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交通运输】武汉市轨道交通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81
71
6
风镐
85
73
②运营期振动源
高架线路区段列车运行时,由于车轮与钢轨之间产生撞击振动,经轨枕、道床传递至桥梁及其基础,再由基础传递给地面,从而引起附近地面建筑物振动。
高架段选择武汉1号线太平洋至硚口路站区间、上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进行高架线段振动源类比调查和监测,本次预测评价中,高架线路区段振动源强VLz10取值为67dB(列车速度55km/h,距轨道中心线7.5m)。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线路从宗关沿解放大道高架至吴家山开发区;东段线路以高架形式从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后沿解放大道至堤角。
西段调整线路及增设车站路段示意图
(1)西段调整线路段:二期工程西段线路工程起点经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至东吴大道站间线路发生变化,线路设计变化里程为YK0+000~YK1+308(WK0+130)~ WK1+824,长度为3.002km;另根据招商项目规划要求,在额头湾站(WK3+479)至舵落口站(WK5+230)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WK4+423),与原可研文件相比,考虑了新设计的汉宜铁路工程净空要求,该路段高架桥设计高度有所变化,该区段长度为2.513km;
40户
5层
60年代
新荣站~堤角站
22
13
EK6+460~WK6+520右侧
17
堤角边
50户
1~3层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23
14
EK6+500~WK6+780左侧
18
武汉市江岸区辅读学校
180名师生
3层
2005年
新荣站~堤角站
62
14
EK6+500~WK6+780左侧
19
江北社区300户ຫໍສະໝຸດ 5层90年代以来2
山水星辰小区
550户
7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2
13.5
YK0+500~YK1+160右侧
3
星辰启航幼儿园
200名师生
1~2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4
13.5
YK0+770~YK0+825右侧
4
武汉警官职业学校
3000余名师生
2~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23
13.5
YK1+245~WK0+320右侧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78-83
68-71
推土机
89-92
76-77
65
挖掘机
84-86
77-84
69-73
吊车
83-86
77-80
空压机
92
88
压路机
86-92
振捣棒
79
73
64
商品混凝土
翻斗车
84-89
81-84
68-72
重型运输车
86
80
70
混凝土泵车
78-81
73-76
66-70
风镐
95
85
②运营期噪声源
轨道交通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及桥梁结构振动噪声构成,其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车站装修、设备调试






























































运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列车运行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见表2-5。
表2-5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时段
工 程 内 容
环 境 影 响
5
南山家园小区、博大精品小区
1200户
7~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43
13.5
WK0+210~WK0+525左侧
6
吴家山第三中学
2800余名师生
4层
1997年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42.5
12.7
WK0+600~WK0+685左侧
7
博大学府花园
1000户
6~12层
2005年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2~5层
80年代以来
竹叶海~舵落口站
52
20.3
WK4+590~WK4+770右侧
14
堤角小区
700户
6~7层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31
13.7
EK5+735~WK5+950右侧
15
美联公元前
200户
11层楼
90年代以来
新荣站~堤角站
50
14
EK6+330~WK6+410左侧
16
堤角公园职工宿舍
(2)振动源
①施工期振动源
本次调整工程施工期振动源主要为动力式施工机械产生的振动,各类施工机械振动源强见表2-9。
表2-9 施工机械振动源强参考振级
序 号
施工设备名称
参考振级(铅垂向Z振级,dB)
距振源10m处
距振源30m处
1
挖掘机
80
71
2
推土机
79
69
3
重型运输车
74
64
4
压路机
82
71
5
空压机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 武 汉
1 总 论
1.1 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 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4、方便居民出行,减少居民出行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车站运营
1、车站冲洗等废水,职工、旅客生活污水排放。
2、列车运行排放噪声。
3、车站产生生活污水。
4、车站产生生活垃圾。
2.2.3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高架段(线路、车站)的环境影响:列车运行噪声传播至环境敏感目标;列车运行产生振动通过桥梁传播至地面环境敏感目标;车站清扫水、消防废水及出入口雨水排至地面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排至地面市政污水管道;车站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系统收运处置。
新荣站~堤角站
154
14
EK6+780~WK6+970右侧
表注:1. 表中水平距离为敏感点与噪声源外轨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2.2 工程污染源分析
2.2.1环境影响概要
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运营期环境影响,具体如下:
施工期环境影响示意图
征地、拆迁、施工准备

区间、车站施工



工程征地
使征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对居民生活、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交通及社会经济等造成影响。
地下管线拆迁
1、对车辆、道路两侧居民造成通行障碍。
2.、土层裸露,晴而多风天气,造成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雨天造成道路泥泞,甚至淤塞下水道,污染地表水体。
居民搬迁
干扰居民工作、生活,产生建筑垃圾。
本次评价在充分研究本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上海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以及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等作为本次评价的主要类比工点,将主要噪声源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汇于表4-8和4-9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