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最开始我去看《我是演说家》也就是因为她的那篇疯传了的《国强则少年强》,确实慷慨激昂。

她的每一次演讲,你能感觉到跨度非常大,历史的维度展现时间的跨度,国际的事件展示空间的跨度,是一个拥有超乎她的年龄的维度的演讲者。

我是在听了熊浩和许吉如的演讲之后,才知道,演讲,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做啊。

本文是品才精心收集的《我是演说家》节目观后感,仅供参考!一对于中国的文化,绝大多数,可以说,我并不喜欢。

我的认可与支持,只因为,这些是我们自家的东西。

因为是中国的,所以我尝试过让自己去喜欢它们,可惜,我失败了。

比如说,《道德经》,很多人将其捧上天,我也希望它真能是一本解开天机的超级秘笈。

可是看字面,感觉不过尔尔,看注解,很是一般。

那我只能谦虚地想,也许,要等我老一点了,才能看出它的神奇之处吧。

比如说,很多人会宣扬,说汉服才是我们的民族服饰,即使打出这个感情牌,我还是无法让自己喜欢上汉服。

而谈到乐器,我也希望自己能喜欢自家的乐器,可我的大脑无论听几次都只有一个判断——中国乐器的声音,真的好难听!萧,笛,琴,二胡,葫芦丝,埙……怎么催眠自己都办不到。

直到有一天,听到了筝的声音,才算是找到了悦耳的音波。

冯满天的阮,声音也不错,他用音域窄的中国乐器奏出流行音乐,这一点我在标叔的电影里看过二胡奏西方音乐,所以没什么惊喜。

那么,我希望中国乐器的音色能好一点,音域不广不要紧。

声音好听了,何愁没有继承者?何愁年轻人都扑向吉他?二热爱某一事物,为之付出,是对还是错呢?要我说,行为上,并没有什么错。

像曹龙飞,入股一只外国的不负债的小球队。

我觉得,值得支持。

因为他只是热爱、关心、同情、支持,并没有贪图什么利益的回报。

如果有什么欲望,那就是“这是我的球队”的骄傲吧。

现实里,我并不支持某些人所谓的付出。

比如粉丝对明星的付出。

如果,粉丝只是希望明星幸福,只要ta过得好,你就心满意足,那很好,你跟曹龙飞一样,我支持你的付出。

可是呢,粉丝的性质通常并不单纯,只要ta好就足够也是睁眼说瞎话。

粉丝的付出通常抱有着目的,抱着希求明星好感、拉进关系的目的,一切只出于内心中满满的占有欲。

哪一天没有欲望了,对那个明星也就冷淡了。

我不支持,不是因为目的不纯,只是因为这些人的幻想不实际而已。

那么多人对明星狂热,每个都说永远爱永远支持,凭什么你会是那个占有的人?每一个满欲的粉丝,都只能在不满足中挣扎到不再喜欢明星的时候。

要付出,要么不求回报,要么讲求实际。

如果唱歌,想到的是成为明星,那你一定不怎么喜欢唱歌,而是喜欢成名。

成名不太实际,因为运气很重要,当然,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只能当作一个附加目标。

不要只想成名,这样不会幸福,唱歌也会变成痛苦。

如果能纯粹喜欢,不把那个东西、那个行为当作赚取名利的手段、工具,那才幸福。

三梁植一如既往的民族大义爆棚,演讲很好,道德与情感成就了又一场感人的演说。

只是呢,人都是正正常常、普普通通的人,不是运行道德程序的机械,而且旁观者感受的东西也跟当局者并不相同。

那么当一个人脸不红气不喘地“全然正面”地激昂陈述别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很值得保有一点尊重真实的理智。

