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滑轮专题

初中物理滑轮专题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 级:初二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老师
授课类型
新授
学习内容
滑轮
教学内容
一、基本知识点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滑轮
滑轮:周边有槽、绕轴心转动的圆轮叫做滑轮。

滑轮的实质:滑轮实质是变形的,可连续转动的杠杆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支点是转动轴。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拉力:F = G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动滑轮:
① 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重物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要多移动距离。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拉力:F= 1/ 2G (若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 F= 1 /2 (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3.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图中物体全部匀速运动)
种类
图示
表达式
l 1
l 2
F 2
F 1
F 1
l 1 F 2 l 2
定滑轮
F=G
F=f ,f 为物体A 所受的摩擦力
动滑轮
二、典型例题
(一):滑轮-----竖直方向上拉动物体
1.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 时,拉力F=____G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1.1/2 = 2、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0N ,用力F 将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随滑轮一起匀速上升.当重物上升1m 时.关于滑轮上升的高度h 和拉力F 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0N F =,1m h =
B .40N F =,2m h =
C .40N F =,0.5m h =
D .10N F =,2m h =
【解析】 使用这种动滑轮费力,省距离,动滑轮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一半;
2220N 40N F G ==⨯=.11
1m 0.5m 22
h h '==⨯=
3.如图2所示,分别用F 1、F 2、F 3、F 4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则 ( D )
A .F 1=F 2>F 3=F 4
B .F 1>F 2>F 3>F 4
C .F 1=F 2>F 3>F 4
D .F 1=F 2>F 4>F 3
(二):滑轮-----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
1、在下左图中,物体A 的重力为G ,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 的大小等于 ( C )
A 、0.5G B.2G C. 0.5f D.2f
图2
F 1 F 2
(a ) (b ) (c ) (d )
F 3
F 4
2、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200N 重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 ,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 应为 。

[答案]80N
F
3、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 F 1=100N 、F 2=50N 、F 3=200N
B 、 F 1=30N 、F 2=60N 、F 3=15N
C 、 F 1=100N 、F 2=50N 、F 3=50N
D 、F 1=30N 、F 2=15N 、F 3=60N
三、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图1中A 是____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

如果A 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

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1.动 上 26 4
2.如图2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____牛。

2.4 22 40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 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3.4N 4.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 1=5kg ,那么M 2应等于__________ kg 。

4. 10
5、如图表示用滑轮匀速拉动物体A 的几种方法,A 受的摩擦力相同,试通过分析得到
______图的方法最省力,______图的方法最费力. (作用在同一根绳子上的力大小不变)[答案]乙,丙
6.某同学研究“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 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先用滑轮A 分别以不同速度V 1、V 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再换用滑轮B (G B <G A )重复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7(a )、(b )、(c )所示。

①比较(a )、(b )两图,可知: (22) 。

②比较(a )、(c )两图,可知: (23) 。

M 1
M 2
6、(22)使用同一滑轮提起同一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速度无关。

(23)使用不同滑轮以相同的速度提起同一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滑轮有关,滑轮重力越大,所需拉力F越大。

(二).选择题
1、使用以下工具可以省力的是( A )
2.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D )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
3.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 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B )
A.20N,18N B.10N,18N C.18N,10N D.20N,20N
4.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
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

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 )
A.40牛,20牛B.20牛,40牛C.40牛,40牛D.20牛,20牛
5.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D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6、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 l和G2,那么G1与G2
的关系是 ( B )
A.G1=G2 B.G1=2G2 C.G1=1
2
G2 D.无法判断
F1 F2 F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