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传染病部分PPT课件

病理学传染病部分PPT课件


3. 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疫情十分严重:
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呈蔓延趋势;]
现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65万。西部地区人口数占全国 的四分之一,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数却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
.
13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人型) 致病因素 :与菌体所含的成分有关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为主

状态多发生在肺、浆膜、滑膜等 增生:结核结节(图11-1B)
变质:干酪样坏死
三种病变常同时并存,但以增生性病变为主, 病变新旧共存,是TB的病变特征。
.
18
3、结核病的转归
转向愈合 ⑴吸收消散 ⑵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转向恶化 ⑴浸润进展 ⑵液化播散
.
19
二、肺结核病
1.原发性肺结核病
初染 ,儿童多见 , 儿童型。
.
6
传染源是指受感染的人和动物。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
①消化道传播,经水源及食物传播;
②呼吸道传播,经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③虫媒传播,经昆虫携带或叮咬传播;
④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通过皮肤或粘膜传播,尤其是破
损的皮肤粘膜,包括性接触、输注带病原体的血液、血制品 及药物,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官移植,日常生活接触等;
1. 全球1/3人口(约20亿)已感染了结核菌,如不采取措施 ;近 10 年内还将有3亿人受结核菌感染。
2. 结核病人不断增加:全球现有结核病人2000万,其中95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还会新发生800-1000万肺结核病 ,其中75%的病人 年龄在15-50岁。如不控制,今后 10年还将有9000万人发病。
⑤母婴传播,如HIV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播给 婴儿。
易感人群是指群体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下而易发生流 行;新生人口增加、易感人口大量流入、或计划免疫实施情 况不佳均可使人群易感性增加。
.
7
传染病的结局一般来说早期隔离治疗, 加强护理,采取心理治疗、病原治疗及对症 治疗、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完全康复 或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也有部份病人可发 生某些并发症而致死亡。
.
8
结核病
伤寒 细菌性痢疾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阿米巴病
血吸虫病
性传.播性疾病
9
结 核 病 tuberculosi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概念: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 病,全身各脏器织均可累及,但以肺结 核最多见.解放前,占死亡率的第一位, 达200—700/10万人,建国后明显减 少,但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 势.WHO通过世界银行提款治疗此病.
渗出性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脑、菌 痢、
增生性炎----结核病、伤寒病。血吸虫 病。
.
5
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结局;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 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式。决定流 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 径和易感人群。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 病的发生与流行时,应采取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三项措施.。
机体缺乏足够免力,病变不易局限
常经淋巴道、血道、支气管播散
(二)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 1. 结核菌感染情况据调查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感染了结 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据研究,其中10%的人发生 了结核病。 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 3000万人发生结核病。 2. 肺结核病的患病情况 目前我国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1.6/10万,
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157.8/10万,估算全国现有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200万。
病变特征: 样坏死
结核结节形成、干酪
.
10
第一节 结核病
一、概述
结核病一种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 染病 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
结核结节形成、干酪样坏死
.
11
一、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 全球结核病流行加剧! 世界卫生组织史无前例地宣布: l993年“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
床病理联系。
.
2
二.分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
2.乙类:21种.V性肝炎、菌痢、阿米巴 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麻 疹、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乙 脑、疟疾.炭疽等21种。
3.丙类:肺TB、血吸虫病、丝虫病、麻 风病。流感、流腮、风疹、新生儿破伤 风等11种。
.
3
三.传染病的发病原理
3. 结核病死亡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每天有8000人死于结核 病。每年的 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 98%的结核病死 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成为头号传染性杀手。
4. 贫穷、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多耐药结核病增多以及 艾滋病流行使结核病问题雪上加霜。
5. 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 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位 12
消化道传播 经皮肤、粘膜伤口感 染 者极少
.
14
索 ①在物体内有亲和力
状 ②破坏线粒体膜,影响细胞R;
因 ③.抑制白细胞游走.
糖子

①引起宿主对结核杆菌剧变
蜡 ②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质 ③剌激T淋巴细胞和巨噬C增
D
殖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变及

迟发型变态反应.
磷 脂
使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 形成TB结节.
.
1
知识要点
1.重要概念: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伤寒小结、
树胶肿等。
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
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细菌性痢疾、化脓性脑膜炎和流行性乙
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4.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
变化及理解临床病理联系
5.性传播性疾病的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理解临
.
15
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 感染的细菌数量及其毒力的大小和机 体的反应性(免疫反应和Ⅳ型变态反 应)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常 同时发生并相伴出现,贯穿在结核病 的过程中 。
见图11-1A
.
16
结核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
.
17
2、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早期免疫力低、菌量多,机体严重
1.病原体侵入人体的途径;
绝大多数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侵 入人体。少部分直接经血液、淋巴、 胎盘输入人体。
2.病原体在人体内蔓延扩散;
直接在组织内蔓延扩散(与病原体 产生的酶有关),经淋巴道,经血道.
.
4
四.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三大基本病变
变质性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乙型肝炎、乙型脑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