梁植曾在微博说,乐嘉在他演讲完后都要问他感觉哪里演讲得好哪里不好,他认为乐嘉太认真了,这节目只是一个比赛而已。

或许这才是日常生活的梁植吧。

来点民族大义也不错,至少,快节奏、重利益的当下中国社会,需要这些有意义的事物的浸润,让大家的灵魂跟上自己的躯体。

剩下的,就是无尽的探索了……关于演讲,我可以说是演讲小白中的小白,因为从未上台演讲过。

自从学习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学以后,对乐老师的节目一直都有关注,如《非诚勿扰》、《夜问》、《首席夜话》、《超级演说家》和《我是演说家》等,其中《超级演说家》举办了三季,《我是演说家》第三季正在播出。

7月10号,我参加了由深圳性格色彩中心举办的继7月3号乐嘉千人演讲后的又一次超级演讲沙龙,分享嘉宾都是参加过“跟乐嘉学演讲”的演讲师,我的小组老师陈强老师讲解一个好的演讲由三部分组成:主题+内容+总结,具体来说就是主题清晰,内容丰满,总结到点,也就是说有骨也有肉。

这是我第一次对演讲有了一个基本概念。

《我是演说家》第三季较以往的《我是演说家》和《超级演说家》有了很大变化,这一季只有两位老师带领各自的队员进行厮杀,他们分别是乐嘉老师和鲁豫老师。

还没正式开始队员的演说,两位老师的火药位就渐浓,鲁豫老师说:“这是我的主场。

”接着乐嘉老师针锋相对地说:“这个节目是我的领域,我教演讲教了15年。

”看到这里,我的第一感受是与其说是两队队员之间的厮杀,还不如说是两个黄色性格的人的较量,鲁豫老师黄色,乐嘉老师红+黄。

第一位出场的是鲁豫老师的队员代国宏,他是一个游泳运动员,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腿,他演讲的题目是《刻骨铭心的一天》。

他讲述了他所经历的512汶川大地震,在这场特大地震中他失去了同桌,失去了同宿舍的其他六位兄弟,也失去了双腿,唯独他一人幸存下来。

他的演讲犹如带领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感受那特大地震带给我们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伤痛。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特大地震,这一年我21岁,正在广州天河区某公司上班,突然感觉到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在晃动,公司其他同事赶紧丢下手中的活跑出来,所幸只是晃动了一会儿就停止了,下班回到家打开电脑才发现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特大地震,这是我所经历的汶川大地震。

第二位出场的是乐嘉老师的队员马丽,她来自四川大凉山,是一个八零后的乡村医生,从雅砻江畔到大凉山深处,15年的时间里,她踏遍了那里的每一个沟沟坎坎,她用最质朴的语言给我们讲述《无悔乡医路》。

以前人们习惯把乡村医生称为“赤脚医生”,即农村非正式医疗人员,但马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乡村医生,还是“赤脚医生”,只要真心真意为他人的健康着想,都是伟大的,都是值得敬重的。

在她刚开始做乡村医生的时候,村民们并不相信她能留下来,因为那里实在太穷了,没有公路,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商店。

可是三年过去了,她还是没有走,在她一次次帮村民们把病治好以后,村民们开始相信她,而且开始依赖她。

可这时,她却不想留下了,因为一场意外,断送了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怀孕三个月的孩子流产了,更加严重的是由于子宫严重受损,她再也无法怀孕。

她怨恨上天对她的不公,她一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在她决定离开的那天早上,打开门顿时把她惊呆了,门口早已站满了连夜为她送行的村民,他们来自四县八乡,每一张面孔都是她所熟悉的,突然一个泪流满面的孩子从人群中跑出来抱着她的大腿哭喊道:“马孃孃,你不要走,不要走,我不要你走。

”这个孩子是她亲手接生的,孩子的哭声一下子戳痛了她的泪点,她和孩子抱头痛哭,乡亲们也跟着稀里哗啦地哭成了一片,她再一次咬咬牙咽下泪狠下心跟村民们说:“我不走了,我留下来。

”这一咬牙就是12年。

红色性格的人重感情,容易被一点小事感动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但马丽无疑是一个纯朴、善良的红色性格。

第三位出场的是乐嘉老师的队员许吉如,今年24岁,本科就读的是清华的法学院,后来到哈佛大学录取率最低的肯尼迪政府学院就读国际政治,是哈佛大学国际政治的硕士,她的演讲题目是《国强则少年强》。

