTranslator)开发的NAT可以在多重的Internet子 网中使用相同的IP,以此来减少注册IP地址的使用。 NAT技术使得一个私有网络可以通过Internet注册IP连接到外部世界, 位于内网和外网中的NAT路由器在发送数据包之前,负责把内部IP翻译成外 部合法地址。内部网络的主机不可能同时与外部网络通信,所以只有一部 分内部地址需要翻译。(笔记)
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
由为准。(笔记)
IP QoS 三种模型
• Best-Effort 模型:是目前Internet的缺省服务 模型,主要实现技术是先进先出队列(FIFO) • IntServ模型:业务通过信令向网络申请特定 的QoS服务,网络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 预留资源以承诺满足该请求 • DiffServ模型: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根据业 务的不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 控制和转发来解决拥塞问题(笔记)

3.与路由器的主要区别 第三层交换与路由器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第三层交换可以实现线速率的数据转发能力,而路由器做不到。 (2) 路由器除了必要的硬件支撑外,其复杂的路由处理与强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 软件来实现的,而第三层交换则大量使用了硬件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例如第二层、第三层协议的处理、查表,分组转发等工作都由ASIC芯片完成,
2.网关分类 目前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电话网上使用的 协议并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业务、不同的IP终端,网关必须提供不同的接 口和不同的功能,这样,根据不同的网络特点就需要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 各种网关。主要的网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工控机平台,通过在主机扩 展槽中增加语音卡并配合相应软件构成的网关;另一种为独立的网关设备。 网关根据其功能强弱可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4) 在路由器中每一个分组都要在第三层进行处理,而在第三层交换机中,并不要 求所有的分组都经过第三层处理后再转发。
撇开实现的细节,仅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第三层交换不过是一个更加快 速、廉价的路由器。在网络中,所有路由器承担的角色均可由第三层交换机来替换, 它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性能。(笔记)
7.3.3 路由及路由协议介绍 路由器在运行过程中需根据网络的变化情况实时修改路由选择方式。典型的路 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 路由不会发生变化。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映,因此它一般用于网 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在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