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补充)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补充)


D k l cos2
上丝减下丝
A BC
H1 HA h HA (D tg i v)
也可参照 P127表格
6)展碎部点:F在2 图纸上,按β、D,定出点1的F位1 置。 实地距离D换算为图上距离dβ的简便算法:
例1:2000
例1:500:
d = D = D´ 1000 = D? 2mm 500 500
对角线法绘制方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 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2、检查:
方格边长误差≤0.2mm,
各方格交点不在一直线 偏离≤ 0.2mm,
对角线长度与理论值之 差≤0.3mm。
(二)展绘控制点:
例:展绘控制点A(647.43, 634.52,4.50); B(913.46,748.63,6.45)。
内图廓
0.45 0.55 测量员:×××× 绘图员: ××× 检查员:×××
F2
HHFF22
FHHF1F11
FF22
FF11
H FF33
F33
F3
H FF2288
F28
F2288
HHFF2299
F FF2299 29
3、地形图的检查
(1)室内检查: 1)从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开始,应该认真检查坐标方格网绘制 、控制点的展绘是否符合标准,碎部点测量的计算、展绘应准确 无误、当天重算、重展,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2)检查地物描绘的各种符号是否按图式规定的尺寸、大小。 地物符号的定位点与碎部点是否一至。 3)检查等高线是否光滑、合理,与高程点标注有无矛盾。 4)检查注记符号的位置是否恰当,文字或数字的大小是否按 图式标准。 5)检查图幅拼接是否吻合,是否保持地物、地貌的原状。 6)室内检查应在自检的基础上进行互检。
基础地理 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
内容提要:
一、地形图的基本内容 二、大比例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 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显示出 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地形图: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 符号表示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数字地图:指用全数字的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空间位置 和相互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 电子地图:是数字地物符号化处理后的数据集合,它具有地图 的符号化数据特征,并能快速实现图形的平面、立体和动态跟 踪显示,供人们在屏幕上阅读和使用。
1137.80 0.30 0.09 0 0
f m (n 2)180
fx xm 0.30m fy ym 0.09m
辅 助
5400050 (5 2)180 50 fD
f
2 x

f
2 y

0.30m2 0.09m2
F29
老学生食堂



②地貌的绘制(用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1)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 (2)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
等高线勾绘方法:三定一连二注
三定:一定上下两点有无等高线通过;二定等高线通过的条数; 三定等高线通过的位置。 一连:用光滑的曲线连接相同高程的点。 二注:一注计曲线;二注示坡线。
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 尺员2人。
二)步骤
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i。 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即0度0
分0秒)。作为起始方向。
3)立尺:立尺员把水准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 A、 “地物”取“轮廓转折点”。
5.35
坚5
5.40

整饰的格式如下:
(0.45-0.40 ) 表示本图幅编 号,它是以图 幅西南角坐标 公里数表示的。
0.40 0.60
×××× 平面图
0.45-0.40
0.55 0.60
外图廓
测 绘 机 关 全 称
0.45
0.40 2003年7月经纬仪测图 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1995年版图式
比例尺 1 :500
12mm
高 程 控 制 测 量
闭 合 水 准 路 线 计 算 表
P21
传统的测图方法:
控制 测量
在图纸上 展绘控制 点坐标
外业测量 地物地貌 的特征点
按点之间关系 连线,显示地 物地貌
按碎部点高程 ,手工内插描 绘等高线
(一) 测图前的准备
1. 仪器、工具及资料的准备。 2. 图纸 :可用白绘图纸或聚酯薄膜。 3. 绘坐标格网 采用对角线法
外图廓是图幅最外边的粗线,一般起装饰作用。
(4)其它图外注记
外图廓线
在外图廓的左下测方图应日注期记、方测法图、日坐期、测图比方例法尺、平面和高 程坐标系统、等高距及地标系形统图等图式的版别。在外图廓下方中 央应注写比例尺。在外图廓的左侧偏下位置应注明测绘单位 全称。
老干部 活动中心 排 球 场
图书馆
5
183.30

2
83.92

183.35
83.90
263.40

7
28.21

2
261.89

28.14

261.87
241.00

7 235.75

2 50.02

235.68

50.04
200.40
5
111.59

1
166.46

111.54

166.47
231.40
闭合 导线
导线点之记
报亭
5.23m
5.48m
Ⅱ-12



6.25m
东 风 街
闭合导线测量的主要内容
连接角
► 测角
左角
转折角
► 测回法观测手薄
测站
盘位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A 0 01 12 左
B 57 18 48 O
A 180 01 06 右
B 237 18 54
右角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57 17 36 57 17 48
F29 F28
(三)地形测图的观测立尺方向与某控制方向的水平角
▪ 测定立尺点与测站间的平距
极坐标法
视距测量 ▪ 测定立尺点与测站间的高差
F2
F1
β
F3
F29 F28
1、经纬仪法测图
一)配置 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或水准尺、小钢尺、
量角器、计算器、铅笔、橡皮等。


B、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
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 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β。 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 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
D k l cos2
H1 HA h HA (D tg i v)
d = D = D´ 1000 = D mm 2000 2000 2
F3
F29 F
例 子 碎 部 测 量 F1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直盘 读数,上丝、下丝、中丝。
1

F2
F28 F3
F2
D 500
β
1
老学生食堂
F3
F28
F1
展绘碎部点
①地物:根 据特征点是 直线我们连 直线,是曲 线我们连曲 线。
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1000 注记。 900
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800
0.50.5
B 6.45
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700
A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600
4.50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 上0.3mm。
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0
F1
F2 F3
幼儿园
土木楼
流体力学 实验室 第七教学楼
水泵实验室
环工楼
附中 操场
设备处
学生处
计算机中心
机械实验室

某 班 学 生 所 测 部 分 校 园 平 面 图
二、大比例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根据碎部测量的方法来划分,地形图成图方法主要分为以 下几种: 1)以平板仪、经纬仪或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或皮尺为主要 测量工具的传统测绘法; 2)以电子全站仪为主要测量工具,并辅以电子手簿、计算 机、绘图仪的数字化测量和自动化成图方法;

6 191.95

2
129.24

192.01

129.26
500.00 683.35 655.21
419.53 307.99
500.00
500.00
416.10 154.23
204.27 370.74 500.00
1 2 3 4 5 1
2
3352400
∑ 5400050 50 5400000
1:500、1:1000、1:2000等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廓及图
外注记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图名、图号
图幅
接合 表
图名即本幅图的名称, 一般以所在图幅内主要地名来命名 。图名选取有困难时, 也可不注图名, 仅注图号。图名和图号 应注写在图幅上部中央,且图名在上,图号在下。
(2)图幅接合表(接图表)
在平坦地区,钢尺量距一般方法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3 000; 在量距较困难的地区,其相对误差也不应大于1/1 000。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步骤: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2.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4.计算各点坐标
相关主题