演讲开始,她先抛出了“安全感”的概念,早就听一些大牛们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

”可我还是无法理解我们到底该如何给自己安全感,我想是我学识浅薄造成的,与大牛们无关。

这时她给出了解释,好好工作就会有物质上的安全感,努力学习就会有考试上的安全感,同样,努力健身就会有身体上的安全感。

这是个人的安全感,那如果上升到国家层面呢?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在国外某机场过安检时被盘问半小时的经历,在国外乘飞机即将着陆时全机舱里的人都鼓掌庆祝这趟航班安全着陆,在国外留学你不仅是该国的留学生而且还是中国公民,不像一些长年内战的国家的人在国外留学时除了是留学生的身份外,还有一个难民的身份,公民与难民之间有着最本质的区别,公民有自由,而难民无自由。

时常见到身边的人抱怨中国政府好黑暗,羡慕欧美国家多么多么地好。

那请问在你认为的这黑暗的国度里,是否限制了你的自由?是否让你不努力工作、不努力学习、不努力健身?你除了在那里抱怨外,其实什么也没做,因为你发泄的只是你的负面情绪。

从性格的角度来讲,我可以断定那些喜欢抱怨的人是红色性格。

在红色性格所有过当里面情绪化排首位,因为情绪化的本质是红色容易受到情感的干扰。

第四位出场的是鲁豫老师的队员阿里玛斯·甫拉提,新疆人,他带给我们的演讲是《冲破隔阂的抓饭》。

他用一个小小的抓饭既抓住了我们的胃,也让世界了解新疆。

他希望用一碗抓饭消除国内一小部分民众对新疆的误解。

以上四位演讲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许吉如的演讲。

她用她在美国的留学经历告诉我们身在中国是幸运的,要学会感恩,而不是抱怨,因为抱怨没有用,一切还得靠自己。

同时,她还告诉我们国家强大了,能给我们一个安定的环境,我们强大了,国家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看完这个小视频后,觉得挺打我们中国人的脸。

在古代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在现在各种出国旅游的都是爆光国人的不文明现象,因为随手方便,不愿意走多一步路而把垃圾乱扔,这就是行为没有规范好。

正如这个北大才女所说,现在我们有钱了,生活什么的都跟上了时代的脚步,但是我们的素质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下降了,这说明了我们国人不重视自身的素质教育。

毫不夸张的说,这叫道德沦丧,素质低下。

有钱的同时我们应把素质提高,你们随手扔的不是垃圾,是道德!你们丢的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脸,而是全中国人的脸!即使将来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无论是军事、经济都是第一的超级大国,也没有人能够瞧得起我们,因为我们是一个素质底下的国家,所以请我们的国人清醒,把你们的丢下去的素质道德重新捡起来,现在的中国正朝美好的方向发展,国人多做体面的事情,国家才会真正的富强民主,才会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希望不要再做让中国人脸红的事情了。

昨天和今天,补看了我是演说家最后两集。

我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熊浩的演讲的。

用词细腻优美,都说演讲不要用书面书,会显得有距离生硬,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只能说明你用的还不够好,听熊浩的演讲,你看感受他深深的语言功底,和十足的呈现能力。

他的那一片讲陶行知的演讲,讲家国天下的演讲,将我们需要有独立的声音才能为时代发声的演讲,每一天都充满了思想的光辉。

一般而言像爱国和教育的主题很难讲,董仲蠡讲的内容就很淡薄、假大空的缺点全占上了,但是熊浩能用跨度很大的事例,从历史里慢慢走来,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向你阐述何为国,何为爱国。

他总是有一个十分新颖的切入点,让你重新去思考一个古老的话题。

马丁的演讲就是我现在学习到的境界,将自己的故事,运用幽默,戳中笑点,但是他比我厉害,还能戳中泪点。

秋实一直是反对他的演讲的,其实我也能感受他,在这样一个大的公众表达的平台上,他所表达的内容实在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了,所谓格局不够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