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桡动脉采

新生儿桡动脉采


动脉采血在新生儿的应用
• 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 功能、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 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主动脉到末梢循环都是一致的,不受 肢体局部代谢状态的影响,指标更能真实反映肺的 气体交换,全身酸碱平衡状态和代谢状态,检验结 果可靠;采血时可直接用头皮针向动脉处进行穿刺, 命中率高,采血量不受血管充盈程度的限制、创伤 小,因此动脉穿刺采血逐渐取代了以前广泛采用的 股静脉穿刺采血。但值得指出的是,动脉穿刺采血 难度较大,止血比较困难,对需频繁采血的新生儿, 如对同一部位的动脉反复穿刺抽血易造成穿刺部位 的各种并发症如瘀斑、血肿等,因此在实践中要勤 学苦练,不断提高穿刺技巧,选择最佳穿刺点及方 法,并采用轮流穿刺表浅动脉采血,尽可能保护血 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新方法定位
根据手掌动脉图谱观察到桡动脉与食 指的外侧缘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采用 食指解剖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操作步骤
• 桡动脉穿刺时将患儿 平卧于新生儿辐射台 或暖箱内,用一次性 5.5号头皮针在尾部接 一次性注射器。
操作步骤
• 将新生儿的左右手指 平伸于掌心,给患儿 的食指外侧与掌横纹 相交处作为穿刺点。 将操作者的左手食指 垫在新生儿右手腕部 下方,使手指伸抑约 45° 。
注意事项
• 由于桡动脉较静脉滑,因此进针的速度宜 快,为了避免桡动脉滑动,可以让患儿的 手腕尽量向后进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 定,皮肤绷紧,更容易掌握进针的力度,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是以患儿的食指的外侧 向上与第一掌横纹的相交点。
新方法的优点
• 采用食指解剖定位法进行桡动脉穿刺定位 准确,穿刺成功率高。 • 能够快速做出定位,而使标本采集的时间 大大缩短。 • 操作者的左手能够更好的为患儿的手腕进 行延伸,从而使桡动脉固定,皮肤绷紧, 更容易掌握进针力度。
操作步骤
• 拇指按住新生儿的掌 心,绷紧皮肤,局部 皮肤用安尔碘消毒以 选好的穿刺点位中心, 快速环形消毒,直径 为4cm~5cm,消毒后 右手持针,进针角度 以15°左右为宜。
操作步骤
• 持针头斜面全部进入 皮肤以后,以30°快 速进针,见有动脉血 冲出,左手拇指垫高 针柄15~30°,右手抽 吸,左手固定腕部, 抽出足量血后拔针, 用无菌棉球按压5分钟。
传统动脉采血的优缺点
优点 • 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 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 • 穿刺方便 刺方便 • 较安全。 安全。 缺点 • 新生儿血管细小,动脉搏 新生儿血管细小, 动弱,不易触及,操作者 动弱,不易触及 通常是平感觉来决定, 通常是平感觉来决定,在 一些特殊情况下( 一些特殊情况下(如SARS 患者), ),需要戴多层手套 患者),需要戴多层手套 采集,定位较为困难 采集,定位较为困难。 • 穿刺成功率低,而反复穿 刺成功率低, 刺容易损伤桡神经。 刺容易损伤桡神经。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新方法介绍 动脉
儿科 陈丽花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技术
深静脉采血 传统桡动脉采血
桡动脉采血新方法
血速度慢
容易凝血
出血量少
需反复穿刺抽取
这主要由于新生儿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等的原因。
传统桡动脉采血方法
• 新生儿仰卧位,手心向上,常规消毒皮肤 及操作者左手示指、中指。 • 用消毒的示、中指沿桡骨骨头摸动脉。中 指置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 • 见回血后固定,抽出足量血后拔针,局部 用无菌棉球按压5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